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群众的幸福渠 农田的丰收渠

当年工人们在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紧张施工。

原龙平渠管理处副主任吴集全讲述当年建设情景。 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门县新闻中心 摄

  龙平渠是龙门唯一中型引水灌溉工程,始建于1956年8月,渠道全长105公里,担负着龙城、龙田、平陵、龙江4个镇街6.74万亩农田灌溉任务,受益人口近10万人。在那个经济不发达的年代,龙门人民仅靠个人的手力、脚力和肩力,还有一把锄头、两个粪箕进行施工,以坚韧的毅力建起了润泽世代的“幸福渠”。

  时至今日,龙平渠依然在龙门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以天堂山水库为主要水源,与沿渠的白沙河水库、黄沙水库等6座水库形成引中有蓄、引蓄结合的灌溉体系。

  据了解,龙门计划将龙平渠县城段30多公里河段充分利用起来,把沿线规划成休闲绿道,该项目计划今年10月动工,预计工期3个月,届时将为县城群众再打造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修建缘起

  兴建水利防水灾旱灾促农民丰收

  新中国成立前及成立初期,龙门的水利设施十分简陋,防灾能力不强,农田灌溉以小土坡、草木坡和竹筒天车等简易设施引水灌溉。这些设施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无法保证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导致农民时常广种薄收。

1953年,受特大洪水的影响,龙门县城除了高街外,全部区域均被洪水淹没。1955年,龙门发生史上最为严重的春旱,共造成全县八成以上的农田受旱。

  要农业丰收,必须兴水利。自然灾害的发生引起了龙门县委、县政府对水利、特别是对灌溉问题的重视。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最后决定修筑一条引水渠(即现在的龙平渠),以解决王坪(2005年撤销王坪镇改设龙田镇)、龙城、平陵和龙江一带的农业灌溉问题。

  抢抓工期

  半年内修好,最多一天出动9509人

  1956年秋,龙平渠正式动工。为了抓好冬修水利的有利时期,龙门县委、县政府下了“铁令”:工程必须在春耕前完成。

  “那时,从龙城到平陵的渠线上全是人,群众对修建龙平渠都很支持。”原龙门县水利局水利工程师潘木林介绍说,当时几乎全县的劳动力都被调动起来了。据《龙门县水利志》记载:“当时,最高一天出动9509人,最多一天完成土方1.7万立方米。”

  浩浩荡荡的龙平渠施工队伍,从施工到竣工的半年里,风雨兼程,不分昼夜,没有停工记录,用顽强的斗志打败了一个个困难:经费不足,县委主要领导写信向上级申请资金;材料不足,施工人员就地取材,烧粘土代替水泥,自制炸药和石灰;人员不足,人民公社派出大批退伍军人参与建设,家里的妇女也主动出来帮忙……

  回忆起龙平渠的修建过程,潘木林颇多感慨:“龙平渠就是人民群众‘一手一脚一肩膀’修建起来的。”据他回忆,当时没有如今的现代化工具,全靠个人的手力、脚力和肩力,一把锄头、两个粪箕进行施工开挖。

  水到渠成

  灌区农业都丰收,被称为“丰收渠”“幸福渠”

  1957年,是一个注定要载入龙门水利建设史册的年份。在春耕到来之时,龙平渠干支渠93公里渠道全线开通。工程包括完成大小建筑物450宗、土方99.88万立方米、石方4.08万立方米。看到清水白哗哗地冲过坳头分水闸,分别流到平陵、龙江支渠渠尾时,人们欢呼雀跃起来。

  “龙平渠过干丘地,野绿禾青一望同”。龙平渠顺利通水后,饱受干旱之苦的平陵黄沙村村民,把大量旱地改为水田。“有女莫要嫁黄沙,十年九旱得人怕”的历史也一去不复返。是年,龙江丰收了,平陵丰收了,整个灌区的农业都丰收了,龙平渠也因此被称为“丰收渠”“幸福渠”。

  据了解,龙平渠给龙门人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龙平渠在防洪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全县的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保障了全县人民粮食供应。据统计,1967年龙门粮食亩产量为138.8公斤,粮食总产量为80996.7吨,与10年前相比,分别上涨了66.83%和43.77%。

  节水改造

  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

  由于龙平渠灌区的渠线长、建设标准低,加上渠系建筑物运行时间长,工程日渐老化,龙平渠灌溉效益有所下降。为了满足灌区农田灌溉的需求,恢复灌区工程效益,龙平渠曾经历过多次加固与改造。

  为彻底解决龙平渠灌区灌溉效益逐年衰减问题,县委、县政府于2008年正式启动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以下简称龙平渠节水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该项目终于在2012年6月正式获省发改委立项批复,随后工程开始建设。

  龙平渠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后,从渠首供水到渠尾从原来的6天缩短到现在的1.5天,渠系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25提高到0.55以上,灌溉用水保证率达到90%,农业取水量由原来的11665万立方米核减为4044立方米,节水效果显著,实现了传统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有效转变。同时,还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7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万亩,可增加粮食产量800多万公斤,扩大冬种面积3万亩,增加灌区综合经济效益近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