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农农函〔2021〕442号
饶宝琴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引入有机种植技术提质我省农村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管理及农业扶贫工作的建议收悉,经综合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科学院意见,现答复如下:
我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致力于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垃圾分类管理问题,近年来持续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工作,指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开展有机种植,取得一定成效。
一、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根据国家“水十条”考核和有关部署要求,我省“十三五”期间共完成4353条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超额完成“水十条”国家考核3500条村庄的任务,推动各地围绕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深入解决农村饮用水源、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污染
等问题,切实改善我省部分农村环境质量。我省印发了《广东省豁免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办理的建设项目名录(2020年版)》,其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且基本不产生生态环境影响的项目、村级公路项目和村镇道路硬化项目,均纳入豁免环评手续办理范围。
二、强化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建立健全治理体系
(一)注重顶层设计,建立治理政策。我省先后印发《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指引》《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指引(试行)》《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试行)》等政策指引,广东省人大对《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行重新修订,不断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明确科学分类标准,推动资源化利用。引导农户日常将生活垃圾分为易腐烂垃圾和不可烂垃圾两大类,村庄保洁员将不腐烂垃圾进一步分类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对农村厨余垃圾等有机易腐烂的垃圾,按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要求,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采用生化处理技术等就近就地处理;对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对有害垃圾单独收集,妥善处理。
(三)推进垃圾收运处置,持续改善农村环境。截至2020年底,全省基本形成“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乡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且已覆盖所有行政村。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344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完成整治。截至2021年2月,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完成报备程序的垃圾收运体系项目共81项,项目投入资金约7.56亿元。
(四)加强终端处理项目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厂(场)147座,总处理能力14.1万吨/日。其中焚烧67座,处理能力9.4万吨/日,填埋80座,处理能力4.7万吨/日。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95%,扭转了处理能力长期不足的局面。
(五)扎实开展典型创建活动,强化示范引领。粤东粤西粤北30个县(市、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广州市花都区试点探索农村可腐烂垃圾就地就近沤肥处理,被列入住房城乡建设部第二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三、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推动有机农业发展
(一)强化科技创新,增加科技投入。2020年,省科技厅与省委农办等7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乡村振兴科技计划》,要求各地依靠科技创新,推进我省农业从传统粗放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村水污染防治、农村空气污染治理、农村垃圾利用等农业农村环保关键技术问题攻关,提升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精准农业”重大专项中,投入约2450万元支持无抗饲料的研发等项目,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减少直至完全替代抗生素来满足行业和产业对无抗饲料的迫切需求,减少畜禽粪污抗生素残留,降低有机肥生产的不利因素,提高有机肥品质。
(二)探索有机循环模式,提高废物利用效率。2020年我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4%,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8.6%。为促进我省绿色种养和循环农业的发展,按照农业农村部的部署,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我省从2021年开始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我省厨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以高温好氧快速减量制作有机肥和厌氧发酵为主,最新修订的《有机肥标准》指出餐厨垃圾需要进行脱油、脱盐处理,经评价后方能作为生产商品有机肥的原料。目前我省推出餐厨垃圾昆虫转化技术,最终产物为昆虫蛋白和有机肥,较好地实现了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三)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2015年以来,我省组织实施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不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作物“吃饱不浪费”。一是全省化肥使用量自2017年起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8亿亩次,实现农业县全覆盖,广大农民“按方施肥”,施肥结构逐步得到优化,全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二是“十三五”期间,全省共投入财政资金3.8亿元,建设水稻、蔬菜、水果和茶叶等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300多万亩,集成推广配方肥+有机肥、水溶肥+喷(滴)灌和果园肥料机械深施等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带动化肥减量增效新产品、新技术在全省推广应用。三是2020年,共建7个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建成柑橘和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8.2万亩,完成项目区有机肥用量增加20%和化肥用量减少15%的目标任务。
四、探索建立奖补政策,提高农民积极性
一是各地积极探索有机肥资源利用长效机制,在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中,我省确定商品有机肥补贴标准不超过同类型养分产品市场价60%,补贴资金占比不超过30%,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水溶肥补贴标准不超过市场价40%,对有机肥生产企业、有机肥堆沤设施以及水肥一体化等项目,各地因地制宜细化补贴标准。二是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各地在采取以上措施的过程中,重点考虑在贫困县、镇、村,扶持农户参与项目中,使贫困农户的收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惠州市惠阳区平潭镇新圩村开展“惠积分·扬新风”活动,农户参与垃圾分类和村庄清洁所获得的积分,可直接兑换成钱充值到“岭南通”IC卡,村民凭卡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指定商超兑换相应的生产、生活物资。三是梅州市蕉岭县实施村庄、农户“双积分”制度,通过民主程序,将包括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在内的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量化指标,村庄积分作为评优评先等评定依据与涉农资金项目挂钩,农户积分作为评星定级及道德模范、最美庭院等荣誉评定依据,以村庄积分引导发展方向,以农户积分激活内生动力,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五、加强宣传培训,培养良好习惯
我省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持续开展公益宣传和科技培训。一是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和地域特色,策划开展纪念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广东省生态环境宣传月”活动和公众生态环境实践活动。二是推进环保设施开放工作向常态化、深入化发展,推动更多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向公众常态化开放。三是利用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平台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推动环境教育立法工作,使农村环境教育内容成为环境教育立法实施中的重要内容。四是多渠道开展科学施肥政策和技术宣传培训。“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开展现场观摩、发放宣传册、科技下乡等宣传活动,累计发放施肥建议卡824万份,广大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统筹推进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加强联动、形成合力,继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一是健全完善乡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督促各地推动镇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提升和布局优化,建立收运处置体系建设运营工作督促机制。二是指导各地认真谋划推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焚烧处理能力建设,提高焚烧占比,稳步提升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技术推广普及,深入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化肥,提供适宜的有机种植技术服务。四是研究制定有机肥和高效新型肥料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完善补贴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开展餐厨垃圾有机肥生产应用研究和试验示范。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省农业农村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6月9日
(联系人及电话:黄建凤 020-3728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