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云浮

簕竹镇“三三”融合发展 乘风破浪融湾

  这里,孕育了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温氏股份”)这一全国领先的农牧行业龙头企业;这里,凭借着敢为人先的勇气闯出了一条“三产融合”发展之路;这里,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探路乡村振兴;这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新兴探索建设融湾发展先行示范县贡献力量。这里就是因竹得名、因鸡闻名的簕竹。

  近年来,簕竹镇以特色农牧产业为牵引,做大做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产业兴旺;以培育绿色产业为导向,强化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生态宜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文明乡风;以党建引领为基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有效;以强化政企社三方互动为途径,创新利益共享机制,推进生活富裕。

  A 产业发展

  立足农牧产业 高质量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一竹成簕、一鸡飞天”,一语道出了簕竹的产业。顾名思义,“竹”为簕竹当地传统特色产业笋竹种植,“鸡”则是簕竹养殖业的代表。

  冬日,行走在簕竹镇,处处激荡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澎湃热潮,依托着温氏股份,当前,簕竹镇以农牧业为引领,提升一产、扩大二产、发展三产,走出了一条高质量三产融合发展之路。据悉,簕竹镇预测2020年度工业总产值13亿元,累计增速30%;固定资产完成额为12050万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本级税收入库5450万元,同比增长26.13%。

  在提升一产方面,作为簕竹的主要产业,镇内现代养殖家庭农场已实现100%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通过自动化牲畜喂养系统,实现高效化、绿色化农牧养殖。全镇共有“公司+农户”、公司+现代化养殖小区(现代家庭农场)”“公司+基地+农户”等合作养户450多户,共有30多个“高效、智能、生态”的现代养殖生产基地,此外,还建有种鸡场、孵化场、种猪场、种鸭场等。在养殖场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全镇肉鸡年出售量从原来的1200万只增至2600万只,年产值增至6.5亿元;肉猪销量3万头,产值达1.5亿元,户均收入达1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温氏股份为港澳地区输送冰鲜鸡的加工基地就位于簕竹镇。早在2014年,簕竹镇还被评定为国家级供港禽肉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强势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农副产品供给地的搭建。如今,温氏股份年供粤港澳地区冰鲜鸡已达2000万只,年产值达7亿元。

  簕竹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肉案子”,还是“菜篮子”“果盘子”。每年5月起,簕竹镇漫山遍野的“竹海”里,就会飘散着清新自然的笋香。

  笋竹种植作为簕竹镇的一个传统特色产业,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镇内山地面积大,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酸碱度适中,为笋竹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目前,全镇有笋竹种植户1440多户,种植面积3600多亩,竹笋年产量2885吨,年产值达600万元。笋竹产业已逐渐成为簕竹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张绿色名片。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今年,簕竹全面打响整治耕地抛荒弃耕攻坚战,在落实保护粮食安全要求的同时,为种植业的扩产增效夯实基础。目前,全镇累计有310多亩荒地被盘活,并全部种上土豆、番薯、萝卜、菜心、番茄等冬种农作物,静待收获。如今,该镇一块块荒凉寂寥的“闲置田”被深耕细作为生机勃勃的“大菜园”。据悉,该镇共有705亩抛荒弃耕耕地,将于明年春耕基本实现复耕,预计粮食产量可增加60万公斤。

  此外,簕竹镇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引进禾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良洞村投资800万元建设葡萄生态园,种植葡萄面积达120亩,约30000多棵,预计葡萄年产量达60000公斤,年产值达210万元。

  在农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簕竹还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发展,饲料、疫苗、农牧设备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等第二产业,运输业、家禽疫苗接种业等第三产业应运而生,走出一条以特色农牧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振兴之路,通过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业模式和产业体系,将簕竹打造成为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型农牧特色小镇。

  在扩大二产方面,目前,簕竹镇有预混料厂、食品加工厂、饲料厂、编织袋厂、鸡粪厂、南牧设备有限公司等温氏上下游企业7家,年总产值近15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000多个。

  此外,立足境内丰富的竹资源优势,簕竹镇大力培育壮大深加工企业,既解决竹笋滞销问题,稳定了种植户的收入,又不断提升竹笋产品附加值,为该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农副产品供给地添上浓墨重彩一笔。新兴县云翰食品有限公司是镇内知名的竹笋加工企业,通过先进的工艺技术将竹笋制作成鲜笋肉、鲜笋片、酸笋丝等“簕竹鲜”系列产品,每年销往珠三角地区的产品达150吨,年产值达280万元。

