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深圳

“为村”活了村庄 “书屋”暖了民心

深圳对口帮扶河源21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深河中学是深圳市集中对口帮扶资金1亿元援建的一所优质公办初中。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供图

  近年来,深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省内对口帮扶工作的统一部署,坚持尽锐出战,选派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干部人才到河源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为河源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了深圳力量。目前,深圳对口帮扶河源五县一区83个镇的214个省定贫困村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深圳连续3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获评“好”等次。

  河源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黎意勇表示,一直以来,河源是深圳帮扶时间最长、支持力度最大、投资项目最多、派出干部最多的地区。深圳源源不断地向河源输送干部人才、项目资金以及发展思路,聚焦脱贫攻坚、产业共建、民生帮扶、软件帮扶及人才帮扶等重点领域,助力河源率先振兴、全面小康。

  驻村助农

  因地制宜

  23亿帮扶214个村

  进入河源市龙川县龙母镇珠塘村,沿着坚实干净的硬底路上坡,一会儿就到了珠塘村党群服务中心。彼时,村里的学校刚刚放学,一群孩子正在这里看书、打球、做游戏。党群服务中心内的“书屋”也在开放,不少孩子在里面静静地看书。珠塘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805平方米,配备有人大代表接待、党员活动、村民政务、图书借阅、老年人日间照料、儿童手工活动、艺术活动等多种功能的活动室,已经成为珠塘村开展扶贫工作、繁荣乡村文化的重要活动阵地。

  除了线下的党群服务中心,线上的“为村”也成为珠塘村“党建引领 精准扶贫”的有力平台。“有了‘为村’这个平台,我们村又活起来了!”河源市龙川县龙母镇珠塘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攸伟告诉记者。

  据悉,“为村”是深圳企业腾讯公司推出的一项服务,它是一个移动互联网开放平台,不仅能帮助村民熟练使用社交工具参与村落治理,还能整合资源为乡村找到创造财富的方式。2017年4月,珠塘村成为广东省第一批加入“为村”的村庄,从那以后,珠塘村的管理便有了互联网加持。

  刘攸伟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外出打工的村民一年能回来一两次,办理村里的事费时费力。而现在,在外打工的村民,要办事不用再跑回来,直接通过“为村”平台,发送需求给村委,马上就有村干部帮他办理。

  借助党群服务中心和“为村”平台,珠塘村的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并通过“工作日记”“书记信箱”等线上功能板块记录工作心得,逐步帮助珠塘村凝聚人心、脱贫致富。“2016年帮扶之前,村里的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如今已经翻倍,达1万元以上。”刘攸伟说。

  刘攸伟正是深圳帮扶河源一线驻村干部的代表,这些党员干部扎根扶贫一线,给河源众多乡村带来了特区新风和深圳力量。

  据统计,深圳已累计向河源投入帮扶资金超过91亿元,第二轮帮扶以来,投入资金累计达26.01亿元,其中214个村到账23.02亿元,平均每个村1075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等,较大程度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这些优秀驻村扶贫干部因地制宜,帮助被帮扶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园、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河源214个省定贫困村共落实产业项目1448个,引入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90个,其中超千万元以上达14个,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63个,逐渐形成了一批“企业+基地+农户”“协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组织。

  产业帮扶

  长效脱贫

  招商对接4000余家企业

  “2020年1—6月,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43.95亿元。”7月15日下午,在总规划面积30.63平方公里、拥有103家入园企业的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市派驻河源龙川县工作组组长张百松看着疫情下依然一片兴盛的工业园,欣慰地说。

  在龙川县,张百松率领精准扶贫干部弘扬特区精神,为带动龙川当地的产业与经济发展忙前忙后。园区里崭新的产业大楼、错落有序的规划、一派紧张忙碌又有序高效的景象,都有点深圳的样子,特区精神在龙川得到了弘扬。

  如今,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已经形成电子电器、空气储能、现代建筑工业三大主导产业,设置公益性岗位108个,在园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达300人。

  “百松来河源8年了,可我在他的办公室里看见的,仍然只是8年前看到的那一桌一凳而已。”提到张百松,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副主任杨青林十分佩服。受访的很多当地群众也清晰记得张百松忙碌奔波的样子,他们说:“没想到大城市来的扶贫干部在这里那么拼命。”

  短短几年间,深圳帮扶河源加大产业项目引进的效果已逐渐显现。2017年以来,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杭州、东莞等地举办或参与招商推介活动50余场次,对接企业4000余家,邀请1100余家企业的2000余名客商到河源考察投资。中兴通讯河源基地项目完成30条生产线搬迁,河源电厂二期、巴伐利亚庄园二期、春沐源等一批百亿级大项目动工建设,阿里巴巴、今麦郎、红苹果等龙头项目相继落户河源。

  张百松深信,产业扶贫是整个扶贫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只有构建产业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转向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也只有将产业发展起来,河源的乡镇才会发展成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好城镇。

  民生帮扶

  真情付出

  3年支持河源建学校23所

  在河源市龙川县老隆人民医院,去年由原住院大楼改造完成的龙川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已竣工并投入使用。该中心总投资800多万元,一楼开设公共卫生体检中心,可让当地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费体检一次,二楼的家庭医生中心则可为辖区居民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2016年前这里是老隆镇卫生院,面积小,还要承担县城30多万人口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等任务。在深圳的帮扶下,现在医院建筑面积扩大到10500平方米,增加了200张床位,解决了卫生院用房的问题,也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龙川县老隆人民医院院长巫水周说。

  深圳的帮扶正在改变像龙川县这样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仅在龙川县,深圳帮扶就完成村道硬底化项目230.45公里、饮水管道58.23公里、文体场所项目65个。

  记者从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了解到,在民生帮扶方面,深圳注重软硬件提升,推动全面开花。开展就业创业帮扶,协调深圳企业建立就业安置基地20个,推动深圳帮扶村发展“扶贫车间”44个。实施教育重点示范工程,投入1亿元帮扶资金建设深河中学,纳入深圳中学共同体全面管理,全力打造深河共建的教育示范标杆。按照“深圳建设、整体移交”模式,建设深河人民医院,总投资规模16亿元。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近3年支持河源建设学校23所、医院(乡镇卫生院)24所,推动深河59对学校、12对医院结成共建关系,累计帮助河源培训骨干教师824人、骨干医生2443人、各类专业人才1024人次。助力民生基础建设,帮助河源修建电厂、水厂、灌溉水渠、数据中心、信息平台等一批基础设施,拉动投资173亿元,助力河源城乡扩容提质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