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河源市龙川县大洋村:收入涨了,村子靓了,笑脸多了

  河源市龙川县赤光镇大洋村现有685户4067人,是革命老区村。近年来该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该村主动对接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使村民就业机会骤增,收入大涨。去年,该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19年度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龙头企业带领村集体和村民脱贫致富

  该村党总支书记叶自富介绍,近年来大洋村积极对接广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这一办法开展产业扶贫——全村共有贫困户7户25人合计出资7.5万元入股公司享受分红,公司以保底价收购村民油茶果,公司70%的普通工人是大洋村民,村民不愁没活干。粗略估算,绿油公司每年支付给大洋村乡亲的工资达70多万元,仅今年上半年,绿油公司支付给大洋村临时工(不含固定工)的工资就达30多万元。

  与大洋村紧密合作的绿油公司董事长骆东梅是龙川县赤光镇浮下村人。骆东梅说,绿油公司依托茶树林和油茶业,不断做长产业链,眼下正在打造花果树农旅油茶小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一期项目源东美丽乡村产业体验园,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二期项目广东龙川绿油农业油茶特色田园综合体,是集油茶林、休闲养生、生态旅游于一体的项目。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互联网+文旅”经营模式,绿油公司与大洋村及其周边村、赤光镇外农户,甚至还与河源市东源县船塘镇等地共760多户茶农和199户精准扶贫户签订合作协议,联农带农脱贫致富。

  骆东梅介绍,绿油公司不与农户争利,而是通过四个办法增加农户收入:其一,请贫困户家庭农民工前来公司工作,这些农民工的工资比同一岗位的其他工人的工资高20%;其二,公司以比市场价高30%的保底价收购农户达标茶果,若是贫困户的茶果,再加价5%收购;其三,公司以农户茶园前三年的年平均收入的80%承包农户茶园,除茶园外,农户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每年坐享往年的八成收益;其四,与合作社协商,以多种方式合作开辟荒山,新种油茶树,共享收益。

  骆东梅说,其梦想是把“赤光”变“油缸”,把茶油等用品打造成龙川的精美手信,让油茶林带动更多父老乡亲增产增收,踏上脱贫致富大道。

  环境大变样 村民增自信

  叶自富说,为了进一步增加乡亲们的收入,近一年来,大洋村加大与绿油公司的合作力度,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为一体的源东美丽乡村产业体验园。截至目前,该项目总投资近2000万元,占地面积260亩,其中体验农作区125亩,葡萄种植园40亩,花海30亩,树葡萄种植园25亩,荷花观赏池20亩,休闲区10亩,小动物园10亩。去年国庆假期,到源东美丽乡村产业体验园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的游客达3.7万人次。游客带来了人流、信息流,也一下子买走了乡亲们担忧卖不出去的农产品。

  为营造更优美的人居和旅游环境,大洋村深入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去年着重打响了“春夏战役”和“秋冬战役”,拆除破旧泥砖房80间,清理村庄生活垃圾90吨、禽畜粪污和农业生产废弃物15吨,打捞河道垃圾漂浮物35吨。

  在开展环境整治的同时,大洋村投入28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建成了洋陂陂头至大王公桥大洋河河堤护栏和步行道,整治扩建了大王公桥至赤光头村道、污水处理厂至山仔下路基、村牌村标识、万和桥桥头小景观、万和小广场,设立了文化宣传栏,绘制了壁画,还在洋陂桥修缮了3个自然村公厕。

  叶自富介绍,10年前,大洋村没有一寸水泥公路。近年来,被列入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后,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如今全村3.5米或4米宽的水泥公路长达16公里。村民碰到外地人问路,一改从前冰冷面孔,回答问题自信热情阳光多了。

  ■延伸

  龙川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食用油“油瓶子”

  龙川县地处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该县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利用优美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大规模推广种植传统白花油茶树,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食用油“油瓶子”。

  龙川山地土壤养分充足,非常适合高品质油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龙川人种植油茶已有1500多年历史。上世纪60年代,全县油茶种植面积逾18万亩。2009年,龙川县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油茶示范县”。

  在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龙川积极对接大湾区市场需求,做优做强做大山茶油文章,使油茶树变成了“摇钱树”、油茶林变成了“绿色银行”。

  龙川鼓励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充分发挥企业资金、技术及辐射示范带动优势,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油茶业已成为龙川脱贫奔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当前,全县油茶种植总面积41万亩,油茶年产值达12亿元,惠及数十万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