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梅州

房美村美换新颜 家园田园变乐园

蕉岭县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一张蓝图”构建客家特色乡村风貌示范带

  农历初二,蕉岭新铺古镇圩日,四面赴圩的群众络绎不绝。

  在热闹的新铺古街,古韵新装的店铺、民居整齐划一,外立面独具一格。“一看就觉得很舒服,不再是乱七八糟的。”新铺镇社区居委会书记陈山月边走边介绍,时不时为改造提升后的新铺古镇进行代言打call。

  近年来,蕉岭县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以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为抓手,统筹实施美丽村道、美丽村屋、美丽田园、美丽河溪、美丽庭院创建,激发起乡村振兴新动能。

  村村优美、户户整洁、人人受益。今日的蕉岭乡村,正朝着“长寿宜居的乐园、美丽宜业的家园、生态宜游的田园”的目标奋进,让群众在构建客家特色乡村风貌示范带中主动参与,形成“人人动手、户户参与、村村比拼”的联动建设模式,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张蓝图绘到底

  盘活乡村发展闲置资源

  “你看我们新村的房子,是不是很洋气,和城里的别墅群相差无几,点缀着这片乡村山水。”站在即将完工的新铺镇象岭村象五新村建设现场,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友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象岭村象五新村建设项目,由象五村民理事会积极动员村民采用等价转让土地、适当补偿等方式对老旧危房进行拆除,拆除后统一设计,建设具有客家元素的新村。

  “过去这里都是危旧房子,一部分群众是舍不得拆,一部分群众是懒得拆。”刘友宏说,这样一来村中总能看到不少危旧房子,既不美观也不安全,土地资源一直闲置。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不少农村都出现新房东一处、西一处、无规划、无章法的“有新房无新村”现象。“想要建房子,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允许建设面积不够大或者不够规整,往往只能哪里有地方就在哪里建,不会考虑村里的整体美观。”说起村里房屋建设,一村干部说出了难点,道出了痛点。

  全力破解农村“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难题,必须妥善处理“破”与“立”。所谓的“破”是指破旧危房整治,“立”是建设乡村新风貌。

  如何“破”?蕉岭县各镇成立“三清三拆三整治”专业队,把破旧危房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绿化提升结合起来,将宅基地制度改革、“三清三拆三整治”和拆旧复垦深度融合,推行废弃宅基地“地票证”制度。目前,全县所有自然村100%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

  立足区域定位和村庄特色,蕉岭县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农村发展,以专项规划指导村庄整治建设,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实现一村一规划。

  “2019年底,全县97个行政村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项目规划按程序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确保‘一张图’说了算、‘一张图’干到底。”蕉岭县委农办主任涂政平说。

  如何“立”?蕉岭县根据全县“一张蓝图”,有条不紊推进1个省示范镇、5个省示范村、62个重点攻坚村和35个“四沿”示范带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构建客家特色的乡村风貌示范带,留住乡愁。

  “2017年以来,我们在这块地方拆掉了80座老房子,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中1.8万平方米用来新建38栋房子,剩下的土地用于拆旧复垦。”文福镇鹤湖村村委委员丘峰介绍,“岌湖新村”的建设正是建立在“破”的基础上。被拆掉的80座老房子中,仅有9座有人居住,其余房子大都破败不堪。

  按照《蕉岭县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文件实施意见,“拆旧建新”面积达3000平方米以上的,政府将给予配套公共设施以及“三通一平”等政策倾斜。

  抓住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机遇,鹤湖村成立理事会动员群众对危旧房屋连片拆除,进行集中改造,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

  “预计元旦期间便可入住‘岌湖新村’,彻底改变‘有新房无新村’的窘境。”丘峰笑着说,经过规划建设的新村,还将建设广场、公园以及道路、绿化亮化等一批基础设施,有效利用闲置资源。

  一把尺管到底

  激活乡村建设内生动能

  “我在这里开农家乐11年了,过去是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新铺古镇数公里外的农家乐里,李静书细心照顾着他的小花园,宠物狗在一旁静静躺着。

  得益于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新铺古镇的颜值不断提升。“群众现在住得舒心,来这里游玩的人玩得开心,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李静书告诉记者,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能够使乡村建设更具动力、更具活力。

  在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中,“破”与“立”都需要极大的推动力去完成。这个推动力就是“一把尺”,需要管好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中的“拆”“建”“改”。

  长潭镇浒竹村石下片,白墙灰瓦的房屋与远处的田园相呼应,构成一幅现代田园美图。然而在两年前,石下片农房屋顶风格不一,铁皮瓦,有的是平顶,有的破损严重。

  “政府补贴50%,村民自掏50%,村民们从一开始不愿意改造,到后来主动申请改造。”浒竹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李国雄介绍,2018年,浒竹村通过聘请专业团队进行统一规划,对石下片周边住房进行“平改坡”建设和外立面改造,打造“无违章建筑”示范点,带动连片建设。

  打造示范,争当标杆,走在前列。蕉岭县出台的《蕉岭县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充分挖掘提炼利用蕉岭的民居建筑文化特点和特色建筑元素,分不同区域设计具有乡村特色、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农房建设实用图集和旧房风貌改造技术导则、图集等。农户高度认同、乐于采纳,安全、实用、经济且美观。

