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新农人丨变荒地为水稻田!一位潮阳小伙的乡土专家之路

  “工厂条件确实好,但农田是我的根。”谈到在何种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农业时,汕头市潮阳区金洪农机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锡洪陷入了回忆。获评2017广东“领头雁”农村致富带头人、2019年“广东十大杰出新型职业农民”、2020年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之后,刘锡洪还是每天都扎根在农田里:钻研农业、扎根农田,坚持为多个社区的精准扶贫户开展结对子帮扶、免费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优先向贫困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2004年的他,稳重认真,16年过去了,他依然如此。

  生于农田,再回归农田

  弃工从农开启新天地

  刘锡洪与农业结缘,比2004年早很多。他从小在潮汕长大,由于父辈务农,他小时候也经常跟着父母去田里收割。以前,家里养鸭,到了从天冬天也会养鹅,渐渐地,刘锡洪对农田产生了感情,尽管走出了农田,走进了工厂、港资企业,但农田作为他生命、生活开始的地方,依然在不停呼唤着他。

刘锡洪在田间工作

刘锡洪在田间工作

  时间来到2004年。当年,政府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农业税、购机补贴等极大地吸引了城市中的有为青年。刘锡洪就此弃工从农,重新回到了农田里。“看到当时的惠农政策,我就有了承包几百亩地,去干干农业的想法。一开始我是尝试着做的,家里人也反对过,说我小时候一干活就头晕,怎么可能一下子干几百亩地啊?但当时的我,那股劲上来了,我就想看看自己能不能闯出一番事业。”

  条件艰苦,但奋斗不止

  细致规划打好发展基底

  决心已经下了,但面对庞大的农业知识、陌生的农业技术、起初荒凉的农田,刘锡洪陷入了沉思。

  “2004年的时候我是什么经验都没有的,虽然从小在农田里长大,但真要让我操作的话,当时的我只懂一点皮毛。除此之外,我还要补全部的农业知识、学最新的农业技术。以前是父辈管这些,现在轮到我自己上手。当时我承包的那块地是荒地,首要任务就是进行规划,我当时最头疼的问题的就是如何把水源从高的地方引到低的地方,怎么规划才能帮助农作。300多亩地,不好好规划,就不能进行好下一步。”刘锡洪介绍道,那个时候没有挖机,都是靠人力,把田埂用锄头一条条挖出来,仅挖田埂就要耗费很长时间。

刘锡洪与社员、农民

刘锡洪与社员、农民

  2011年,刘锡洪成立合作社,情况逐渐好转。在没有购置稻谷烘干机之前,机收350亩地后,要派12个人,将粮食一包包装上装粮车,再安排20余人一包包卸货后人工晒谷,一天要动用50多个人,花费4天才能完成。后来,他虚心学习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各个环节技术,掌握了管理技能和新型高效技术,引进了稻谷烘干设备,同样机收350亩地的稻谷,3个人轮流工作24小时就能完成,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天灾降临,仍咬紧牙关

  一步一步熬过发展转折点

  刘锡洪从事农业以来面临最大的困难,在2013年。当年,“8·17”水灾和台风“天兔”,使他大片农田受淹损失严重。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他对自己说得最多的四个字是“不能放弃”。因为当时的他已不是单打独斗的农业创业青年,而是承担着农民增产增收责任的合作社理事长。在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他咬紧牙关,向亲戚朋友借钱复产,终于渡过了这一难关。

  经过困难,更知保护粮食的重要性。刘锡洪介绍道,2014年合作社没有烘干中心,都靠马路晒稻谷,导致种田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有时候稻谷面临被淋到雨坏掉的风险。而现在,粮食烘干中心已建成,基本上能保证颗粒归仓,即便是在极端天气,也基本没有浪费粮食的情况。

  目前,合作社已拥有农业机械40多台套及小农机具一批,已建成粮食烘干中心3000平方米,日烘干量250吨,并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带动当地种粮大户和农户900多户,辐射潮阳及潮南近2万亩水稻生产。几年来合作社的平均总收入1000多万元,总盈利也达到了200多万元,并入选我省2020年首批37个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体。

刘锡洪在田间工作

刘锡洪在田间工作

  “我们以前种的是普通的杂交稻,今年的市场价是1.5元/斤。这几年,社员、农民都开始种丝苗米品种,并且不断进行大力推广,现在我们的丝苗米品种已达到市场价2元/斤,涨幅大,价格利润空间提升了1/4。能在价格上切实帮助到农民,比什么都重要。”因为经历过困难,刘锡洪对农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进一步明白了农民的不容易。为此,他还承担起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主动去帮助困难群众。2020年春节前,刘锡洪在梅西村和大沟村慰问困难群众,送上自家生产的大米,并鼓励他们对生活要有信心,勤奋努力,把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回忆起自己从农十六年的经历,刘锡洪很真诚。他说,“做粮食生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管怎样,都不能放弃。种粮本来就是利润空间不大的事情,机会都要留给懂得坚持的人。新农人、创业人不能以为这里利润大,以为这里能得到快钱,投入就立马有回报,就一窝蜂扎过来。农业的特性要求我们,要认真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从小做到大,从细做到广。每一个想进入农业的人都应当想清楚,是不是以后真的要做这一行。是,就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