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高原种出高产稻

黔南州农艺师攻关耐寒水稻课题 广州对口帮扶助农民丰收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今年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党中央为实现脱贫攻坚做出的大战略、大布局、大举措。2016年以来,广州市承担毕节市、黔南州22个(区)县的扶贫协作,其中17个为国家贫困县。助力毕节、黔南减少贫困人口逾180.49万人,14个贫困县摘帽,2666个贫困村出列。

  为记录跨越山海战贫困的图景,探寻消除贫困的中国密码,南方日报发起“山海协作·共奔小康”调研采访。记者深入毕节、黔南两地东西部扶贫协作一线,用接地气、带露珠的全媒体报道记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生动实践和给当地带来的喜人变化。今日起,我们推出“山海协作 共奔小康——广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一线报告”,敬请垂注!

  贵州惠水县摆金镇摆榜乡,海拔超过1400米。

  撑着伞,拄着拐杖,70多岁的贵州省黔南州农科院退休农艺师徐先捍快步走到种植基地的田埂边。心心念念的“滇禾优615”水稻,长势正好。“9月中下旬可以收割了,今年会是丰收年。”徐先捍兴奋不已。

  曾几何时,在这片冷凉山区,秋风冷害及稻瘟病频繁来袭,农民颗粒无收。在贵州,这样“弱不禁风”的稻田多达200多万亩。

  让农民丰产丰收、摆脱贫困,这是徐先捍的梦想。20多年来,他以田为家,一头扎进苗岭深山,守着这片大山里的试验田,探寻丰产的良种、良法。

  “金优404”,“滇杂31”,“滇禾优615”,这些耐寒水稻都是徐先捍的“宝贝”。从万千稻种中淘出的抗寒、抗瘟良种,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少边穷寒瘟旱”特困山区结出了沉甸甸的稻穗。

  不为人知的是,在这条充满艰辛的高原水稻增收路上,千里之外的广州和徐先捍结下了不解之缘,广州先后多次通过人才、技术和资金的帮扶,全面普及良种良法。而今,高原变粮仓的愿景,在贵州冷凉山区正逐渐成为现实。

  温饱之难

  冷凉山区的高原“诅咒”

  说起摆榜乡之难,徐先捍握紧手中的拐杖,在地上顿了一顿。

  “摆榜”系苗语“必棒”的译音,其意为高山平原。在贵州海拔1000多米的偏僻冷凉山区,水稻是百姓主要的粮食来源。然而,因地势较高、气候冷凉、阴雨天气及大雾天气特别多,秋风冷害及稻瘟病一直以来都是当地水稻生产的重要障碍,加上栽培技术滞后,造成这些地方水稻常年单产在250公斤到300公斤的低产水平上,收成只有河谷平坝地区的一半。

  秋风冷害及稻瘟病一直是水稻生产的“诅咒”,若遇重灾,便是连片绝收。

  有一次,徐先捍到海拔1400米的贵定县四寨村调研,发现田野里的稻穗竟然全是空壳,颗粒无收的水稻田一块连着一块。“妇女抱着孩子瘫坐在稻田边哭泣,老人们跪着长叹:‘老天爷啊,你为什么要这样偏待我们?’”回忆起这一幕幕,徐先捍眼眶泛泪。

  在贵州偏僻冷凉山区种出丰产的水稻,这个想法在他的心里落下了根。

  2000年,“金优404”耐寒水稻进入了徐先捍的视野。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决定把推广试验的重任交给徐先捍。“摆榜乡的地理条件在偏僻冷凉山区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贵州有200万亩的稻田都处于同样的环境之下。”很快,徐先捍打包了行囊,一头扎进了这个海拔1400米的高寒山区,挨家挨户地进行推广“金优404”。

  从都匀市到摆榜乡,山高路远,徐先捍要在山路上盘旋4个多小时。这一段路,每年他要走50次以上。

  推广之难,出乎意料。“你们这个种子看不出比老种子好在哪里。”乡亲们不相信。徐先捍逐家逐户送种子,讲解科学种植方法、从三五户到一百户、两百户……

  石板村是徐先捍到摆榜后第一个进行种植实验的地方,那里的村民中流传着一句话:“谁家的田在哪里,徐老师最清楚。”2002年,贵州省遭遇历史罕见秋风,37个县市的水稻生产受到重创,部分地区减产95%。地处高山台地的摆榜乡也未能幸免,全乡水稻损失65%以上。然而,石板村却呈现完全不同的景象,158亩“金优404”一片金黄,结出了沉甸甸的稻穗,平均亩产达到456.5公斤。对照“汕优晚3”,足足高出229公斤。

  “金优404的成功,让我看到了冷凉山区推广优质水稻的希望。”徐先捍备感振奋,“秋风和稻瘟病,从此不再成为高原水稻的诅咒。”

  粤黔携手

  大力推广高原高产稻

  金优404首战告捷,没有让徐先捍停下脚步。种植6年之后,金优404得米率低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倔老头”徐先捍有个小心愿:寻找质量更优、产量更高、抗性更强的高原水稻品种。

  2006年,报纸上的一则消息吸引了他的注意——云南滇型杂交粳稻良种“滇杂31”试验成功!

