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云浮

云浮:主动出鞘,创新打好脱贫攻坚战

工作好找 收入不愁 看病无忧

  山脚下,在佛山对口帮扶的云浮郁南县大用蛋鹌鹑养殖扶贫产业基地内,该县宝珠镇宝珠村贫困户黄醒基正推拉着小推车捡拾刚下的鹌鹑蛋,他每个月收入4000多元,缓解了妻子重病治疗费用和两个小孩的教育费用压力。这一蛋鹌鹑养殖产业在郁南县有7个养殖小区覆盖5个镇,带动1600多户贫困户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

  在云浮,像这样整镇推进的扶贫产业基地224个、扶贫产业项目全市共有2719个,已形成“镇镇有产业、户户有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因产业而兴,因产业而富。截至2020年11月,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1万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10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市有劳动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50.2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近年来,云浮市委紧扣省委赋予云浮“产业兴市”和“乡村振兴”的两个课题,主动出击,依托生态优势和佛山对口帮扶,坚持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在全省率先提出“整镇推进扶贫产业”,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产权明晰、监管到位的扶贫资产管理机制,在全省首创商业医保理赔直付方式,从源头增收到兜底保障民生,云浮创新脱贫又致富、脱贫不返贫的脱贫攻坚战法,凝心聚力打好这场攻坚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创新模式

  整镇推进产业扶贫

  产业,盘活经济的关键抓手,产业扶贫,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云浮依托绿水青山的天然禀赋优势,深入一线调研,总结扶贫产业发展的经验,在全省率先提出“分区发展、连片培育、整镇推进”的产业扶贫工作思路和定位,深耕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涵养地,培育具有特色优势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扶贫项目,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关键节点,高效推进产业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特色。云浮各地强化扶贫产业格局,坚持因地制宜,精心选择区域特色脱贫产业,推进建设“一镇一业”或“多镇一业”的“跨镇、跨村”特色产业体系,形成“镇镇有产业、村村有基地、户户有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

  为提高产业增加值,云浮强化市场主体带动,搭建产业扶贫服务对接平台,盘活扶贫资金,实现全市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参与一个长效稳定的增收项目;强化机制创新,创新出“租金+股金+薪金”的资产收益扶贫产业机制,实现贫困户多渠道收益。

  为充分调动脱贫致富主体的积极性,云浮积极引导、动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整镇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强化突破金融扶贫瓶颈,落实好发展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让贫困户直接获贷、精准获贷,发展脱贫产业。

  截至2020年11月25日,全市累计向47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共1.66亿元。同时,着力强化县、镇主体责任,把整镇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帮扶单位脱贫攻坚考核内容,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一镇一业带动云浮各镇街产业兴旺,推动乡村产业逐步由“小散弱”进阶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罗定市龙湾镇整镇推进南药种植产业,建成1.3万亩示范基地,全镇743户贫困户全部参与南药种植,户年均增收7000元以上;新兴县依托本地名企温氏集团资源优势,在全县投资1.3亿元建设扶贫肉鸡养殖小区,带动全县1万多贫困人口增收,项目建成后户年均增收达4000多元……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南药种植、发财树种植、油茶种植、肉牛养殖、温氏肉鸡养殖小区、蛋鹌鹑养殖产业等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整镇推进扶贫产业。

  “每月收入3500元,基本够家庭开支了。”经村支书推荐,云安区石城镇东风村贫困户曾姨在扶贫产业园内找到一份做饭的工作,她说,离家近,收入稳定,“很开心。”这是云安石城镇整镇推进肉牛养殖,建成现代优质肉牛扶贫产业园,带动全区贫困群众3301户1.27万人户年均增收2000元的鲜活一角。据统计,整镇推进产业扶贫模式带动全市贫困户2万户7.8万多人,实现户均增收9250元,成为带贫益贫的实干抓手。

  就业扶贫

  长效脱贫关键之举

  脱贫致富路上,云浮锐意进取,通过“三个一”(出台一份就业扶贫文件,实施一个就业专岗计划,开展一项就业扶贫行动)举措,吸附更多市场单元细胞,提高就业扶贫的组织化和精细化,同时落实“六稳”“六保”及推动复工复产。

  出台了一个《关于进一步做好云浮市就业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明确脱贫攻坚期间,企业每吸纳1名贫困劳力稳定就业,按4000元/人·年标准给予企业就业补助和稳岗补助;对认定为就业扶贫车间的企业,给予10万元的扶贫车间补助。目前,全市有9家企业被认定为就业扶贫车间。

