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韶关

曲江:“小额工程建设模式”激发内生动力

  制定和完善乡村振兴“1+1+N”政策体系,出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并严格落实区、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体系;马坝油粘米、火山粉葛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创新采用“小额工程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连线连片推进乡村旅游,培育和发展特色小镇;全力打造乡风文明新风貌,制定完善新时代村规民约……

  今年以来,曲江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推动完善乡村振兴重大规划、重点任务和政策文件,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及脱贫攻坚目标,全力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精准扶贫、“头雁”工程等乡村振兴工程,取得良好成效。全区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农村治理迈上新台阶,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1 勾勒蓝图 形成“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今年来,曲江区进一步深化对区情农情的认识和把握,从区一级层面科学谋划、全面部署,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蹄疾步稳。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各地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找出问题、研究办法、突破难点,让乡村振兴战略得以更好落实;

  严格落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体系,成立曲江区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制定和完善乡村振兴“1+1+N”政策体系,出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涉及5项重大规划、20项政策措施;

  围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符合农村实际、便于操作、合法合规的配套文件共21项,为采用“小额工程建设模式”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系列决策部署及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曲江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方式方法的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

  2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凝聚发展合力

  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今年来,曲江把全面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广大农民群众,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头雁”工程释放牵引力

  头雁领飞,群雁齐飞。今年来,曲江把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作为重要任务,以实施“头雁”工程为重点,全面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牵引力。

  持续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学历免费提升工程,该区每年投入专项经费100多万元,对村(社区)“两委”干部进行免费学历提升教育。目前已有近200名村(社区)“两委”干部享受了这一政策,其中56名支部书记学历提升至大专以上。

  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常学常训机制,组织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到河南大学学习培训,并在区委党校举办了1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员培训班。以镇街为单位,逐村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摸底排查,撤换调整了3名政治上不坚定、经济上不廉洁、能力上不胜任、工作上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同时,按照1:2的比例建立起214人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库,优化村级班子整体结构。

  夯实基层力量 提升组织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

  健全的党组织体系是发挥战斗力的前提。合理优化行政村党组织设置,曲江将党员超过50人的村(社区)升格为党总支,并设委员5—7名,有效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工作力量。同时,选派了12名第一书记到村开展软弱涣散整顿工作。

  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实施《曲江区推行“三个在先”机制实施方案》等,曲江对无职党员实行设岗组队定责,合理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党员找到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位置。通过设立党员“中心户”,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者。目前,全区85个村党支部、近500名无职党员在目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带头人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有效解决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后顾之忧,该区从2018年12月起,每年投入400多万元为107个村(社区)“两委”干部购买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目前,曲江已发展农村党员53名,全面建成镇街党校,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近20个,并以此为平台举办各类培训班55期,培训2854人次。

  创新乡村治理体系 村民说了算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为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构建农村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曲江区致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并取得一定成效: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全区10个镇(街)8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投入34万元开展村民理事会建设,成立村民理事会800个,并完善了理事会章程、议事规则和相关的工作制度,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协商格局;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42个村(社区)已创建了省、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开展700多次送法进村居活动,促进了乡村法治文明建设……

  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该区还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投入资金4800多万元,对72个村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建立集公共服务平台、办公场所、活动场所、服务群众场所于一体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百姓最喜欢去的地方。

  3 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鼓起“钱袋子”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今年来,曲江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本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绿色现代农业,积极培育新型生产经营组织,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富民兴村带动作用,鼓起农民“钱袋子”。

  做好“特”字产业文章

  基于山、水、田、林、村等资源优势,曲江区大力推进“产村”融合,做大做强茶叶、蔬菜、水果、优质稻等特色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等农业新业态,着力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小坑镇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投入约10万元在镇内主要旅游景区——中国最美古村落曹角湾村建设金丝皇菊试验基地30亩,11月上旬开始采摘头花,每亩可为农民带来盈利8000元。该镇负责人说,引进金丝皇菊项目既能让村民、贫困户增收,又能解决剩余劳动力,将在镇里全面推广种植。

  目前,曲江各镇初步培育形成了特色优势产业,马坝樟市油粘米、白土镇沙田柚、大塘镇粉葛、罗坑镇茶叶与番薯干、小坑镇金丝贡菊、沙溪镇苗竹、乌石镇药材、枫湾白水蜜桃等特色农产品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以大塘-枫湾-小坑片区为主的蔬菜、水果优势产业带和以樟市-罗坑片区为主的优质稻、茶叶优势产业带日益完善。

  做大现代农业园区 打响农业品牌

  引入社会资本3.5亿元在枫湾镇建成农禅农耕生态农业文化产业园;投资约5亿元在大塘镇打造百林湾农业生态观光园,建成火山粉葛科技园、大塘方园农业观光生态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枫湾镇正在洽谈中国蚕桑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乌石镇也准备发展一个50亩青蛙养殖场和一个120亩的花卉苗圃场……今年来,曲江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动作频频,发展势头突飞猛进。