  自费跑到云南,徐先捍带回了“滇杂31”的种子。这一次,他仍然把试验田选在摆榜乡,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试种了70亩。没想到,亩产量再创新高,达到620公斤!

  眼看着“滇杂31”试验成功,徐先捍却高兴不起来。由于贵州高原地区的农户和稻田都较为分散,从这座山到那座山,可能就得花去半天的时间。“我一个人的能力实在非常有限。”徐先捍无奈地表示。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滇杂31”的推广速度一直不如人意。

  为了让乡亲们用上良种,徐先捍来回奔走。2016年,“滇杂31”迎来了转机。在广州市对口帮扶黔南州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下,由广州市科技局出资,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正式在惠水县启动《在“冷烂锈阴瘟”低产田中创水稻优质高产示范》项目,同步建立了10多个示范基地,徐先捍担任黔南负责人。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刘峰博士是广州的项目对接人。针对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栽培习惯、常见病害、土壤质地等,广州市专家与徐先捍团队共同研发出“浅肥密嫩”栽培技术。“大部分农户种植方式比较随意,良种的产出效果大打折扣。”刘峰告诉记者,“所谓‘浅肥密嫩’,就是浅插秧浅灌水、施足肥平衡施肥、适当密植、育嫩壮秧。”

  然而,黔南州山路崎岖、村寨分散、交通不便,如何才能使最新的科学栽培技术被冷凉山区的群众接受?广州市专家与徐先捍团队实施“四进”科技培训,推动良种良法进村寨、进现场、进场坝、进学堂。

  村寨的交通不便,徐先捍就走到农户的田里,进行现场教学栽培技术。

  趁着赶集天,徐先捍就和团队摆摊设点,发放良种。海拔1000米以上的贵州冷凉山区,田间地头处处留下了徐先捍的脚印。

  丰产之喜

  从拉粮上山到送米下山

  “这个品种更好吃,今年丰收已是定局!贵定县,惠水县,三都县都有试验示范田。”暴雨过后,站在摆榜乡“滇禾优615”试验田边,徐先捍手上捧起沉甸甸的麦穗,笑得像个孩子。

  “来自惠水县摆榜乡甲坝村的李家忠、瓮安县猴场镇松坪场村的张原民、黔西南州黔西县金碧镇辉煌社区的胡泽钧……”徐先捍很快就能想起这些农户的名字。几年来,他们示范种植的“滇杂31”平均每亩增产稻谷323公斤。

  通过科技创新,冷凉山区实现低产田变丰产田的重大跨越。去年,广州科技局合作项目结题验收报告指出,示范种植优良水稻品种6030亩,共计增收稻谷195万公斤,折合新增纯收益390万元。让徐先捍感到振奋的还有,项目还辐射带动贵州省类似地区面上推广2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296万元。

  “今年,我第一次看到摆榜乡有村民送米下山到贵阳去卖!奇迹真的发生了。”话毕,他哈哈大笑起来。“靠政府拉救济粮上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好消息不止一个。广州农科院的合作项目结题后,2019年广州市南沙区又紧接着投入帮扶资金60万元继续推动高原水稻项目。这一次,除了在摆榜种植5000亩“滇杂31”水稻项目以外,还将推动更优质优产的“滇禾优615”进行大田生产示范实验。

  “滇禾优615”是2019年在三亚举办的全国优质稻食味评鉴中,西南地区选送唯一获得金奖的粳型稻品种。“它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抗性更强,我们在贵定县,惠水县,三都县作了试验示范。”谈到接下来的工作,徐先捍劲头很足。

  引种“滇禾优615”,前面的工作还有很多。继续奔走于山间田里,旁人看着辛苦,年过七旬的徐先捍却说,“我感觉到的是其乐无穷,我的价值在这片高原之上。”

  ■数读

  “广州—黔南”

  农业帮扶成果

  建基地

  广州推动黔南做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申报工作,加快推动黔南农产品走进大湾区。今年上半年,投入5500万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新增认定黔南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4个。

  建渠道

  广州推动企业到黔南建立集采基地,三都水晶葡萄、惠水佛手瓜、平塘蓝莓、罗甸百香果等产品首次大批量进入广州市场。依托江楠集团等企业订单,建立批发商与供应商对接渠道,推进“三个一工程”建设(100万吨蔬菜、100万头生猪、10亿枚绿壳鸡蛋)。

  促销售

  在广州市设立绿色农产品旗舰店和展销中心29个,开展农产品品鉴会或推介会6场次。通过线上线下同时发力,2019年广州市场销售黔南农特产品13.43亿元,带动6.6万贫困人口增收。牵引阿里拍卖、省广集团等机构,成功实现贵州省首宗大宗农产品线上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