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汕头

种粮大户眼中的“粒粒皆辛苦”

呼吁“永远不能浪费粮食”

锦沣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操作员在作业,如他一样的辛勤劳作者们保障了全省1亿多人的口粮供应。

  八月,春收秋种的季节,全国种粮大户、汕头市潮阳区锦沣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宋文像往年一样忙个不停,皮肤黝黑的他顶着烈日,带着工人插完剩下的部分稻秧,又来到晚稻田间巡看刚插不久的秧苗的状况。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今年是林宋文种植水稻的第23个年头,自1997年开始种粮以来,他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从最初的10亩地扩增到如今的6000多亩。“种粮食凝聚很多心血,我们对每一粒稻谷都精心呵护。”林宋文以20多年的水稻种植经验来诠释“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机械化越来越普遍,产量也有所增加,但我们的消费在不断升级,人口也在增加,我们永远不能浪费粮食。”林宋文说。

  育苗插秧

  人工翻地累到直不起腰

  机械化种植也得靠天吃饭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被称为“谷日节”,新春逢谷日,喜见艳阳天,林宋文就在这一天开始张罗早稻的播种。

  “完全靠人工种植水稻,无法体现规模种植效益,一定要推行机械化种植。”从2017年开始,林宋文推行机械化育秧。他说,每一亩地的育苗人工费用3.6元,加上种子费用约40元/亩,育种费用共约43.6元/亩。

  “一个小时可育1000盘,平均每亩地要16个盘。1小时约60亩,以8小时计,每天可育480亩,一共需要8个人完成,其中7个小工,每人200元/天,一个技术工300元/天,电费约30元/天。”林宋文算了一笔细账。

  育秧的同时,耕地工作也要跟进。据林宋文回忆,以前由于没有机器,只能用锄头锄地,一天只能翻半亩地。插秧前要翻3次地,也就是说一亩地仅翻地至少需要6天。“人工翻地非常累,每天累到腰都直不起来。”

  1999年,林宋文扩大了种植规模,从原先10亩水稻增加到50亩,同时,购买了一辆小型拖拉机用于耕田,每天能耕10亩地左右。

  “实现机械化之后,水稻种植的成本降低了,效率也提升了。”林宋文说,如今,一台小型犁田机,每天可以耕地10多亩;大型的机器,一天可完成50多亩。一天一个犁田工需支付350元,而大型机器每天完成50亩地计,加上机器油费,平均每一亩地只需17元。

  育完苗、犁完田,便到了庄稼人忙碌的插秧时节。在早期人工种植阶段,以每天每人插秧8个小时计,1小时1分地,每天插秧7、8分地,如此计算,每亩地约1.5天;如今一台插秧机仅需配备一名技术工人,一天可耕50亩,是原来的75倍。

  现代农业机械虽然让林宋文从简单重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但无法使他真正闲下来。庄稼人靠天吃饭,面对变幻莫测的天气,种植规模扩大,压力也大。现今的6000亩地不仅关系到他的个人收入,还关系到合作社数个家庭的生计。因此,从育种开始,林宋文就须时刻关注稻苗的发育态势与天气情况,以便及时调整。

  田间呵护

  喷农药常有人吸入住院

  如今使用无人机代替

  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的种植,贯穿其间的田间管理事无巨细,但都至关重要,包括抽水、施肥、打药、除草等工作。

  “为了提高种植效益,每年都种两季水稻。”林宋文告诉记者,水稻生长周期一般是100天左右,正月初八播种35天后开始插秧,清明前插完,5天后,如果气温合适就下肥料,过半个月再施一次肥。播种40天左右打药防病虫害,45天左右开始晒地,“晒地就是把水排掉,晒干,可以防病、抗倒、防陷。”林宋文说。

  “六月初就开始收早稻,收割完后马上播种晚稻。”虽然这时忙得马不停蹄,林宋文对早稻和晚稻的管理非常清晰。六月底晚稻播种,那时天气比较热,播种18天就开始插秧。插完3天之后就施肥,同时打农药,“晚稻福寿螺比较多,要除掉。由于气温高,苗长得快,40天就开始晒地,十月初就开始收割晚稻,收割要持续约一个月。”

  田间地头这些琐碎重复的工作极度消耗体力,大规模的田间管理必须依靠农业机械才能实现。

  2003年,由于当地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大量土地闲置,林宋文看到后非常心痛,就从当地流转土地进行承包经营。凭借着踏实肯干的劲头,他慢慢把种植面积从50亩地扩大到2000多亩。

  利用种植水稻的积蓄,林宋文不断购买和更新现代农业机器,到2013年,他已拥有4台收割机,十多台大型拖拉机,十多台插秧机,两台无人机。当年,林宋文带领当地100多户种植散户成立了汕头市锦沣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规模也扩大到5000多亩。也就在这一年的12月,林宋文被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评为“2013年度全国种粮大户”。

  相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纯粹人工管理,现今的田间管理更加机械化、智能化,但仍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成本。

  林宋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使用无人机施肥,一天约300亩,需要3个人配合,一个技术工,300元/天,两个小工,200元/天,平均每亩地人工费用约2.5元。每季稻需施3次肥,肥料需150元—160元左右/亩。

