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潮州

合作社带动种粮收粮全程机械化

谢镇周认为,机器能减少大量劳动力,但同时需要高技术人才操控。

  在潮州市饶平县后葛村有这样一位新型职业农民,他是全县第一个大面积使用机插秧技术、第一个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第一个实现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潮州市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他带领饶平县农户搭上新时代科学种粮的致富电车。

  他就是广东省十大杰出高素质农民谢镇周。当村里大部分人都还不了解农业机械时,他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引入先进的农机具,实现水稻生产播种、插秧、植保、收割、装袋全程机械化,在饶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成立农机合作社

  谢镇周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1984年高中毕业后便开始在家务农,偶尔外出打工。2008年,他承包40多亩土地进行粮食生产,不辞辛劳,当年收获的粮食产量达36吨,收入近10万元,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2009年,在当地政府的倡导下,他尝试使用插秧机械等农机具进行生产。谢镇周相信,政府大面积推广的模式是经过多次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的新发展方式。于是,他开始积极联系县农业部门、农业技术推广的专家,学习新型机械化生产技术并加强对国家政策的了解,使用现代农业新技术生产粮食。

  尝到甜头的谢镇周,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农业机械化带来的红利,2010年,他成立了饶平县鸿霞农机耕作专业合作社(下称“合作社”),先后购置了育秧播种设备、犁耙拖拉机、收割机和无人机等多台农业机械设备,并出资让合作社的农机手们前往专业机构进行培训学习。为了挽留年轻的操作手,合作社一致决定将部分利润分发给他们,通过该方式自我壮大增强市场竞争力。

  农机服务数千亩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解决了不少周边农户种粮难题。利用这一平台与种粮农户签订育秧、犁耙田、插秧、病虫害统防统治合作协议,从选择良种到机械化播种、温室育秧、机械化犁耙田、插秧机插秧、无人机植保防治、机械化收割、装袋、运输等过程统一提供技术服务,合作社全程施行机械化服务实现了科学高效的粮食生产。

  “农户通常将稻谷晾晒在公路上,每逢7月抢种抢收季节遇上暴雨,几千斤的稻谷被雨水冲走,损失很大。”谢镇周说,后来合作社就自建1000平方米粮仓,添购两台烘干机,为种粮大户提供烘干服务,让农户不用抢晴天聘请大量人力翻晒稻谷。除此之外,合作社通过与农科院所合作,经常邀请农技人员进行指导,根据科学的测土配方法施肥,提高种植效益。

  “通过使用农机具,我们的种粮效益有提升。原来人工犁地的效率是一天几亩,现在使用机械效率提升到一天几十亩,不仅省工省时,还节约了劳动成本。”谢镇周说。目前,合作社带动周边50多户农户科学种粮、机械化收粮,农机服务范围从一百多亩上升到几千亩。

  培育新人强后劲

  尽管机械化方便了广大农民种粮,但农机具的快速更新换代却约束了村里整体机械化的发展。一些之前花高价买回来的农机设备,经过几年的推陈出新也渐渐变得不值钱。然而谢镇周并没有将这些废旧的农机具丢弃,而是将它们的零部件拆卸下来,当其他机械发生故障时替换使用,这样在农忙时节也不会耽误农事,同时节省设备修理时间。

  “现在做农业,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少,使用农机代替人劳动需要一些懂技术、会操作的农机手来完成,像饶平县这种丘陵地带想要全面实现机械化操作,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谢镇周说。

  面对不断涌现的发展难题,谢镇周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农机发展模式应该是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实现全程托管一条龙服务,农民只需将自家的田地交付给合作社,就可以享受集约化、托管式的生产模式。此外,为壮大合作社的品牌影响力,谢镇周还打算建立属于村里的农产品品牌,通过电商、短视频等网络平台将村里生产的农产品卖向全国。

  “我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较高,我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会成功。”谢镇周告诉记者。也许正是谢镇周敢想敢干,才能成就今天的鸿霞农机耕作专业合作社。据了解,为了让合作社能够长期运营下去,谢镇周有意培养儿子参加各种培训课程,他希望通过此举为合作社持续注入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