  在发展三产方面,该镇有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畜禽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企业重点实验室等温氏股份核心的科研基地,实验室还下设有肉鸡试验场、肉鸭试验场。接下来,该镇将以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成功落户新兴为契机,加快推进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80多亩的肉猪实验基地、肉鸡无抗基地、肉鸭试验场、食品安全监测中心升级等核心试验基地建设,以及推进大坪鸭场、大坑鸡场等国家级现代化标准示范场建设,切实把簕竹打造成大湾区科研成果的转化地。

  近年来,一批农家乐在簕竹也渐渐兴起,“好好田螺”“新田鸭”“新田假狗肉”、云干农庄等“簕竹传统风味”名声在外。加之这里生态优良、民风淳朴、乡村美丽,更因温氏的“航母”效应,吸引大批游客前来研学游玩。

  下一步,簕竹镇将以打造农牧之旅精品路线为契机,将温氏文化与大地景观(狮子腰、一河两岸等自然资源)深度融合,发展该镇旅游产业。根据规划,现代农牧之旅总长约30公里,整条线路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历史与人文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以温氏股份原总部发祥地为依托,以美丽新兴八景之一的锦水拖蓝(簕竹河)为背景,路线分为城市段、乡野段、林间段及水岸段,建广场、公园、花海、一河两岸风景带、新农村等成为城市绿斑,形成东西向贯穿新兴县的“城市绿色项链”。

  B 保护生态

  擦亮生态底色 高标准推动“三生融合”提升

  漫步在簕竹乡村,空气清新宜人、河水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阴。抬头仰望,蓝天如洗、白云如絮;低头可见,小鱼畅游、水鸟嬉戏。谁曾想过,这竟是一个农牧大镇的真实写照。

  作为全国农业龙头企业温氏股份的发祥地,这里素有“养鸡之乡”美称。在发展农牧业的同时,簕竹镇笃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产业绿色发展遏制源头污染,着力发展智能、生态、高效的农业经济;以三大“革命”实现生态环境优化,扎实开展“蓝天、碧水、净土”行动;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活条件改善,不断巩固提升生态优势,擦亮生态底色,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质量同步提升,用行动兑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振兴承诺。

  在推动农牧业绿色发展上,簕竹镇通过科学划定限养区、禁养区和适养区,并充分发挥温氏“大树效应”,引导其对禁养区养殖场停止发放鸡(猪)苗,对适养区和限养区养殖场进行升级改造,全部按照“零排放”标准配备环保设施。为了杜绝偷排等有“侥幸”心理的行为,该镇还选派一支专职环保监管队伍对镇内涉水企业、养殖场等进行不定期巡查,并采取“零容忍”态度对偷排直排、违规复养复产的行为进行依法打击。

  革新了绿色产业,沉睡的环境资源也随之被唤醒。簕竹镇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作为生态振兴的突破口和主攻点,着力打造既有现代文明、田园风光,又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余晖之下,簕竹镇一片片排列整齐的田地,与田里乡间耕作归来的农家人,灰瓦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缕缕炊烟,相互映衬,一幅生态底色鲜明的美丽乡村风景画油然而生。以抛荒弃耕耕地整治为契机,这里的村民纷纷将清拆泥砖房、清理杂草后的闲置地耕作成一个个小菜园、小果园,进一步美化绿化村场环境。

  走进非雷村,流水潺潺,非雷河蜿蜒在村道与田梗之间,犹如一条透明的丝带连接着村民的生产生活。

  这是簕竹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带来的变化。近年来,该镇围绕“水清、岸绿、堤固”的目标,推进河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对簕竹河、榄根河、非雷河等中小河流域进行治理;划定24个监测点全面落实“河长制”,制定“分片包段、责任到人”的网格全覆盖管理制度;定期派出专业人员及河段保洁员清理簕竹河及其支流的垃圾,实现河水污染源头治理。目前簕竹河水质基本稳定在Ⅱ类。

  得益于产业的蓬勃发展,这里,绿树环绕,道路四通八达,村民们纷纷住上小洋房,开上小汽车,脸上都展露着幸福的笑脸。许多年前,农民们都梦想能生活在城里,而今天,城里人却开始羡慕起乡村生活。

