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贫困村蜕变成特色新农村

陈村村的墙绘。

  美丽的田园风光、平坦舒适的宽敞绿道、怒放的黄花风铃木、色彩丰富的墙绘……春来好时节,这条囊括了众多热门元素的特色村道成为人们踏青的新去处。这里是龙城街道陈村村展现华丽蜕变的一个缩影,该村过去是省定贫困村,如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年来,为彻底改善陈村村住宅功能不全、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陈村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挂钩帮扶单位的指导帮助下,从村域现状发展实际和对接县城中心发展趋势出发,围绕打造“龙门县城后花园”的定位,按照“环境整洁、村貌优美、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目标,对村域进行全面整治,创建成为空间层次丰富、方便村民生活,并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力争实现“道路硬底化、村庄美化绿化、卫生清洁化、人文气息复古化、产业特色化”的“五化”目标。

  科学规划

  打造景观与健身相结合的绿道

  从县城迎宾大道往水头元村民小组方向走约1公里后,会发现一条宽阔的大道。沿着大道一直走,可见美丽的田园风光,道路两旁的黄花风铃木迎风招展。

  村民说,这条大道去年底修通,还修建了标识牌坊。这条村道连接水头元和格坑两个村民小组,以前是一条狭窄泥泞的机耕路,很不好走,村民出村要绕行另一条村道。

  陈村村“第一书记”李勉德说,这条村道是陈村村结合休闲绿道打造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之一,长1.07公里、宽9米,一半是供机动车行走的水泥路,一半是用红色沥青铺设的休闲绿道,去年4月启动建设,同年12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接下来还会继续延伸这条村道,计划打造一条环绕全村5个村民小组、长度约6公里的景观与健身相结合的绿道。”李勉德说,根据计划,这条村道将把陈村村全部景致串联起来,不仅包含有自然田野风光、原始生态树林、山间小溪、明代建筑“心德堂”书社,还有后期设计建设的特色乡间农民画长廊、党建示范点、法治宣教点、村庄公园、文化广场、休息驿站等特色景观,着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改善环境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绘制主题鲜明墙绘

  为更好、更科学合理地规划陈村村新农村建设,挂钩单位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2016年先行组织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先后到惠东范和村、惠阳霞角村、大亚湾塘尾村、博罗观背村等地,学习借鉴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做法。有了建设目标和信心,村民行动了起来。

  村庄环境整治是头号任务。从2017年开始,陈村村就开展了多次“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在镇、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对建设美丽新农村充满了信心和干劲,各项新农村建设项目也热火朝天地推进着。

如今,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起来了,雨污分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管道铺进了各家各户,并同步完善垃圾屋、垃圾池、公厕等设施建设。

  在村庄美化方面,陈村村开展了一系列工程。一方面是在全村各村道两旁种植了“网红”黄花风铃木,间种其他绿植,村民房前屋后也种上了修剪整齐的花卉苗木;另一方面,聘请美工给全村村道两旁的房屋画上了色彩鲜艳、主题鲜明的墙绘,有以丰收为主题的龙门农民画,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山水画,让人赏心悦目。

  居住环境好了,人的精神面貌也有改观。走进陈村村,时刻能感受到该村与人为善、健康向上的和乐氛围。

  提升素质

  加强村民自治,倡导乡风文明

  为加强新农村建设,实行村民自治,倡导乡风文明,陈村村根据“两规三联一法”乡村治理模式,修订了《陈村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规民约》,以制度约束村民行为。“2018年重阳节,我们开展了陈氏宗亲第一届文化活动暨村规民约我承诺我参与活动,加深了村民对村规民约的认识。”李勉德说。

  去年,该村还举办了首届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据介绍,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以“卫生”为主题,以农户房前屋后的卫生环境和村民卫生行为作为标准进行评比。通过评比改变一些陋习,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当前,陈村村还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以村干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全村的民风提升。接下来,该村将结合县委部署,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星级文明户100%全覆盖等目标。

  在落实基层自治方面,2016年制订落实的《陈村村三级议事制度》在近几年的试行中成效明显,为群众化解了多宗纠纷矛盾。与此同时,陈村村还成立了宗亲理事会,主要宣传环境卫生保洁、人文素质文明、公共设施及场地维护等,为下一步村庄改造、凝聚善心乡贤打下坚实基础。

  拟建中药材 种植示范基地

  发展产业

  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实现环境的优美整洁,关键还要让村民走上勤劳致富的平坦大道。

  “乡村振兴的第一大核心内容就是产业兴旺,攻坚同样离不开产业扶贫。”李勉德告诉记者,一直以来,陈村村90%的农田区域都是以种植水稻为主。为提升水稻种植产量和质量,他联系了平陵街道的一家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购买优质稻种发放给贫困户,再给予适当的化肥农药补助,签订收购协议,帮助他们建立“产业”的发展概念。经过两年时间种植,陈村村的水稻生产在量与质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并构建起购销链条。

  在筑牢粮食生产基础的同时,陈村村还找到了一个较为稳定、适合本村种植的产业,那就是中药材种植。“经过检测,我们发现陈村村的土地适合种植中药材,于是联系到惠东一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签订中药材购销协议,由广东省中药研究院提供技术指导,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建设一个5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李勉德透露,该种植基地的用地已完成租赁手续,初步规划用30亩种植姜黄等短平快作物、20亩种植百部等长期高效益作物,计划于近期种植。

  李勉德期望通过打造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产业,带动村集体及农户增收,为陈村村的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从而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