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看完格桑花看黄花风铃木

陈汉明和他打造的格桑花海。 本报记者汤渝杭 摄

绵延在绿道两旁的黄花风铃木。 (图片由陈汉明提供)

  “春暖花开,一年一次别错过了!”前不久,惠阳区良井镇时化村党总支书记陈汉明的朋友圈晒出了村里黄花风铃木开花的美景,获得众多点赞、留言评论。看到大家这么喜欢,陈汉明顺势就在朋友圈做起了推广。

  而在黄花风铃木花开之前,45亩的格桑花海开得如火如荼,令人心醉。“时化村,看花海不用钱。”“看完格桑花看黄花风铃木。”时化村一下子成了众人的焦点。

  2014年开始,陈汉明带着乡亲们在村里栽种了1200多棵黄花风铃木,打造了45亩格桑花海。花开了,人气旺了,时化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样乡村”。村里的集体收入不断增长,村民们的荷包也越来越鼓。

  ■开门迎客

  高峰期一天有近5000人来看花海

  一大早,美丽的时化村还笼罩着些许薄雾。初见陈汉明,脸庞黝黑,声音爽朗,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整个人身上透露着一股子精气神。

  来不及落座,陈汉明就拉着记者一行,直接奔向格桑花海。

  “收完稻谷之后,把地翻一下,种上格桑花,五六十天就开花了,花期40天,正好春节假期可以赏花。花谢之后,化作春泥变成肥料。既能吸引游客,又不影响来年春耕,一举两得。”陈汉明给记者分享他的“花海经济学”。

  春天一到,格桑花海似乎成了一些地方的“标配”,陈汉明算是比较早种格桑花的一个。“2015年就开始在水库大坝斜坡上种,长600多米,宽50多米,很壮观,但是赏花的人一多,有些不安全因素,后面就改在田里种。”

  最开始怎么想到种格桑花呢?陈汉明一点不含糊:“网上看的,找图片,就数格桑花海好看,格桑花种子也是我自己在网上买的。今年45亩格桑花种下去,非常壮观,还有栈道可以让游客观光、拍照,高峰期一天能涌进约5000名游客,村子里里外外都停满了车。”

  花开了,赏花的人来了,人气旺了,村民乐了。青菜、土鸡蛋、番薯、萝卜……乡村土特产成了抢手货,有的农庄一天能接待十几二十桌游客。“有些村民自家种的青菜,以前基本上都烂在田里,现在游客争着买,价格还不便宜哩。”

  除了格桑花海,时化村还进行产业导入,投入2500多万元建设景原生态园,做大生态旅游,去年已经开门迎客,吸引了不少深圳、东莞的游客。

  ■群策群力

  带村民种出绵延1公里多的黄花风铃木

  花海好看,进村的路也要好走才行,不然“养在深闺人未识”,酒香也怕巷子深。

  车子一转进时化村,路马上就宽了,一路上陆续有黄花风铃木已经迫不及待先开花了,煞是好看。

  “路是2014年拓宽的,从3米半拓宽到6米,两边种的黄花风铃木,总共1200多棵,1公里多长,每年开花的时候,非常好看。”陈汉明一边开车,一边指着路边的黄花风铃木说。

  2014年陈汉明任村党支部书记,开始着手做绿道。“要搞就要搞出特色,以前路两边龙眼、荔枝、香蕉、青菜什么都有,很杂。现在路宽了,花开了,成了我们这儿的一景。每年黄花风铃木开花,都有不少人慕名前来观赏。”

  陈汉明思路很超前,说干就干。绿道规划出来了,就跟村民商量。“村民同意,绿道才能做好,好在大家都很支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当然也有反对的。陈汉明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村里有个老党员,路边原先种了几棵大的龙眼树,现在要砍掉,心里头舍不得。陈汉明上门做工作,告诉他党员要带头作表率,最后他还是同意了。

  如今5年过去了,一对比效果就出来了。“以前路边脏乱差,哪有人散步,现在每天下午5点半到6点左右,就有人开始散步、锻炼身体,在广场上跳舞,热闹得很。”“在外发展的村民感触最深,村里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漂亮。环境卫生好了,道路宽了,空气也好,大家都喜欢回来住一下,今年回家过年的人比往年增加了近一半。”

  ■反哺家乡

  大事小情全上心,带着乡亲奔小康

  成片成片的菜心,只见村民正在一筐一筐地采摘回来,不久之后,这些新鲜蔬菜就有可能出现在市民的餐桌上。

  “我们村约有5.3平方公里大,其中农田1750亩,基本都是高标准农田。我们打算发展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先后修了3.6公里的机耕路,种田可以不用走泥路了。”走之前,陈汉明特意带我们在机耕路上兜了一圈。

  “村里总共有2395人,680户,一共12个小组,主要有7个姓氏。”“路灯我上次数了一下,596盏。”陈汉明不仅做事风风火火,记性也很好,村里的情况都牢记在心里,精确到个位数。

  陈汉明告诉记者,他本来是在外面做工程项目的,2008年的时候村里老支书身体不是很好,喊他回来帮忙。“明仔,不能光想着一个人赚大钱,得带着乡亲们致富奔小康啊!要不然,人家会戳你脊梁骨的。”老支书的一番话让生意风生水起的陈汉明颇有些汗颜。

  2008年回村之后,陈汉明做了3年的文书。2011年,有丰富经商经验的他被乡亲们寄予厚望,当选为村委会主任。2014年,陈汉明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5年。“既然回来了,就要做出点成绩来,不然感觉对不起村民。这么多年下来,村子里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事情我都一清二楚。”陈汉明说。

  打造“花样乡村”,陈汉明有自己的一套方法。“2014年我们在全村发了600多个垃圾桶,每家每户发1个,垃圾收好,环境卫生搞好,这是第一步;第二就要做绿化,绿道建好,花种好,小广场建起来,村里一天比一天靓;最后游客要进来,村子里的路要通、要宽,现在水泥路直接修到了村民家门口。”

  基层干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广大群众,责任重大。“做基层工作,首先要跟村民心连心,尽心尽力去做,其次是要多沟通,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年初一都没怎么休息,村民找到我们,我们就要去,村干部就是这样。”

  “村里变化这么大,村民认可我们的工作,我们感到很欣慰。”虽然工作忙,陈汉明还是干劲十足,现在乡村振兴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陈汉明心里也在规划着时化村的未来,让“花样乡村”的颜值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