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江门

退役军人投身江门乡村振兴“主战场”

  台山市斗山镇西栅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灿基,是一位荣立过三等功并多次得到师、团级嘉奖的老兵。脱下军装,胡灿基并没有“闲”下来,2011年起,他担任西栅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党员群众将曾经贫困落后、负债累累的西栅村打造成为集体经济收入全镇第二的富强村,村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近年来,江门瞄准农村干部年龄老化、后继乏人和返乡退役军人安置难问题,“两头”对接,实施“本土人才培养计划”,把农村退伍军人全部纳入后备人才库管理,引导退役军人到村任职,打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扎根基层的退役军人村干部队伍。同时,通过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村干部引、育、管、用培养链条,发挥好退役军人村干部执行力最强、犯错误最少、作用发挥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陈山村党委书记李领强走访群众。

陈山村党委书记李领强走访群众。

  据统计,目前江门有退役军人村干部1207人,占比17.4%,其中退役军人村党组织书记309人,占比23.4%;退役军人村委会主任389人,占比29.4%。全市退役军人村级后备人才415人,占比16%。

  强化退役军人村干部学习培训

  1994年出生的退役军人李领强,2019年12月当选鹤山市雅瑶镇陈山村党委书记,上任刚满1个月就赶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面对疫情,他带领村“两委”干部于年初一全体放弃休假投入疫情防控,发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组建党员先锋队开展24小时驻点值守,组织对全村287间出租屋深入排查,并协调为全体2017位村民购买新冠肺炎医疗意外保险,出色完成疫情防控任务。

  李领强能够迅速进入角色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2019年1月起,李领强就被纳入陈山村党委书记后备人选,由雅瑶镇党委落实培养主体责任,并通过老书记传帮带,将其培养成一名能干事、善干事的党组织书记。随后,市委组织部还建立了市县两级组织部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挂点联系培养村党组织书记制度,为优秀退役军人村党组织书记开“小灶”,期望打造出在江门市、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退役军人村党组织书记。

  此外,江门还鼓励退役军人村干部参加学历提高班,提升文化水平;定期举办农村工作培训班,增强工作能力;选派到县镇涉农部门跟班学习,拓宽工作视野。“通过学习,极大开阔了我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视野,让我工作起来更有干劲更有办法,胜过我在基层埋头苦干几年的心得体会。”李领强说。

  有保障、有出路 退役军人村干部干劲足

  全面又有“人情味”的激励机制是推动退役军人村干部努力前进的动力。近年来,江门逐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党组织书记补贴逐年增长机制、建立健全绩效奖励机制、建立五险一金保障机制、建立专项招录选拔机制、建立干部退出保障机制,并在新会区探索建立农村党组织书记分级分档管理制度。让退役军人村干部既能享受各项政策红利,还可以通过专项选拔,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有保障、有出路,退役军人村干部们的干劲也就越来越足。

  林源杰是退役军人村干部中的一名典型代表。退役后,他毅然回到家乡新会区双水镇田心村发展,2014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时,他所面对的是每月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的贫困村。上任后,他迅速开展土地流转确权工作,整合村集体土地,进行集体统筹、统一发包,发展特色农业,推动集体增收、农民受益。

  近两年,借乡村振兴东风,林源杰策划了“田心双节”——端午龙舟节和牛肉暨腊味美食文化节,抢先形成了品牌效应,吸引了大量游客,将贫穷落后的田心村变成了“甜心村”。林源杰坦言,本科毕业的他如果去城市务工,收入也不会太低,而如今让能够踏实留在农村建设家乡,靠的不仅仅是退役军人的政治觉悟,这其中也有江门强大激励保障体系的功劳。

  锻造一支犯错最少的“铁军”

  2019年,江海区外海街道直冲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800万元,相比2008年增长了24倍多,连续三届当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郭卫强,是这份成绩单的书写者和见证者。退役军人郭卫强上任后,通过“众筹融资、集约用地、筑巢引凤”的方式,盘活用好政府兑现的4公顷村级留用地建厂房、招商招租实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样的做法最初也曾遭到村民质疑,但是郭卫强说:“借钱发展被质疑、有压力,但只要是出于公心,我就不怕承担责任。”公心,是郭卫强面对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几千万元而不动心的法宝,作为退役军人的他,时刻想的是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在思想上已经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防火墙”。

  不仅如此,江门也一直在不断加强对退役军人村干部的管理。目前,江门已率先在直冲村开展了村党组织书记小微权力清单试点工作,还出台规范了村干部因私出入境等管理规定,定期开展“双向述职”,抓实绩效评议考核,加强队伍分析研判,坚决调整撤换“四不”书记,坚持清理“三类”人员,拉起党规党纪的“警戒线”,将退役军人村干部打造成为一支犯错最少的“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