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日远:建议推广试点 发展规模农业

1.jpg

陈日远。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结合专业背景,我常年关注三农问题和环保问题,今年也多次到农村基层调研,见证我省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谈及履职经历,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陈日远感受颇深。

  今年,陈日远主要关注农田基本建设、适度规模农业发展及农业产业园建设等问题。“希望政府做好合理的规划,由企业牵头投入,政府适度引导支持,让广东农村的农田基本建设在几年内有更大改善,支撑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全省铺开,为脱贫攻坚和乡村农业产业振兴带来强有力的后劲。”

  做好产业规划提升农业造血能力

  “由于历史原因与地理条件,广东的一些农耕土地分割得较为零碎,灌溉机耕设施老旧且多年未有效维护,导致耕种效率低,劳动力外流,出现部分土地丢荒。”陈日远认为,应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以适度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为目标来改造土地。

  陈日远介绍,他此前在四川、云南等地已指导开展过小范围试点。“由企业牵头从农民手中承包土地,把零碎土地统一规划、深翻改土、通路通水通电,变成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土地。改造后,零碎的田垄变成一望无际的农田,总的耕地面积变大,通过种植品种结构的调整与科学耕种,亩产值能提升10至20倍。”

  他算了一笔账:“企业在每亩地投入1000多元,进行土地深翻和配套设施维修改造。土地改造后,企业即便自己不耕作,也可以分包给其他农企或当地农民,获得经济效益。改造好的土地,企业也不能‘带走’,最终受益的还是本地村民,因此很容易推广。”

  目前,陈日远和他的学生已在广东开展试点,计划将生产规模扩大至一万亩。“希望政府出台鼓励政策,结合新农村产业振兴建设,将试点推向全省,做成有规模有效益的农业产业。”

  “脱贫以后的农村产业发展如何规划?广东应该好好考虑。”陈日远坦言,如今的农业要搞“家庭式生产”非常难,政府应进一步鼓励适度规模的农业发展,探索“公司+农户”或者农村集体经济模式,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禀赋条件、市场环境,做好不同的产业发展规划,提升农业造血能力。

  分类引导教育增强社会环保意识

  在陈日远看来,近年来,广东多措并举推进垃圾分类落地,取得明显成效,但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群众不理解、规范执行难的问题。他认为,应该从根源着手,增强社会环保意识。“比如垃圾分类问题,应该从学校、社会、家庭3个方面对老百姓进行引导教育,要区分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社会群体开展。”

  他介绍,广东各地都有一些环保产业园,在做好污水和废弃物处理之余,有的还建有环保教育展厅,“建议把学校教育和这些环保产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孩子带到现场感受自己一天会生产多少垃圾,如何把垃圾处理好。这种教育的效果很显著,很多孩子回到家都不会再乱扔塑料瓶了。政府也可以加大对这类环保科普设施的扶持力度,提高社会整体环保意识。”

  另一方面,陈日远认为,广东应加大在环保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广东人口稠密,环境压力大,且大湾区建设对环境的要求较高,环保产业的市场广阔;同时,广东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和科技实力发展环保产业。建议政府在进行环保监督和环保教育之余,进一步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引导与支撑环保产业发展,促进环保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