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港口镇一养鸡场提纯复壮沙栏鸡 “名鸡”老口味重回百姓餐桌

148390.jpg

经过10多年的“保种”,曾因杂交而濒临消失的纯种沙栏鸡“复活”,并逐渐走向市民餐桌。

  15日下午,位于港口镇的中山潮兴家禽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潮兴”)内,上千只60多天大的沙栏鸡,在保种场内等待分群。 沙栏鸡有别于其他鸡种,它们有明显的外貌特征——公鸡羽毛多为黄色或枣红色;母鸡羽毛有黄色、麻色,背部基本上是麻黄、麻褐、 麻棕色。凡是毛色非正黄、灰麻色过多的沙栏鸡,将被分群用作肉鸡,剩余的用于保种。
  这是自潮兴2003年底接过“保种”重任后,提纯复壮的第17世代沙栏鸡。十余年的“保种”,让曾经因杂交而濒临消失的纯种沙栏鸡“复活”,并逐渐走向市民餐桌。

  ■200年前,从外地来了一只鸡

  200年前,一群从顺德、东莞背井离乡的农人,带着满面风尘,来到中山三角、小榄、港口等镇区。在他们简单的行囊里,除了一些农田工具外,还有几只土鸡。这些土鸡,便是中山沙栏鸡的“祖先”。

  据《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以下简称《品种志》)记载:“沙栏鸡原产地是中山县三角公社沙栏片,主要分布在中山县。此外 ,顺德县、番禺县也有不少农户饲养。”

  过去沙栏农户养鸡,一般早晚喂饲一些碎米、谷粒或米糠等,其余时间均任由母鸡带小鸡自由觅食或放到稻田啄食遗谷。由于饲养期长,耗料多,生长慢,故有“斗米养斤鸡”的说法。

  广州酒家老板、小榄人陈星海,是沙栏鸡美名远扬的助推者。1935年,他在广州上下九路开办广州酒家,厨师钟权用沙栏鸡制成文昌鸡菜式并重点推荐,让沙栏鸡名声大噪。

  在沙栏鸡的鼎盛时期,它们的命运也正在悄悄改变。“沙栏鸡长得慢,要四个月左右才能上市。”曾经经营一家养鸡场,如今在港口市场做鸡肉生意的梁叔介绍说,为了提高产量,大家开始用外来鸡杂交,或者把沙栏鸡拿到外地繁殖。杂交后带来良好的生产效益, 但给沙栏鸡带来的却是灭顶之灾,几年时间就再难见到纯种沙栏鸡。

  ■恢复“血统”,“一夫多妻”闭锁选育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纯种沙栏鸡濒临消失的现状,引起了市农业部门的重视。一项名为”沙栏鸡的保种与开发利用”的课题紧急展开。作为市农业龙头企业、养鸡业“老大”的潮兴,于2003年接过沙栏鸡“保种”重任。

  潮兴经理、畜牧师麦树成,参与了沙栏鸡提纯复壮工作。2003年潮兴赴三角镇选种,但带回来的鸡种都是和清远鸡杂交后的。“我们应用的方法是闭锁群体选育法。”麦树成介绍说,通俗来说,这种方法是先挑选沙栏鸡血统相对比较正的种鸡,让它们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实行“一夫多妻”制交配、繁殖。经过一代代的“优生优育”,使这些杂牌沙栏鸡的血缘不断纯化。

  “截至目前,潮兴已经对沙栏鸡提纯复壮到第17世代。”麦树成一边介绍,一边带领我们走进潮兴的沙栏鸡保种场。上千只60天左右大小的沙栏鸡,等待着一个月后的分群。虽然已经提纯复壮到第17代,鸡场内仍有些不符合条件的鸡仔。据史料记载,沙栏鸡头大小适中,冠多为单冠;公鸡羽毛多为黄色或枣红色;母鸡羽毛有黄色、麻色,背部基本上是麻黄、麻褐、麻棕色;皮肤有黄色、白玉色,以白玉色居多。

  麦树成介绍,整个选育过程中,他们一方面通过肉眼观察,对符合品种特征的予以保留,否则淘汰;另一方面,利用电脑技术进行统计分析,选留产蛋性能高的个体与家系,使提纯复壮后的沙栏鸡既保持原有品种特征,又提高了生产性能。

  ■土鸡“归来”,重上市民餐桌

  “经过十几年的标准化饲养模式,既保持了沙栏鸡原有的风味,又稳定了它们的遗传及基因。”麦树成介绍说,由潮兴主导制定的广东省地方标准《沙栏鸡种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于2017年获准发布,已有200多年历史的中山沙栏鸡有了统一的饲养标准。

  经提纯复种后的沙栏鸡,捧回多项荣誉。2010年,沙栏鸡获首届中国地方鸡(土鸡)美食文化节“金牌名鸡”称号;2014年,沙栏鸡在首届“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评选活动中获“广东名鸡”称号;2016年,潮兴挂牌“广东省菜篮子工程潮兴家禽基地”。恢复“土鸡”身份的沙栏鸡,主要销往广州、香港等地。

  “沙栏鸡个头不大,但汤煲出来真是香啊,一屋子都能闻得到。”在港口镇海逸市场做鸡肉生意的阿生说,沙栏鸡或通体金黄,皮下脂肪少,做成白切鸡味道特别好。“大概三四年前,我们渐渐能拿到少量货,不过都很抢手。”

  据介绍,目前潮兴存栏沙栏鸡纯祖代核心群近3000只,肉鸡存栏近8万只,年平均销售肉鸡65万只,鸡苗销售也逐年上升,至今达1250万只。“除了保种工作,潮兴希望能进一步把沙栏鸡向消费端推广。”潮兴董事长陈振青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纯种沙栏鸡生长周期长、体型偏小,推广中阻力较大。目前,潮兴在保证沙栏鸡基因的基础上,培育出体型相对较大的沙栏鸡供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