  在实施产业振兴战略中,该区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带初步形成:培育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3家;家庭农场226家;有机食品认证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1个,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达2.1万亩。随着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扎实推进,全区建有现代农业示范点4个,建成蔬菜大棚800多个,小拱棚蔬菜1200多亩。

  品牌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抓好品种培育、质量管控和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曲江将马坝油粘米、罗坑茶、火山粉葛、枫湾白水蜜桃等特色农产品打造成农业“金字招牌”。

  4 创新推广“西约模式” 共建共享建设成果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曲江一方面创新实施“小额工程建设模式”,探索出聚人心、效果又好又快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西约模式”。另一方面,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振农村“精气神”。

  凸显村民主体作用村貌乡风大提升

  河堤下步道呈S形从亲水平台蜿蜒对岸,堤上十数棵桂花树苍翠欲滴,青草、花池、屋舍以及热情的村民……最近,美不胜收的樟市镇西约村都坡村小组成为了“网红村”。这样的变化,都坡村小组仅用了4个月时间,这得益于曲江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创新实施的“小额工程建设模式”。

  “在开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往往因为照搬城市建设模式,不符合农村实际,而产生项目建设‘落地难’、进度慢、村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曲江区委农办主任刘国强表示。为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曲江创新采用“政府主导、干部带队、党员亮相、理事会议定、村民投工投劳”的“小额工程建设模式”,有效简化了办事程序,节省不必要花费的资金,压实了镇、村干部的责任,激发了广大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掀起了共谋共建新农村示范村的高潮。

  在“小额工程建设模式”的带动下,西约村广大村民和外出乡贤踊跃捐钱捐物、投工投劳,主动跟着党员、干部使劲干,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村民们还自发整理各类农用材料并去河道捡鹅卵石等建设材料,加快工程进度。

  在这个过程中,当地探索出“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依规实施、事后奖补”的“西约模式”,并在全区推广,取得良好效应,逐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曲江模式”。截至10月26日,全区29个省定贫困村317个自然村全部完成施工设计、预算编制、确定施工单位等前期工作,其中312个自然村已开工;全区45个非贫困村441条20户以上自然村中,已启动“三清理”“三拆除”的有297个、已完成的有99个,启动“三整治”的有196个。

  乡村振兴不仅要顾及“面子”,而且还要充实“里子”。树文明乡风,曲江全面推动村、组两级开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工作,目前9个镇共有80余个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做到制度上墙。同时,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2018年底,50%的区级以上文明村至少建成1个以上的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为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该区还选树一批爱国爱乡、实干兴乡、反哺桑梓的“曲江好乡贤”。

  连线连片推进乡村旅游收入增长75%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成果逐渐显现,乡村旅游业逐渐兴旺。宝贝健康农场、大塘荷花世界、百林湾旅游生态度假区……在刚过去的曲江首届丰收节活动,乡村旅游成为了人气最旺的“宠儿”。截至目前,全区乡村旅游项目接待游客45万人次、旅游收入35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5%和75%。

  以建设“曹溪文化小镇”为龙头,依托现有的“九龄故里,百里画廊”、“六祖圣地,禅意山水”两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整合人文、山水、温泉、生态、乡村、民俗等旅游资源,围绕“一镇一景区,一村一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今年来,曲江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数据显示,全区星级农家乐总数有13家,特色农家餐饮场所100多处,土特产购物店和旅游纪念品商店20余家,还有3个特色旅游小镇和2家星级民宿拟申报,基本形成垂钓休闲、采摘体验、民俗风情、观光度假等类别齐全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5 精准施策 两年1922户实现预脱贫

  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曲江区共精准识别贫困户2346户5598人,任务不轻,今年来,该区分类谋划、梯次推进,精准施策,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

  脱贫攻坚,资金是动力。充分发挥乡贤及社会各界力量,目前,全区共筹集各级扶贫资金1.16亿元,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651.82万元,启动产业、就业帮扶项目一批,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6个,完成危房改造109户,落实民生帮扶“三保障”等扶贫政策。

  增收是脱贫的重要支撑。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曲江启动特色种养业、光伏发电项目等产业帮扶项目一批:如樟市镇通过“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动113户贫困户养殖益生鸡,预计每年每户增收7000元以上;枫湾镇枫湾村29户贫困户通过入股合作社形式开展地方特色食药材丝线根种植项目,预计每年每户增收5000元。

  据统计,两年来,全区共有1922户4284名贫困人口实现预脱贫,预计2018年底完成总脱贫任务的98%。

  观 点

  曲江区委书记罗海俊:

  重点发力,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进一步深化对区情农情的认识和把握,切实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补齐县域发展短板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曲江区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们将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加快补齐农业农村这块短板,全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为曲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进入新时代,广大农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我们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建设繁荣、富裕、美丽的现代化农村,让曲江农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的来说,曲江必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抓住重点问题,瞄准短板弱项,集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