  实施一个就业专岗计划,要求各县在农村保洁、村级治安协管、村道维护等用工需求中设置扶贫专岗(公益性岗位),设置专岗数量占对应专职队伍岗位总数不低于30%,重点向贫困人员倾斜。

  开展一项就业扶贫行动,制定《云浮市“百企千岗”就业扶贫行动工作方案》,每年组织市内外3000多家用人单位深入各县开展“百企千岗”暨就业扶贫巡回招聘活动30多场次,为全市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截至今年10月中旬,云浮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6309人,实际就业32366人,就业率达89%。

  日出云海,河网密布、山田肥沃的云浮大地热潮涌动。就业扶贫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主动就业,增加收入,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消费扶贫

  成功解决产品销售难

  消费扶贫行动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是应对疫情影响完成攻坚任务的新内涵,是提升产业扶贫成效的新引擎,是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新平台,是巩固成果防止返贫的新举措。

  以“三专一平台”为重点,加快消费扶贫载体建设。按照“聚焦扶贫产品、逐步提高比例、实现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建设,畅通扶贫产品产供销各环节,实现线上线下、链上链下有机统一。目前,全市有消费扶贫专区10个、专馆5个、专柜400个。云浮已组织超过250款云浮特色的扶贫农产品在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云浮馆亮相,截至11月底云浮馆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已销售扶贫产品76万元。

  以“菜篮子”基地为重点,加快产销对接体系建设。加快云浮作为“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打通生产、流通、消费链条,实现与湾区大市场对接的“大农场”。截至9月底,云浮罗定市原始蛋鸡养殖有限公司等30个企业112个产品已获得省扶贫产品认证,可在各大网络商城上架销售。经各县级扶贫办认可的82个公司的286个扶贫产品已提供给各地市场或食堂采购。

  以“六个一”为核心,加快消费扶贫长效机制建设。即创新实施干部职工买一批、帮扶单位助销一批、各类食堂采购一批、商场超市售一批、网络销售带一批、生产加工企业收储一批“六个一批”精准对接机制。云浮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明确单位食堂应预留10%的采购额度采购本地区的扶贫产品,截至11月30日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堂已采购扶贫农副产品153万元。同时,云浮各级政府机关积极采购国家级贫困县扶贫产品,通过扶贫“832”销售平台共采购扶贫产品585万元。

  截至11月底,云浮市消费扶贫销售总额达到4458万元。

  资产管理

  扶贫资产保值增值

  在这个环环相扣的扶贫产业链条中,如何防止扶贫资产闲置浪费和不扶贫,长期发挥效益服务好扶贫对象,防止返贫?唯破解“扶贫工作队撤离后,扶贫项目资产由谁管、怎么管”这一紧迫课题,方有答题思路。为此,去年11月,云浮市以郁南县为试点,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管到位”的扶贫资产管理机制,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和收益分配“用好用活”。

  其中,针对资产权属不清晰、相关管护责任不明确、账务处理不明确等扶贫资产管理的重点难点,郁南将扶贫资产区分为“两类资产”,即按照有无资金收益,把扶贫资产分为经营性扶贫资产和公益性扶贫资产“两类资产”;界定“两个权属”,即县镇统筹实施的扶贫资产为国有扶贫资产,以村集体实施的扶贫项目资产权属归村集体。国有扶贫资产由县扶贫资产管理中心进行确权登记,村集体扶贫资产由各村进行确权登记。目前,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云浮各县(市、区)正逐步铺开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投入扶贫项目资金16.39亿元,形成资产总额14.33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9.31亿元,公益性资产2.43亿元,到户类资产2.59亿元,资产形成率87.43%。

  为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郁南坚持发展长期产业和中短期产业相结合。对村集体项目,除了对经营者采取担保的形式降低风险,也通过“党建引领+股份制+大数据”的模式,一旦经营方经营情况出现亏损,党组织将通过股东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来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合约和采取有效措施。对国有扶贫资产,在县国有资产管理营运中心注册成立郁南县兴富投资有限公司,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监督管理等事项。