  无人机打药,一天约300亩,要技术工和小工2个人配合,平均每亩地人工费用约1.5元。每一季需打药3—4次,农药需150—200元/亩。“现在使用无人机,由专人打药,相对安全,没有无人机前,靠人工打药,吸入农药住院是常事。”林宋文说。

  除草同样使用的是无人机,一天除草300亩,平均每亩地的人力及人工费用与打药相若。每一季需除草两次,除草剂的成本20元/亩。

  对于平时的田间管理,林宋文有自己的方法。合作社有固定工人20多人,林宋文安排每个人管理400亩地,平时去巡查、抽水等负责到底,并限定亩产1000斤作为底数,如果该工人管理的田地亩产超过1000斤,则给予奖励,低于1000斤不给奖励。“这样可以提高工人的积极性。”

  守候收获

  “不到谷子卖出那一刻,

  我们的心都是悬着的”

  “20多年来,我每年种植水稻的收入都会投入到下一年水稻生产中。”林宋文说,还好,水稻销售价格也在逐年增加。

  风吹稻谷金连天,每年六月份和十月份,林宋文迎来早稻和晚稻的收获。在纯粹人工种植时期,收割,包括装袋、拉车,每亩地需要两天时间。最后一道工序晒谷,基本是要看天气情况,“如果天气好,四五个人,10亩地的收成两天可以晒完。”林宋文说。

  纯人工种植水稻,每亩地至少要花费14日。资金投入方面主要是种子、农药、化肥和除草剂,每亩地的总共投入约1200元。

  谈到人工种植时的收入,林宋文显得有些沉重,据其回忆,当时亩产约一造700斤每亩,100斤稻谷约50元,一亩地毛收入350元,每年种植两季,每亩地毛收入约700元。“完全依靠人工种植水稻,肯定亏本。”林宋文说。

  据林宋文回忆,1997年后水稻销售价格也在逐年增加,1999年约80元/100斤。从2004年开始,国家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在出台了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同时,又对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

  “2003年以后,每100斤干稻谷能卖到110元左右,此后水稻的价格相对稳定。”林宋文初期以种植杂交稻品种为主,杂交稻产量高,但价格没有优质稻高,后来他开始大量种植优质稻如黄华占、美香占2号等产量相对较低、价格高一些的品种。

  林宋文还记得,2013年以前,合作社由于没有烘干机,每次水稻收割完后,都只能到附近的道路上找地晒干。“有时刚晒下去就下雨,马上又要重新收好。”

  “不到谷子卖出那一刻,我们的心都是悬着的。”一次惨痛的经历,让林宋文刻骨铭心,2012年的晚稻收完后,他将收好的几百吨稻谷晒在大路上,沿路晒了10公里,突然下大雨,来不及收回,稻谷被泡了两天两夜,很多都发芽了,本来可以卖100元100斤的水稻,最后卖给养猪场用作饲料,60元100斤,那一次让他亏了七八十万元,这也坚定了林宋文购买烘干机的决心。

  2013年春节后,林宋文从银行贷款买了两台烘干机,同时建了烘干厂房,投资100多万。

  如今的收割环节,一台收割机只需一个人操作,一天可收40-60亩,需支付工资350元/天,平均每亩5—7.5元,此外一亩地需要油费约10元。

  收割完后,稻谷从田头运输到烘干房。林宋文目前有13台烘干机,一天可以烘干600吨,由两个人管理,再加上烘干设备的电费,中途运输费,烘干的成本,一吨约130—150元,折合成面积,水稻从收割好到能卖的干稻谷,花费65—75元左右/亩。

  中坚力量

  全省七百多万种植户

  辛劳耕耘保粮食供应

  在广东,水稻种植户数约七百多万户,其中不乏像林宋文这样的种粮大户,数十年如一日执着坚守,组成这些广东粮食种植的中坚力量。

  烘干后的一粒粒金黄稻谷,去壳蜕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经过包装、上车运输销往千家万户,种粮收益的日子终于到来。

  在林宋文的稻田,目前土地流转的费用大概500元/亩,政策性水稻种植险由政府买,自己无费用开支,加上耕地、育苗、插秧和田间管理费用,使用机械化种植的全部开支为900—1000元/亩。

  “收入主要有两大块。”林宋文说,一是各种补贴,如农机补贴,买1台农机,10万亩可获补贴3万多。2016年以后,财政给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约80元/亩。二是卖粮收入,品种不同,价格不同,如是杂交稻110—120元/100斤,亩产约1400斤;优质稻早稻130元/100斤,晚稻140元/100斤,亩产800—900斤。

  目前林宋文的合作社4000多亩是优质稻,2000多亩为杂交稻。以上合计收入约1300元/亩,纯收入200—300元/亩。

  目前,在广东总计3200多万亩的基本农田上,每年生产粮食1200多万吨,加上净调入的粮食3000万吨供应,共同构筑起全省近5000万吨的粮食供应体系,保障着全省1亿多人的粮食安全,特别是全省约1900万吨口粮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