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东莞

东莞:“下乡走村”感受美丽乡村示范!全国媒体观察团寻美莞乡

  东莞,坐落在珠江三角洲的一颗明珠,它山清水秀,美丽如画。党的十九大以来,东莞市把乡村全面振兴与城市品质提升紧密结合,高标准推进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全域项目化、产村融合化、基层治理现代化、文明创建常态化,积极探索具有东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寻美莞乡,看乡村振兴路。近日,由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东莞市乡村振兴局主办的东莞乡村振兴媒体行活动走进万江、道滘和麻涌等特色村落,感受乡村宜居宜业氛围,探寻东莞乡村振兴路径和方法。

  3669963.png

  突出红色主题

  党建引领示范带动

  东莞石排镇下沙村是革命老区,“下沙红色印象”的村标在村头格外醒目,往日东江纵队奋斗的硝烟早已消散,但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深深刻在了这里。

  下沙村党委委员刘永乐向记者介绍,下沙村于2019年成功入选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名单,在经过广泛调研和征求群众意见后,最后确立了以“红色印象”为核心的建设主体思路。下沙村“两委”干部充分结合下沙村原有的池塘、宗祠、旧村落,围绕“红色景观、红色基因、红色引领”三个重点打造了村口景观、廉洁池塘、乡忆街、红巷、村史馆等景点,通过墙绘、文化墙、景观小品等方式,展现下沙村的历史与红色文化。刘永乐还表示,依托红色主题建设,下沙村吸引了众多党员、师生、游客等组团来开展红色主题学习。在这里,可以重温东江纵队经典岁月,学习先辈们的红色爱国情怀。

  已编辑图片

下沙村

  红色主题的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为下沙村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该村有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410多户、工业类企业120多家,并配套有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公共图书室、小学、幼儿园、老人活动中心、篮球场等各类文化场所,并荣获“东莞市文明标兵村”等荣誉称号。

  红色传承,有着它独特的记忆点,而结合红色典故开展主题建设,让人更加印象深刻。在东坑镇井美村,有一个刻画“献荔枝给毛主席”字样的公园引起了媒体团的注意。据悉,这是井美村结合“红色基因”与“荔香文化”打造的红荔公园。“借着建设契机,让会堂、大井、沙井头保护得更好,让年轻一辈见证学习了‘献荔枝给毛主席’的历史故事,也让‘古榕’树头保留了昔日的记忆。”东坑镇井美村委会主任助理王一佳表示,希望通过打造具有红色基因特色的项目,将井美村打造成为集古村保育、文脉传承、党建学习、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岭南“井文化”与田园生态文化名村。

  已编辑图片

井美村

  据介绍,近年来,井美村围绕班子建设抓党建,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把与班子成员交心谈心常态化,统一思想、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坚持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发挥好班子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动党建“双标”示范村作用,全力转动“党群服务中心”;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依托党员干部联户工作,打通服务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坚持抓党建、抓主业、带队伍,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打造绿色美丽乡村

  “升级”农村人居环境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东莞顺应时势,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踏入绿色发展发展大潮,最终合力形成广东绿色美丽乡村的全新竞争力。

  “大家都说我们是‘彩虹村’。”看着面前红、黄、蓝、绿、橙多种颜色相互交融,宛如美丽彩虹的排排房屋,横沥镇山厦村党总支委员张杰良十分自豪地说。

  已编辑图片

山厦村

  高颜值的“彩虹村”不禁让人遐想无限,美丽的乡村究竟是如何“刻画”出来的?张杰良介绍说,位于山厦村中心地带的山厦公园周边升级改造项目是该村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工作之一,山厦村于2020年入选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名单,村干部与村民经过统一规划,新增山厦公园立面彩绘工程项目,投入83.7万元对公园周边的旧房屋及建筑物进行立面彩绘,打造整洁亮丽、富有特色的建筑物外立面,不仅打破乡村沉闷的色调,还营造出公园周边色彩鲜亮的环境,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不少市民纷纷前来游玩、拍照,“我们的村子不断在变美,乡村振兴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

  除了吸引人的外观,实用便民的设施建设也是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打造必不可少的一环。麻一村牌坊大气恢宏,村民房屋整洁有序,河岸边凉亭立柱青砖、花岗岩贴面,金属仿木材质作栏杆,一片人居安康画卷尽收眼底。

  已编辑图片

麻一村

  据麻一村党委书记莫嘉辉介绍,近年来全村先后投入约3000万元对村内一河两岸进行升级改造,并新建文化广场、表演舞台、渔歌晚唱景点、柏基凉棚等基础设施。在水环境方面,对麻一涌实施原位生态修复,修复后河段基本已消除黑臭水体。除了对一河两岸进行升级改造,该村还通过建设村史馆、文化广场、表演舞台等基础设施,提升村庄景观,为村民营造舒适、整洁、亲切的生活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不仅提高村民幸福感,还能吸引高端企业、项目、人才争相落户,推动现代产业导入乡村,助推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据东莞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村组集体总资产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40.4亿元(村均3.7亿元),年增长8.9%;村组两级集体经营纯收入189.7亿元(村均3412万元),同比增长7.8%。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2198.7亿元、纯收入150.8亿元,分别增长13.8%、16.6%,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完善休闲文化配套

  深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徜徉村落中,碧水长流。大岭丫村位于东莞市道滘镇东北部,地处广深高速公路道滘出入口、粤晖路旁,交通便利,地理优势明显。

  已编辑图片

大岭丫村

  沿河岸漫步,河岸修葺一新,彰显着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氛围。在村里的核心位置,坐落着几座设计前卫,风格现代的玻璃建筑,在这个古村落中鹤立鸡群,格外显眼。据了解,这是细氹横水基艺术公园,里面有图书区、博览区,大岭丫村的独特文化生态和水乡特色历史文化得以展现。其中,书院展览面积300平方米,馆内图书达3800册,并设有电子借阅机、阅读机,与东莞市联网实行全自助式借阅,并由专人管理。

  2020年,依托省定“特色精品村”认定资金帮扶,大岭丫村投入1100万元,启动水岸枫林景观提升项目,该项目升级改造了1000米中心路、700米细氹村面河岸,并修葺翻新了5个仿古式廊架,绿化美化了新丫路旁三角地。

  突出公共空间,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对提升村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增强村居活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不远处的拔蛟窝社区文化公园,陈氏大宗祠、元信陈公祠古朴幽静,文化长廊、篮球场、健身路径等活动场所设施完善。

  “拔蛟窝社区文化公园给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城市更新会客中心则为一线执法、环卫工作者等人员提供了休憩场所。”拔蛟窝社区党委副书记陈小聪说,在这个主体建筑占地面积540平方米的文化公园里,“万江城市服务驿站01”、玉兰女子服务中队营房等公共设施场所分布其间,娱乐与社会公共服务相结合,体现出拔蛟窝社区对全体村民的照顾。走进展示中心,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下,休息桌椅、饮水机、雨伞、应急物品、微波炉和书刊读物一览无余,“想群众所想,我们希望借驿站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已编辑图片

拔蛟窝社区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不断提升人居休闲场所质量,有效助力东莞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前全市已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城乡全覆盖,建成公共图书馆(室)653个、博物馆53个、文化广场755个、“农家书屋”589家;完成33个镇街(园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建设,体育场地设施覆盖全市各镇街(园区)、村(社区),建成15分钟健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