  在规范扶贫资产收益分配使用方面,郁南以脱贫攻坚期为界限,实行收益分配“一变一不变”。在脱贫攻坚期内,收益分配方案按原有批复进行分配。在脱贫攻坚结束后,村所得的收益,重新按县、镇和村以3∶2∶5的比例分配。脱贫攻坚结束后,在“一变一不变”的资产收益分配原则基础上,扶贫资产收益专项用于直接促进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增收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项目,推动扶贫工作实现“三转变”,确保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脱贫攻坚课题里,还有一道附加题“如何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云浮先行先试,先一步谋划,提出脱贫攻坚结束后,扶贫资产收益的一部分将围绕改善农村相对落后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方面,支持修建、完善和维护微小型公益性生产设施、微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施、村组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贫困户住房改造及修缮和村容村貌提升等乡村振兴农村公益性项目,从根本上破解镇村公共服务的资金瓶颈,夯实乡村振兴坚实基础。

  点睛之笔

  “扶贫保”破解因病致贫

  想方设法摘掉“贫”帽子,挺直腰板一起迈进小康社会。

  云浮盯紧贫困户看病难这一难点,在全省首创商业医保理赔直付,成为全省第一个以直付形式赔付扶贫保险的地级市。

  “有了这个保险,医疗报销多了,经济压力有所缓解。”云浮新兴县新城镇贫困户陈志平正在县内医院取药治疗恶性肿瘤,谈起“扶贫保”,他笑着说,现在出院直接刷身份证、银行卡,就可以直接结算包括扶贫保险在内的所有报销,很方便。

  据了解,“扶贫保”是由云浮市扶贫办和中国人寿云浮分公司为全市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购买100元/人·年的商业医疗补充险,保障项目有住院医疗保险、院前急救和特殊门诊,保险金额10万元/人。云浮市各县区自2017年10月启动“扶贫保”项目,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扶贫保险全覆盖的地市。

  贫困群众在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次报销后,可再享受第四次报销,在云浮市就医的贫困人员出院可享受一站式即时结算四个报销的服务。这一直付结算模式减少了贫困户因风俗习惯和保险意识薄弱等原因没有很好地保存病历发票等医疗资料,导致无法获得保险金赔偿的问题,打通了贫困户医疗保险报销的“最后一公里”。另外,在异地就医的云浮贫困户可享受专人代理扶贫保险报销服务。

  “我们把在异地住院的所有医疗资料交给他们,他们直接帮我们办理报销。”云浮罗定市黎少镇大塘村的王柳沂因女儿李诗棋患地中海贫血疾病,昂贵的医疗费用压垮了家里经济,被列为贫困户行列,她拉着村支书和扶贫保险服务专员的手说,扶贫保险报销后,需要他们自费的部分在家庭可承受范围内,减轻了经济压力。经理赔查实后,前后累计理赔给付到王柳沂家庭的保险金超12万元。据统计,“扶贫保”实施三年来,累计已有贫困群众2.3万人次获得医疗费用共1752万元的理赔。

  为保障“扶贫保”项目顺利开展,各级扶贫办与人寿公司搭建“扶贫保”服务网点和队伍,在全市各县(市、区)、镇街共设立政策保险服务网点524个,目前扶贫保险政保服务队伍共有163人。

  “扶贫保”兜底了贫困户在享受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之余更重的医疗负担,把扶贫的神经末梢延伸到贫困户看病的最细单元,这是云浮在脱贫攻坚时期的特色产物,也是云浮在筑牢基本民生保障体系上的新颖之举。

  创新之处,给扶贫工作添绘点睛之笔,真心实意,扎实扶贫攻坚的实效,云浮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每年3000—7000元不等的生活费补助,今年已落实2.35万名贫困户学生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贫困户危房按程度给予2万—4万元/户不等的补助。脱贫攻坚以来,全市贫困户危房改造13397户,全部按时按质完成,受益贫困人口5.3万人;今年资助符合条件的5.2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确保各项保障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这也得益于云浮建立市县镇村“四级书记抓扶贫”责任落实机制。健全扶贫专题会议、专题调研制度;市县领导全部挂村到户,亲自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市本级出台了22个扶贫政策文件,市直部门出台27个配套政策文件,形成全市脱贫攻坚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统筹织密民生保障网络。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立足生态区位优势,云浮锚定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富了钱袋子,理顺扶贫资产管理体系,用活收益分配,稳定贫困户收入,兜底扶贫保险,解决贫困户看病难,夯实基本公共服务基础,正在努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一幅脱贫奔小康的殷实生活图景正在青山绿水之间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