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稻-稻-薯”高效产粮模式 释放“粤西粮仓”超百万亩土地潜能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的“稻-稻-薯”示范基地是近年来粤黑合作推进“北薯南种”的一项新硕果,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据统计,湛江市常年稻作区面积150万-160万亩,冬季闲置稻田80万-90万亩,适宜冬种马铃薯的有40万-50万亩,加上旱坡地,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土地超过100万亩。在马铃薯成为国家第四大主粮的背景下,粤黑合作实施“北薯南种”项目、推广“稻-稻-薯”高效生产模式,将有效盘活雷州半岛丰富的冬闲田资源,使“粤西粮仓”释放出更大的粮食生产潜能。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交流合作部门于2018年秋提出将“北薯南种”模式升级为“稻-稻-薯”高效产粮模式,由黑龙江省望奎县龙薯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下简称“龙薯联社”)、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下简称“粤良种业”)、遂溪县一亩田万禾农业科技公司(下简称“一亩田”)共建示范基地,广东省财政给予400万元启动资金。

  粤良种业作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育繁推一体化种子骨干企业,在种苗培育、高效栽培、应用推广、市场销售等方面提供技术保障;一亩田则为该项目插上“互联网+”翅膀,提供农产品大数据传输与网络经营等服务。

  湛江冬季闲置稻田和冬季闲置旱地超100万亩,在冬种辣椒、茄子、冬瓜等外运蔬菜产业日益受到挑战的情况下,做大冬种马铃薯产业迫在眉睫。

  粤良种业总经理刘康平介绍,“优质稻-优质稻-马铃薯”三造水旱轮作,可改善农田土质和生态,减少土壤病,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惠州、江门等冬种马铃薯主要产地已证明这是一种成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湛江冬种马铃薯有十多年历史,但种植面积徘徊在2万-3万亩,主要分布于遂溪县,以旱坡地种植为主,冬闲田种植较少。

  “湛江冬种马铃薯产业虽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前景十分广阔。”刘康平指出,湛江冬季光温条件及红壤土适宜种植薯类;冬种马铃薯收获上市时间比其他产区提前约10天,有价格优势;湛江港作为全国20个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区位优势很明显。

  2019年6月,位于遂溪县城月镇石塘村的“稻-稻-薯”示范基地落成,总面积约800亩。粤良种业在基地种植晚稻760亩,全部选用早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晚稻平均每亩生产优质稻谷420公斤,平均每亩产值超1400元,每亩利润超500元。

  水稻田刚收获不久,又拉开了马铃薯播种的序幕。2019年11月,龙薯联社与粤良种业联合种植马铃薯710亩。今年2月,冬种马铃薯喜迎丰收。基地平均亩产超2300公斤,平均每亩产值7360元,每亩利润超3000元。

  示范基地内,田头随处可见高清摄像头、环境监测节点、虫情测报灯等数据采集设备。“现正打造5G农业示范基地。”一亩田“稻稻薯数字农业平台”项目负责人徐卓介绍,这些设备采集到的前端数据,不久后将通过5G设备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大数据管理,达到对“稻-稻-薯”种植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等,管理人员可远程对农田进行日常管理。

  今年2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搭建“保供·稳价·安心”平台,一小时内共有5661名采购商进入直播间,产销对接场面火热。

  “粤黑合作‘稻-稻-薯’高效生产示范项目落地湛江,解决了黑龙江‘冬闲’劳动力问题,也盘活了湛江的‘冬闲’土地资源,实现南北合作共赢。”湛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梁孟明表示,项目还促进了湛江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民提供了增收机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