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清远

九龙镇河头村:“党建+农旅”助推乡村振兴

老党员许南生带头建立的河头村首家民宿产业。

  连片桑芽绿,山秀花诱人,游客络绎不绝,村民忙碌不停,一片欢声笑语……这是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走“党建+农旅”之路,不断探索党建促扶贫路子,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河头村是省定贫困村,由省委办公厅进行帮扶。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164人。近年来,河头村在镇委、镇政府以及省委办公厅的指导和帮扶下,坚持夯实党建基础,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业极大发展,群众收入逐年提高,基本实现“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的目标。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5.2万元,村民平均年收入20529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1.6万多元。

  党员带头建设美丽乡村

  河头村坚持党员队伍联系群众,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建设家乡。河头村在美丽乡村建设初始,各项工程推进并不顺畅。在河头村吴屋组,村集体经济薄弱,美丽乡村建设进展缓慢,个别村民因私人利益受损曾多次阻挠施工,亦有村民担心集资款被挪用而不肯集资。

  面对困境,河头村“两委”班子提出并推动村里成立财务监督小组,完善会计出纳等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同时,党总支部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宣传政策,动员党员以身先行,联动群众。村中老党员吴房清率先带头,多次到“钉子户”家中做思想工作,反复解释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和资金监管办法。村民思想统一后,吴房清带头筹工投劳建设家乡,鼓励村民自愿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既不提供午晚饭,也不补贴资金,但可以以出工抵捐款,减少建设资金支出。

  经过一年时间的建设,吴屋村利用汕昆高速征地款和村民集资300多万元及筹工投劳2300多人次,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排水排污、街道硬底化、门口广场等项目建设。吴屋村也从一个“脏乱差”的落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吴屋村正是河头村党员群众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在河头村党员群众的努力下,目前,11个自然村已全部创建了美丽乡村(其中1个示范村、7个美丽宜居村和3个整洁村),村中处处呈现出干净整洁、鸟语花香的怡人景象。

  桑芽菜成当地特色品牌农产品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土地整合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这时,在外创业的河头村党员许万红发现桑芽菜备受珠三角等地食客喜爱,于是回乡创业,带动村民发展桑芽菜种植产业。在他的带动下,河头村种桑的村民越来越多。

  河头村“两委”班子多次讨论商议,在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后,大力推动村里实现代办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创办了万仔蚕桑专业合作社,打造“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桑芽菜、黄金百香果等一批富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并带领村民共同学习种植技术,带动村民共同参与种植,共同致富。

  目前,全村共种植桑芽菜约1200亩,实现产值约1800万元,带动500多名村民就业,其中,贫困户20户。在河头村的带动下,塘坑村、石角村、金鸡村、枫木村和新龙村等行政村纷纷开展产业转型,跟种桑芽菜,全镇种植桑芽菜面积达8000亩,实现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发展。

  “党建+旅游”引领乡村可持续发展

  河头村党总支部坚持与英德市国业旅游有限公司党支部结对共建,促进河头村与峰林小镇旅游景区合作共赢,创新了当下“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农民变旅游从业者”的“新三变”发展模式。让村民利用丢荒十几年的荒山土地作为资本,以零风险的入股方式与企业合作,将“死资源”变为“活资产”,既促进经济发展,又确保村民固定分红收益,还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在党组织的推动下,岩下村等14个村小组通过将土地、石头山房屋等“活资产”7000亩入股国业旅游公司,将沼泽地建成了荷花湖风景区,丢荒地建成了农耕文化园,新旧资产变成了股权。同时,旅游景区项目吸纳河头村及周边村居300多人就业,为河头村贫困户提供了23个就业岗位。当地农户摇身一变成为了峰林小镇景区的财务、设计、销售、前台服务、保安、客房服务等旅游从业者。

  此外,村党组织更是鼓励村民紧紧抓住旅游发展的机遇,在景区或景区周边从事农特产品销售、经营民宿和农家乐等。村中新建了民宿3家20多间房,农特产品销售店20家。其中,上个世纪90年就外出创业的党员许南生,看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19年9月回到家乡建设民宿,成为建设美丽家乡的先行者,建成了河头村首家农家民宿,并在今年“五一”节前营业,备受游客青睐,经常一房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