  在一村一规划的蓝图上,乡村建设有了初步的规划,但不能一刀切,必须分清楚哪些地方需要改、哪些地方需要拆、哪些地方需要建。

  “黄大哥,你这边要建房子,需要进行系列审批,有什么不懂的你都可以直接问我们。”针对群众的疑点,蕉岭县农业农村局与县自然资源局联合发出《关于规范蕉岭县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规划许可管理的函》,明确农村建房办事流程和有关标准,并依此函开展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

  据统计,自开展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以来,蕉岭县全县共接收208宗农村建房申请,总面积共23140.65平方米,批出《建设用地批准书》153宗,面积共17622.1平方米。

  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不仅在于管控,还应注重引导,让群众主动参与,激活乡村建设内生动能。

  “新中国成立前就在这里住了,看着镇上一点点变化,房前屋后都有改变。”退休干部陈淼煌望着重新修整的新铺古街,深有感触。

  陈淼煌的家位于古街深处,他是第一个支持古街古韵换新颜的。“当时我房子刚重新装好,弄了琉璃瓦,花了3000多元,但是跟古镇的风貌完全不搭。”陈淼煌说,在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中,作为党员的他主动配合进行整改。

  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党员先行”做表率、村民理事会协助等方式,蕉岭县在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过程中瞄准难点精准发力,有效将乡村风貌提升行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衔接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蕉岭县正计划建立乡村风貌提升考评奖惩机制,把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纳入对各镇的年度绩效考核,设立“红黑榜”,实行工作进展定期督查通报制度。

  一根线牵到底

  用活乡村风貌提升成果

  白墙黛瓦的民居,曲折别致的乡间小路,村道两边是养眼的绿色植物和修葺一新的民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景观节点,不管从高空俯瞰,抑或是穿行于村庄,羊岃村都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羊岃是蕉岭县文福镇白湖村的自然村,是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院士的家乡。2019年,在县、镇两级指导推动下,羊岃村扎实有序落实“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对村内3000多平方米的危旧房屋连片拆除,推进农房管控和外立面提升。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蕉岭县深入挖掘全县8个镇的自然人文资源,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的乡美名片。精品人文名片——院士之村羊岃,便是其中一张。

  “现在的羊岃村,已经成为旅游打卡点,我们正对沿线进行提升,不落下一个角落。”文福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周边群众更有主人翁意识。

  如今,羊岃村正对村内君坑河年久失修造成部分坍塌的岸堤进行治理、提升,致力打造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集休闲、观赏、排涝功能于一体的镇英乡野公园。“公园重点突出丘成桐院士父亲——丘镇英先生的诗词文学和家国情怀。”文福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是乡村振兴工作的“一根线”,一头牵着群众、一头牵着乡村发展。

  在完成农村环境基础整治任务基础上,蕉岭县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步伐,融合“水文化”“田文化”“村文化”等元素,着力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同步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重点推出8条美丽乡村精品游线,串联美丽乡村、旅游景点、休闲农业、红色资源、民宿民食等元素。

  2019年,三圳镇九岭村获得“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称号;石窟河“寿乡画廊”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将乡村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与乡村发展建设串珠成链。

  “一到周末就很多人过来打卡。”三圳镇九岭村漫时光咖啡馆服务员刘女士说,依托长寿文化村建设,九岭村精心打造了精品游线项目。游线长度约1100米,除了咖啡屋,客家情休闲广场、寿食坊、露天电影广场等也颇受欢迎。

  “就拿咖啡馆来说,本来闲置的房屋,我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对其进行优化设计,而不是一拆了事。”九岭村村干部徐清华说,群众看到原本破旧的房屋变成休闲咖啡屋,建设乡村的动力更足了,有规划开发休闲产业,涌现一批农家乐,民宿等。

  ■记者观察

  新旧两相宜 里外均美丽

  构建客家特色乡村风貌示范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乡村规划与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必将影响乡村发展。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

  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必须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规划,因地制宜推进,不搞一刀切,更来不得半点虚的。当前,蕉岭县全县97个行政村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项目规划按程序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确保“一张图”说了算、“一张图”干到底,这便是因地制宜的探索与实践。

  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需要统筹“新旧两相宜”。

  近年来,不少地方都频繁出现“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窘境。深究原因,主要在于重改造重提升,不重融合。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必须符合农民利益,符合乡村发展需求,切不可“牛不饮水强按头”。

  激活老旧村庄,不止于危房改造,也不止于新村建设,需要将两者有机相融,保留乡村独特的韵味,建设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村。

  根据蕉岭县石窟河寿乡画廊旅游区的资源特色和功能定位,蕉岭县成功打造了7个特色区,将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大力推动乡村游。

  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里外均美丽,需要下足绣花功夫。绣花功夫不仅要关注“面子”,也要重视“里子”。“面子”不好群众不舒心,“里子”不好群众不放心。

  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让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如何在这一基础上实现“里外均美丽”,需要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一张图”绘到底、“一把尺”管到底、“一根线”牵到底,“三合一”推进构建客家特色乡村风貌示范带,是蕉岭县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重要思路。

  脱贫攻坚已近收官,乡村振兴方兴未艾,做好两项工作的衔接至关重要。接下来,蕉岭要把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机融合,建立长效机制,以管控和提升为抓手,使乡村风貌不仅有颜值,更有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