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平台 > 人大建议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06号建议答复的函

粤农农函〔2021〕450号

谢松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风险防范,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的建议》(第1706号)收悉。经综合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商务厅、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加强我省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你们对广东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结合我省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形势和现状,分析了我省外来入侵防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民生物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意见建议。这些建议对进一步做好我省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对于保护我省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农林业生产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工作,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对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作出了战略部署。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生物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列入《刑法修正案》。

  一、我省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现状

  广东作为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的“南大门”、扩散蔓延的“主通道”和防控的“桥头堡”,外来物种入侵呈现出种类增多、频率加快、蔓延加速、危害加剧的趋势。总体来看,广东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要求,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外来入侵物种管理体系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精神,将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列入广东省重点关注的重大风险(生物领域),切实落实《广东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出台了《广东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试点工作方案》《广东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试点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积极推动构建“政府主导、属地负责、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作和技术指导服务,坚决铲除零星发生疫情,严格阻控局部发生疫情,系统综合治理大面积发生疫情。

  扎实做好海关口岸防控工作。成立了外来入侵物种口岸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口岸防控工作,坚决维护国门生物安全。严格外来入侵物种口岸防控,加强口岸动植物检疫,对进出境货物、集装箱、运输工具、木质包装、旅客携带物、邮递快件、电商货物等严格实施检疫,对截获的禁止进境物、不合格动植物及其产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有效处理。组织开展打击非法引进外来物种和种子苗木“国门绿盾2021”行动。严厉打击故意夹带、藏匿、走私外来入侵物种、禁止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行为,有效堵截外来物种非法入境渠道。依法严格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和科研用途动植物检疫特许审批。强化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分析和研究,组织做好境外动植物疫情信息和检疫政策信息收集、分析。开展外来有害生物监测,在进境口岸、进出境动植物及其产品涉及的加工厂、种养殖场、存放区域等开展国门生物安全监测。

  强化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防控。省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指挥部集中统一指挥全省重大植物疫情(如红火蚁、草地贪夜蛾、福寿螺等)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推进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和统防统治。完善了250个重大植物疫情阻截监测点设施装备,重点加强红火蚁和水稻、柑橘、香蕉、瓜类等作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普查,密切关注梅州稻水象甲、惠州马铃薯帚顶病毒等新发零星疫情动态,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落实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截至目前,全省没有发生草地贪夜蛾、福寿螺等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大面积连片成灾,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作物产量损失控制在5%以下,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

  近年来,林业部门实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面积4.63亿亩次。2020年,全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589.54万亩,主要有松材线虫病、薇甘菊传播蔓延迅速,防治难度大,特别是松材线虫病造成松树大量枯死。大力实施灾害除治,推广应用人工、物理、生物、仿生物等无公害措施,采用统防统治,防治面积798.25万亩次,其中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面积628.55万亩次,成灾率控制在1.7‰,松突圆蚧、松地松粉蚧、椰心叶甲、椰子织蛾、刺桐姬小蜂等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强化检疫审批监管,建立联合检测调查和植物检疫隔离试种制度。广东每年开展国(境)外农作物种苗审批超1500批次,近五年年均引进种子超15万吨、苗木超2000万株;全省各地每年签发植物检疫证书6000多批次。各口岸海关动植物检疫部门密切与农业、林业等行业主管部门合作,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在风险较高的植物疫情阻截带和国外引种种植基地对作物进行定点监测。建设了广东区域植物检疫隔离实验场,对境外引进风险较高的种子、苗木进行近百批次的隔离试种和检疫鉴定,积极推动建立完善企业隔离试种,为防范化解引种检疫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撑。

  积极构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科技支撑保障体系。广东从事外来物种入侵科技研发工作的科研团队和平台数量较多,专业领域涵盖入侵动物、入侵植物、入侵微病虫害及入侵水生生物等方面。建设了农业农村部广州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省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控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聚焦于华南热带、南亚热带重要外来入侵病虫草害研究,并从入侵机制、风险评估、鉴定、检测、监测、检疫除害、灭除与持续控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建立了红火蚁、福寿螺、桔小实蝇、薇甘菊、飞机草等重要外来入侵物种高效防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目前,广东拥有多位农业农村部等国家级外来生物入侵预警和风险评估咨询委员会委员。为进一步强化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科技支撑力量,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组建了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植物重大灾害预警与综合防控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华南地区外来物种福寿螺的入侵机制及防控策略研究)、农业农化村部基础性长期性专项(水产外来种调查监测与风险评估)等重大项目资助。全省多个单位共同完成了“境外监测与指导防控、口岸检验与检疫处理和境内应急防控”“新发重大入侵病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重大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的全程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重大入侵害虫红火蚁种群控制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重大成果,为广东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外来入侵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加强生物安全宣传教育。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外物种入侵防控意识。如省农业农村厅在广州市动物园启动了2020年度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宣传月,活动现场布置禁止放生或遗弃外来入侵物种等科普展位,开展《科学防范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科普讲座;广州海关在华南植物园、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开展国门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圳海关制作了《国门安全一堂课》,覆盖全市700余所中小学;拱北海关与澳门合作,在拱北口岸澳方区域向旅客前置宣传内地动植物检疫相关法律法规;汕头海关开展“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客舱”等主题活动;江门海关创新网络直播,利用新媒体平台向公众普及外来物种入侵与国门生物安全知识等。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接下来,省农业农村厅将联合相关部门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分析研判,进一步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一是加强部门区域协同配合,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推动建立省级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加强联合会商,密切配合、统筹协调解决外来入侵防控重大问题,协同抓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联合印发文件,积极申报各级财政资金,共同开展防治攻坚行动和联合督导。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联动协作机制。推动各级各地健全外来入侵物种联防联治、群防群治、统防统治,形成防控合力,提升外来入侵物种联防联控能力和水平。二是以《生物安全法》出台为契机,积极推动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立法,出台广东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条例,提出广东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三是强化应急防控灭除及生态防控体系建设,做好综合防控,形成外来入侵物种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精细化管理体制机制。四是开展全面系统的普查,摸清底数,建立科学规范的监测调查网络体系,全面掌握外来入侵物种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五是加大创新引领,以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为途径,充分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构建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防控信息平台,切实提升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水平。六是强化科技支撑,整合全省科技力量,组建大团队、大平台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政策、法规和名录制定提供决策咨询,组织制定技术指南、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标准,为技术产品研发、模式集成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为各地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提供技术指导。加强防控策略研究,完善风险评估制度。七是加大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知识培训宣传,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八是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集中力量开展防治工作,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科技支撑、社会多方参与的工作局面。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省农业农村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6月9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坤  020-3728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