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封开杏花4100亩茶叶示范基地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 深山好茶再次享誉珠三角

  封开县杏花镇的白马茶叶有着5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过去曾多获赞誉。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白马茶名气大不如前。近年来,封开县将这一品牌打造包装后,白马茶再次享誉珠三角,不仅擦亮了乡村振兴的名片,而且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成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门路。

  500年历史白马茶深藏山中 

  近日,记者前往白马茶产地——杏花镇。从封开县城出发,经过了2个半小时的行程,期间不知道绕了多少座大山,总算到达了白马茶的产地——海拔944米的白马山。只见四面云雾缭绕、白气氤氲,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

  据介绍,白马茶种植历史悠久,明朝天启年间《封川县志》记载就有“山茶”,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清朝道光年间《封川县志》则记载“白马山产茶,色红味香,产于文德小江者,曰文茶”;光绪三十四年,封川县杏花白马茶由清廷选送巴拿马博览会,获二等名产之称;民国时期,白马茶被推到法国巴黎博览会展览,获第三名;随后白马茶还曾参加七省茶行展览,获第二名,其产品闻名省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地。

  然而,近年来白马茶种植却逐渐没落,不仅产量低,而且名气大不如前,甚至很多肇庆本地人都没有听过和见过白马茶,更遑论品尝了。

  打造4100亩茶叶示范基地 

  为了重振白马茶的知名度,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封开县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实施了多种措施鼓励农民种植茶树,支持企业扩大种植面积,并在杏花镇打造了一个种植面积高达4100亩的茶叶示范基地。

  据介绍,白马茶原产地茶场在1969年曾由杏花镇政府扩建至300多亩,原白马茶场于2016年升级为封开白马茶业有限公司并注册了“杏花白马茶”品牌,把白马茶业公司打造了一个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白马茶的品种也由单一的绿茶扩大成了包含有绿茶、红茶、白茶、柚子茶等四个茶类。白马茶业公司在白马茶种植核心区杏花镇永和村建立了350亩的现代农业茶叶示范基地和10亩优质茶苗培育基地,投入资金900多万元,配套建设了基础设施,并引进机械连续化加工成套设备。

  之后,封开县又整合了森冲茶业公司、春叶茶业公司等,并分别在杏花镇及周边茶叶的核心产区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了茶园扩建,一举把茶树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4100多亩,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茶叶加工产业链。

  白马茶再次享誉珠三角 

  记者了解到,白马茶场的茶树大部分有近50年的树龄,还保存有少量的百年母茶树。封开白马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汉钊告诉记者,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帮助下,如今茶场不仅打响了自己的品牌,而且让白马茶再次享誉珠三角各大城市。茶场先后获得“广东优质茶生产基地”“十大岭南最美茶园”等称号。

  “现在我们茶场每年可产干茶5万多斤,由于主打有机和原生品牌,产品供不应求,我现在计划扩大种植面积,以后每年将增产20%,目标是年产15万斤的干茶。”谢汉钊说,按照现在茶叶平均100元/斤的售价,公司的年产值超过了500万元。

  “在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品种、产量和质量的同时,我还计划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谢汉钊说,希望封开白马茶不仅享誉珠三角,更要走向全国和世界。

  茶树种植成脱贫致富新门路 

  封开县镇两级政府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坚持“样板示范-技术培训-普及推广”相结合,建立“以基地带户”“公司+农户”等“生产-加工-销售”模式的茶叶生产加工链,并引导公司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按农户交售农产品的数量返还利润等,构建稳定的产销关系。

  通过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目前封开县的白马茶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不仅产量得到了较快的提升,茶叶的质量也迅速提高,部分高端产品的批发价已经高达2000元/斤。位于杏花镇东北部的凤楼村委会是一个革命老区村,有贫困户55户,贫困人口148人,该村种植白马茶后,再辅以龙眼、黄烟等农副产品,农民每亩茶园可收入1.5万元,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找到一条新路。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白马茶种植主要分布在封开县杏花镇、河儿口镇、白垢镇、渔涝镇、大洲镇等,2017年封开县白马茶的毛茶产量达到263吨,产值达5.26亿元,茶叶产业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93%;农民人均纯收入12688.5元,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