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中心

以丰收节为契机,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盈车嘉穗,丰收在望。在这样一个丰收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其他节庆所不具备的现实意义和广泛内涵:于“中国农民”而言,该节日是对他们的礼赞;于“丰收”二字而言,该节日是对亿万农民的祝愿;于“节”本身而言,丰收节这类“土味十足”的节庆活动,对于推动乡村振兴颇有助益。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经党中央研究决定、国务院批复同意的,体现出新时代重农强农、爱农支农的重要导向,彰显出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该节日的定位,决定了其在形式上必须抛弃大操大办,鼓励更多农民参与进来。连日来,广东各地纷纷举办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传承农耕文化、庆祝丰收成果的节庆活动,让广大农民共享丰收带来的喜悦。在佛山,百米长桌宴邀请400村民共享粤菜美味;在云浮,村民们在《春牛舞》的欢乐氛围里载歌载舞。在韶关、梅州、肇庆、清远……类似的庆祝活动徐徐展开。这些活动见证了广东农村发展的奇迹,也奏响了新时代农民奔向更美好生活的号角。
  平心而论,广东发展农业的优势并不突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山地丘陵较多,世代农民虽苦心经营,农业生产效率一直很低;珠三角地区虽然较适宜种植,先人们也探索出桑基鱼塘这样高效的生产形式,由于地块零碎化、种植分散化,农业可腾挪空间小,导致从事农业生产整体收益不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正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广东农民以其朴素勤劳、勇于创新的精神,托举起广东农业发展的大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当年,“南粤红旗渠”长岗坡渡槽就是无数罗定农民义务投工投劳,由肩挑人扛、钢钎铁锤等土办法建设而成,改变了当地“十年九旱”的局面。
  时至今日,长岗坡精神仍在南粤大地回荡,这才有了广东农业稳定发展的大局。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17.38亿元,增加值1742.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和3.9%。“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值此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各地纷纷举办庆祝活动,旨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农民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汗马功劳。就全社会而言,庆祝丰收就是要致敬农民,感恩农民的劳动奉献,感谢农民的辛勤付出,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农民的新时代风尚。
  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最好的途径就是振兴乡村。各级部门要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抓手,全面深化丰收节的历史文化内涵,利用市场化、信息化的手段,大力培育节日市场,推动农产品和服务消费的升级,在拉动乡村产业、繁荣乡村文化、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多元价值上下功夫,让丰收节在社会和市场的土壤之中扎根。我们坚信,由于根植于丰厚的农耕文化,作用于亿万农民的精神世界,丰收节必将引领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如今,广东农民迎来了历史上最为有利的时代契机,让我们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奋斗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