  簕竹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正逐步呈现。全镇道路硬底化建设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清运率、标准公厕配置率、村村通自来水率等均实现100%;全镇建有65座文化室,78个休闲小广场等;全镇已建成良洞、石头冲2条特色精品村,黄塘、古调、非雷等12条美丽宜居村,南岭、水对、西坪等69条干净整洁村。

  簕竹镇党委书记伍华安表示,接下来该镇将投入3000多万元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全面提升圩镇风貌品质,着力打造簕竹“美丽客厅”。同时结合“三生”空间,统筹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和水经济,加快推进簕竹河“微碧道”建设,刷新城乡颜值、提升城乡魅力,致力把簕竹镇打造成大湾区人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C 凝聚合力

  发挥各方力量 高起点推动“三治融合”建设

  今年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全国上下顿时进入“战时”状态,一场抗疫大战就此展开。

  大疫如大考,治理见真章。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簕竹镇充分发挥党委主导作用,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乡贤理事会、村(居)民监督委员会等社会力量进行共同治理,构建以自治为核心、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的全方位治理体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在防控中筑起了一道道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的党群“同心墙”。

  今年以来,立足于疫情防控“零发病例”的做法启示,云浮在全市正式启动实施“微网格”治理。在开展“微网格”治理过程中,“老先进”簕竹镇先行先试,创新实行“微网格+小积分”的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地域+管理+服务”的方式“定格定责定人”,打造“全科网格”,在全镇划定1个大网格、9个中网格、133个微网格,以“网格长+专职网格员+辅助管理”推动农村治理精细化,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优化社会治理结构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此外,簕竹还创新实施村民自治积分制管理,将“小积分”作为“微网格”治理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和提高“微网格”治理能力,有效激励群众入网入格,化身网格联络员,为大中微网格反馈、提供所在网格的最新情况,真正实现网格内“风吹草动有人知、家长里短有人问”,确保服务群众“零距离”。

  簕竹镇以“微网格”治理疏通基层社会的“毛细血管”,以“小积分”激发村民参与自治的内生动力,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零距离”,为全市推广微网格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簕竹镇党委副书记罗海健表示,“微网格+小积分”基层治理新模式的实施,进一步缓解“法律手段用不上、行政措施不奏效、说服教育不管用”的基层治理老难题。

  据悉,在“微网格+小积分”治理下,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支持、配合簕竹镇正在开展的整治耕地抛荒弃耕、农村人居环境等中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镇上下积极抢抓冬种时令,掀起复耕复种热潮,累计盘活了310余亩荒地、620余亩闲置农田种上了土豆、番薯、萝卜等冬种农作物。累计拆除危旧弃房1804间,拆除面积15万平方米,清理积存垃圾1万多处,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三线”累计500多宗。

  在德治方面,该镇通过“春风化雨”育民风,让社会治理变得温度。在此次战“疫”中,该镇针对个别不配合卡点检测,硬闯检查岗的“鲁莽人”,采取刚柔并济,让执法既有刚性又有温度,对当事人批评教育,以德育让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使得当事人双方冰释前嫌。此外,无私奉献的品格在簕竹防疫工作中无声流传,有不怕危险,舍小家顾大家顶在防控“疫”线,主动参与检查岗的值守的;也有纷纷慷慨出手,向簕竹镇党委、政府捐赠抗疫物资,支援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交织成和谐稳定的局面。

  在法治方面,簕竹镇通过强化法规宣传,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使其成为法律“明白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镇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平台的作用,建立驻村律师线上普法宣讲渠道,通过综治网格信息平台、网格群、开通电话咨询等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确保防疫过程中严控而不失控。在打响整治耕地抛荒弃耕攻坚战中,簕竹镇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主题的整治耕地抛荒弃耕宣传活动,普及国家关于耕地保护规定的知识。经过法治宣传教育,农民纷纷认识到抛荒弃耕的严重后果,土地流转积极性、保护耕地意识大大提高。截至目前全镇已有永安、六联连片签订了流转协议,流转面积达200亩,其中抛荒弃耕地占120亩。

  近年来,簕竹镇先后获得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省卫生镇、省依法治省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强镇等荣誉称号;簕竹司法所被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良洞、五联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名村、省宜居示范村庄,红光社区被评为广东省宜居社区。更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簕竹镇良洞村先后斩获全国文明村镇、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正在簕竹镇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