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佛山

让农业龙头企业领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要主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已成为佛山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其在改善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产品质量、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亟待赋能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当前,佛山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力点应“打”在3个地方。首先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推动现代农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龙头企业要做强特色产业,打造质量品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延伸产业价值链,产业链风险可控。此外,企业还要加快推动新业态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正在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示范样板。高质量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对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意义重大。

  事实上,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对农业重视还不够。

  2020年佛山市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1.5∶56.4∶42.1,农业产值较低。站在全省乃至全国来看,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不够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相对滞后,存在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支撑、公共服务不强、产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

  首先是农业产业链条较短,产业辐射作用有限。从顺德区的花卉、鳗鱼,到南海的园艺,再到三水区的渔业、蔬菜等,普遍存在着产品加工跟不上、产业链条短等问题,不少园区企业只从事生产经营的某一环节,全产业链开发较少,配套公共服务不全。此外,多数农业产业园的旅游、休闲、生态、文化等功能开发不足,区域集群品牌缺失,价值链拓展延伸有限。

  其次是农民参与度偏低,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农民参与度低。部分产业园针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资金少,带动农户受益不明显。大部分产业园依然停留在订单农业、土地租金收益,多数是农户分散经营,“看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模式依旧是主流,经济效益低,农民收入得不到保障,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确保农民长期受益的具体措施不多。

  最后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水平不高。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重要农产品育种攻关水平不高,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迈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应用不广,政府支持建设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不多,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紧缺,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限,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如何改进?

  笔者认为,产业兴旺是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农民生活富裕的保障,也是支撑乡村振兴的原动力。产业兴旺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产业发展应因地制宜,抓住佛山各区、各村资源禀赋的特性,围绕地理标志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宜渔则渔、宜瓜则瓜、宜花则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即使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也应挖掘乡村独特的生态、经济、文化价值,防止盲目跟风,搞吃力不讨好的“千村一面”同质化。

  佛山可以围绕全产业链建设和多功能聚合,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聚焦渔业、花卉等特色产业,围绕农业育种、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环节,找准产业链关键和薄弱环节集中打造,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做实“互联网+”农业,全面完善产业链条。

  例如,建设田园综合体,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利用农业景观、农业生态,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加快“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全域建设岭南特色精美乡村,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向精细品质转变。

  同时,还可以通过优化主导产业选择,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立足地理标志产品,做大做强农业传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在区域布局上,优先在粮食、生猪、渔业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布局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在产业布局上,做强粮、油、糖、渔等重要农产品和现代种业育种攻关,做优果、菜、水产、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在产业数量上,应聚焦单一主导产业,或选择产业关联度高的二个产业,以确保产业做大做强。如重点支持三水建设现代渔业、蔬菜种植农业园;在顺德、南海、高明等地建设花卉种植农业园等。

  佛山应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充分受益。把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作为项目支持的前提条件。在财政资金投向上,要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的农民股份合作、专业合作经营组织或农民持股情况相结合,资金使用由龙头企业在规定用途范围内合理安排。同时,创新利益联结模式,试行“托管保底”“合资兜底”“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租金+分红+劳务收入”“折股联营、反租倒包、双线代销”等模式,将企业与农民从简单的产品购销、劳务聘用和土地流转,转变为更为紧密的合作共赢关系,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作者系广东省政协委员、民革佛山市委会副主委、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