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主推技术

2016年主推技术:福寿螺全程综合防控技术

  技术名称:稻田福寿螺发生危害的全程综合防控技术

  技术概述:福寿螺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作为经济食用动物从南美地区引入我国,但好景不长,由于其食味不佳,逐渐失去市场,结果遭受弃养,沦为野生,故引入后不到几年就暴发成灾,严重危害水稻等粮食作物生产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安全。2000年,福寿螺被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也将其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的“黑名单”。

  目前,福寿螺已入侵到长江领域以南的13个省(区、市)246 个县(市)。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福寿螺在我国发生危害的稻田面积达3000万亩次以上。目前,有关福寿螺的防治技术措施通常包括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几大类,但多以化学防治为主。然而,当前大多数地区对福寿螺采取的“局部防治”、“作物生长期防治”、“单一措施防治”、“单个农户防治”等技术措施,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近年来,福寿螺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发生危害反而有日益加重的趋势,因此,为保障水稻等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必须改变现有“治标不治本”的控螺策略,大力开展对福寿螺的全方位综合防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已势在必行。

  从2007年开始,本项目组开展了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危害、种群暴发、入侵机制及关键防控技术的研究。针对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及入侵危害状况,本项目从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危害规律研究入手,围绕水稻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冬季休闲等各个时期和各个环节,以替代福寿螺的化学防治手段为目标,研发了一系列环境友好型控螺关键技术,构建了“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福寿螺综合防控体系,并加以示范推广应用。

  本项目成果已获得广东省科技厅的成果登记(粤科成登(2)字[20150010]),并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福寿螺信息管理系统”)。

  近三年应用面积和增产增效情况:本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形式、农民合作社和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综合试验站等推广模式,在全省各地均有了不同规模的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累计100多万亩。就平均状况而言,使用本项目研发的各种关键控螺技术的成本要比使用化学杀螺剂的每亩成本节约15-20元。通过本项目成果技术生产的稻米基本上可达到无公害食品或绿色食品标准,因而可获得较好的市场价格。若仅按比普通稻谷高约0.8元/公斤(如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且具有注册品牌的话,实际上其市场价格会更高),并按水稻亩产375公斤计算,则每亩可增收300元。

  技术要点

  (一) 产前防控技术要点

  产前防控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技术、育秧技术和机耕整地技术等方面。在品种方面,可选择一些早播品种,提前育秧,以错开福寿螺种群暴发的高峰期。在育秧方面,可采用旱育秧和半旱育秧技术,并适当延长育秧期,使秧苗移栽前更为健壮。对于秧田,最好选择经冬翻旱作的田块。在秧田期,要特别防止灌溉水中福寿螺的带入。在农田整地方面,尽量使用机耕(旋耕机)作业,可以降低福寿螺种群的基数。

  (二)产中防控技术要点

  产中防控主要包括灌溉阻断技术、水位调控技术、人工诱集捕杀技术、天敌引入防控技术、植物源农药防控技术、肥药一体化防控技术、化学农药防控技术等措施的综合运用。

  在灌溉阻断福寿螺方面,通常可在灌溉沟渠的进口和出口处用双层金属网拦截, 并在网口处吊挂装有灭螺药剂的纱布袋。同时,要避免田水串灌。

  在田间水分管理方面,可通过适时调节(干湿交替)稻田水位来抑制福寿螺种群的增长。在水稻生长期,可根据其需水特点,采用干湿交替(如搁田、晒田)的水分管理措施,或直接采用旱直播水稻栽培方式。另外,在福寿螺卵盛孵期可排水露田。

  在人工诱集方面,可在田间地头放置树枝嫩叶、废弃瓜果皮、蔬菜叶残体和旧报纸等废弃物诱集福寿螺,然后集中捕杀。或者在稻田淹水后,在田中插30~100cm高的竹片或木条,引诱福寿螺在竹片或木条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1次卵块进行集中销毁。

  在天敌防控方面,可采用稻田养鸭、养鱼、养蛙、养虾、养蟹等复合种养模式,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在植物源农药和肥药一体化防控方面,可使用茶麸、烟茎、外来入侵植物(如薇甘菊)粉剂,以及肥药一体化药剂(如碳铵、石灰氮、生石灰等)进行防控。

  在福寿螺暴发成灾或水稻的关键生长期,可适当采用化学防控措施。即选择相关药检部门认定的一些低毒低残留农药,如贝螺杀、五氯酚钠、密达等,施药时田间保持5cm浅水层,施药后保持水层7d左右,1~2d内不排灌。同时,一定要抓准用药时期。

  (三)产后防控技术要点

  产后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福寿螺的越冬生境干扰与螺源杀灭技术及水旱轮作防控技术等。主要措施有:(1)排干闲水田或低洼地,减少福寿螺的藏匿生境;(2)兴修水利、整治河道、排水清淤、修整田埂、清除杂草,铲除福寿螺的越冬场所、卵块及其滋生场所;(3)针对福寿螺集中分布的越冬生境,通过人工集中捕杀或适量撒施化学药剂杀灭福寿螺。(4)适当改变水稻连作或冬闲(冬水田)的种植制度。对于福寿螺危害严重的田块,在夏季可改种玉米、花生、蔬菜等旱地作物。对于双季稻冬闲田,可采用冬种旱作方式(如冬种马铃薯)来破坏和干扰福寿螺的越冬环境,以进一步减少冬季残存的螺源。

  适宜区域:本全程综合防控技术适宜于在整个长江领域以南的水稻生产地区推广应用。

  注意事项 

  (1)需要从小流域(上、中、下游)、整个农田片区,进行统一防控,不应是某几个农户的“单一行动”、“局部控制”,而应是某个的区域“整体行为”和“统一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取到良好的防控效果。

  (2)要达到逐步减轻或根除福寿螺发生危害的目的,必须连续多年地采用福寿螺的全程综合防控技术。

  (3)本项目成果涉及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技术,生产经营者可根据自己的生产目标以及农田生态环境特点、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等实际条件,进行选择性使用和有效组合。

  单位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邮编:510642

  技术所有人:章家恩

  联系电话:85280211

  Email:jeanzh@scau.edu.cn

  是否新增推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