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农村要闻

南粤秋粮大丰收,满仓稻米粒粒香

  田间地头,机器轰鸣,南粤大地,尽显丰收。10月下旬以来,全省掀起晚稻收获和冬种生产的热潮,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农民抢抓晴好天气,积极抢收稻谷,确保“颗粒归仓”。

广州市从化区晚稻收割现场。广州市从化区融媒体中心 邝健华 摄

东莞周屋稻田收割现场。南方日报记者 黄伟兴 摄

  目前,晚稻秋收已进入尾声,预计月底基本收割完成。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全省晚稻收获1250万亩左右,已收割逾八成。早稻面积1296.3万亩,同比增加8.5万亩,增幅0.7%;晚稻种植面积在1400万亩以上,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双增”,可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全年粮食生产面积约束性任务,并实现“产量不降低,力争有增产”的总体目标。

恩平秋收农忙时。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摄

佛山南海里水镇鲁岗村,金灿灿的稻穗已经成熟,农民朋友加紧收割,享受这丰收的喜悦。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作为我国工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珠三角也是广东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引领者”。晚稻收成季,记者走访广州、佛山、惠州、江门、肇庆等地发现,“机器换人”除了在工业“智造”领域不断普及,也在珠三角农业生产一线悄然上演,正引领广东农业逐渐走向“无人化时代”。

广东省农科院科研人员在惠州市博罗县开展水稻化肥减施新技术的研究,通过采集、分析水稻有效穗、穗实粒数等产量关键农艺指标,考察新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南方日报记者 邵一弘 摄

依靠北斗卫星实现无人驾驶的大型农机可自行收割水稻。佛山市高明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珠海平沙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农户正驾农机收割水稻。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摄

越来越多的中山农户享受到智慧农业推广所带来的红利。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湛江雷州东西洋的农田里,机器轰鸣,稻谷飘香;阳江丰多采合山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青椒、菜椒、螺丝椒等各类辣椒绿意盈盈铺满地头,长势喜人;茂名高州石鼓镇深埇文化生态园,农机穿梭,收割旧茬、翻新土壤,村民们忙着为刚播下种子的农田盖上薄膜……

  粤西土地上,稻香阵阵,干群一道,扛稳粮食安全责任。进入11月以来,茂名、湛江、阳江等地克服疫情、天气困难,一手抓粮食抢收,一手抓冬种生产,确保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湛江海水稻丰收。南方日报记者 郭龙碧 摄

梅州兴宁金黄稻田中,收割机有序忙碌着,好似一幅美丽“丰”景图。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占有全省最大的粮食种植面积的粤北五市,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交出粮食丰收优秀“答卷”:目前,韶关全市完成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超过190万亩,比去年有较大增加;河源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04.94万亩,全年粮食生产播种任务完成率103%;梅州全市完成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约280万亩,比去年有所增加;清远今年全市晚稻播种面积约96万亩;云浮市粮食面积预计156.10万亩、产量64.81万吨,实现粮食生产“四连增”。

清远佛冈高岭村。南方日报记者 曾亮超 摄

  冬种是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来年农业生产全局。随着晚稻陆续收割完毕,在粤东各地冬种生产正在全面展开,多类型粮食作物长势旺盛。在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辛勤的农民们洒下汗水,播种来年丰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