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农村要闻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做有情怀的“新农人”

  习近平总书记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全国两会,乡村振兴、“三农”发展再次成为热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至关重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还存在哪些短板和薄弱之处?如何让返乡人才回得来、留得住?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围绕这些“三农”的热点问题,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

  “产业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增城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沈燕芬说。作为一名“90后”返乡青年,沈燕芬十分关注乡村振兴的进程。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让她感触颇深:“每个乡村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这样才能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才能真正振兴乡村。”但沈燕芬也注意到,虽然目前许多乡村都已经有了产业,但产业链配套并不完善,还做不到环环相扣,这是产业振兴的痛点。“许多农产品缺乏品牌化和营销意识,丰产但不丰收。我建议尽快完善产业链配套措施,助力乡村发展。”沈燕芬说。

7293366_dzzzz9_1678204800000_b.jpg

沈燕芬。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谢青梅指出,产业振兴要注重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做到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要做好‘土特产’文章,要‘土’也要‘优’。此外还要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让农产品能更畅通地出村进城。”谢青梅说。

7293613_dzzzz9_1678204800000_b.jpg

谢青梅。

  以现代种业为龙头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必须先行。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小琴对此深有感悟。

  李小琴是一名人大干部,也是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农业工作者,她曾从事甜玉米育种近30年。她告诉记者,种子是关键核心技术,对农业产业的贡献率可达70%。进入新时代,我国农业产业得到大发展,但从当前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产而不效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种业发展目前主要有三个短板,一是种业现代化水平有差距,种业企业‘多小散弱’,难以参与国际产业竞争。二是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还有差距。三是农产品销售链建设还有差距。”

  针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短板,李小琴建议,以种业创新为龙头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拉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李小琴建议,加强种质资源战略搜集、研究和创制,建立种质资源入关特许机制,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

  需要有情怀的“新农人”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让人才回得来、留得住?

  沈燕芬认为,乡村振兴需要各类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农人”。“新农人的‘新’并不是年龄意义上的新,应是思维格局上的‘新’,无论你是90后还是60后,只要有新的发展思维、有技能,农村都需要。”沈燕芬告诉记者,目前她的团队中有许多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如信息技术专业、传媒专业、农业专业、品牌营销专业等,“新农人要能带给农业新的潜能和新的可能”。

  在沈燕芬看来,“三农”情怀也是新农人必备的要素。“只有对农业、农村、农民有情怀才能坚持下去,在农村工作其实很辛苦,可能也会很枯燥,要真的热爱才能坚持下去。”

  谢青梅也关注到了乡村人才的问题。“目前县镇村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结构断层和复合型应用人才比较缺乏。”为此,今年两会她将提交一份关于实施“县镇村乡村振兴人才定向培养专项计划”的建议。其中指出,建议推动涉农高校、职业院校和农业龙头企业联合成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共同体”,强化资源的统筹与优化,为县镇村人才队伍建设“量身定做”,持续培育一批能扎根基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