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韶关新丰向土地要“动力” 为乡村发展添活力

腾出百余万平方米土地资源,一次整治收获多重效果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韶关市新丰县的真实写照:受地形的限制,全县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少,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近年来,新丰县按照省、市关于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部署,大力推进拆危拆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累计清理出了100多万平方米的闲置土地,为乡村振兴腾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此基础上,新丰县鼓励各村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因地制宜盘活利用土地,向土地要动力。如今,统筹利用土地改善人居环境,拆旧复垦腾出发展空间,集中流转增加集体收益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不断涌现,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一次整治多重效果,乡村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统筹闲置土地 改善人居环境

  走进大山环绕的遥田镇新群村,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村内几乎看不到家禽的踪迹,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新群村党支部书记潘光育说,部分村民主动拆除自家在居住区内的猪牛栏和破旧杂物间后,需要重新选址安置饲养的禽畜。村委与村民商议后统筹调配,选择一些符合人畜分离要求且暂无规划的地块,由村委统一发放铁丝网和竹篱笆围拢用于禽畜圈养,既解决了家禽散养的管理难题,又有效改善村内卫生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新群村还把一些拆除后无法整体连片利用的土地,因地制宜选种黄皮等常绿果树,村委统一发放苗木,户主负责日常管理,挂果后由村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收入归农户,实现社会管理效益、生态绿化效益和经济增收效益一举多得的效果。

  在新丰县马头镇潭石村的古宅“九栋十八井”旁边,开展“三清三拆”工作后,古宅前清理出一片土地,但因涉及户数多,户均面积小,各家都不好使用而荒废,杂草丛生。

  为了更好地发挥土地的利用价值,经过村理事会动员,统一村民思想,这块土地被用来建设一个包含文化活动、运动健身、停车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广场。

  “有了广场作为样板,村民很快便达成了共识,将空地统筹起来、重新规划用于新农村建设,解决杂乱问题。”潭石村党支部书记温小明告诉笔者。

  拆旧复垦 腾出发展空间

  丰城街道涧下村是个典型的小山村,全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7亩。“近年来,村民要么选新址建房,要么买房迁居县城,很多空置的老屋都塌了,留下的残壁断垣,影响村容村貌,又占着好些土地。”村支书余冲天说。

  根据部署,新丰县把涧下村作为一个试点推进拆旧复垦。通过拆除农村破旧泥砖房等闲置建设用地,将复垦腾退出来的指标优先保障所在村建设需要后,节余部分以公开交易方式在省内竞价流转。扣除成本后的净收益,主要归村民和村小组集体,从而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价值,让村民享受土地流转带来的经济收益。

  在拆旧复垦工作中,涧下村共完成面积114.64亩,参与其中的12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共获得收益3400多万元,其中获收益最多的一户达150多万元。另外,各村小组集体也收益近700万元。

  “前些年村集体收入还不到13万元,村里想做些实事,经常是有心无力。”村副主任罗志毅表示,现在有了这笔收入,各村小组的文化室、村道等基础设施就可以逐步完善。

  看到昔日烂屋变良田,余冲天感慨良多:“烂房屋拆了之后,带来的不仅是村容村貌的变化,更难得的是让村民看到了农村发展的前景。”

  集中流转 增收渠道更广

  “拆除泥砖房后,我们就将各家各户零散的宅基地集中起来,现在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接近12万元的稳定收入。”在丰城街道横江村六组走访时,该村村民陈子军向笔者介绍。

  横江村六组位于大广高速公路新丰出口和105国道旁,有良好的地理优势。笔者来到横江村的围屋旧址时,一个物资中转场和一个停车场已经建成。

  横江村主任陈海兵告诉笔者,数年前,物资中转场和一个停车场所在的位置,还是一间间破旧的泥砖房。当初为了大家的安全,村小组征得全体原住户同意后,决定将整片空置的破旧泥砖房拆除。泥砖房拆除后,平整出来1万多平方米的空地。村小组着眼于集体发展所需,决定留下一部分旧宅基地用于自住和公益项目,剩余部分土地通过集约化盘活利用,以5元/平方米的价格租给附近的企业。

  陈子军说,其中2000多平方米的土地已与企业签订了10年出租合同,并约定按每3年10%的比例提高租金,持续产生效益,有效增加村小组的集体收入。有了这些稳定的收入,再加上村民捐赠筹集的资金,村里的广场全部硬底化,村文化活动中心也已落成。

  “接下来,我们村还将探索土地入股企业共同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土地效益。”陈子军说。

  笔者了解到,以上种种因地制宜的土地流转模式,正在新丰县逐步推广。该县鼓励各村结合实际,将连片拆后的土地集中起来,促进规模化经营和连片开发,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益,为美丽乡村建设和推动乡村振兴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加快富民兴村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