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致富经验

种下青草坪 铺就致富路

东升镇白鲤村村民冯丙兴种草富起来后,携带乡亲共同富裕 

  白鲤村位于东升镇境南部,宋末元初淤积成沙洲,形似鲤鱼,沙呈白色,称白鲤沙,村因而得名。如今,白鲤村正如火如荼推进生态美丽宜居村创建,7月3日,记者站在村民冯丙兴致富起家的15亩草坪上,满眼绿色,心旷神怡。
  作为中山最早的种草人,冯丙兴2000年播下第一颗草苗后,绿色事业迅速发展,“绿色帝国”规模越做越大。如今,在他的引领下,白鲤村很多村民靠着种植草坪过上了不错的生活。谈起当年种草坪的“威水史”,冯丙兴娓娓道来。

  ●创业初期披星戴月割草施肥

  刚踏入千禧之年,当时的白鲤村村民大多以养殖脆肉鲩为主,即便是从事种植业也是水稻、苗木居多。种草坪是一件新鲜事,很多村民打听到冯丙兴要种草,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但很快,冯丙兴草场里的草甸成了村民眼里稀奇的一景。

  “别小看一颗普普通通的小草,光是品种就有十几种,我刚入行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一开始都是照猫画虎,凡事都得向人请教学习。”2000年,冯丙兴决定辞去报纸投递员工作,在白鲤村租下15亩土地,开始“种草”事业。

  冯丙兴说干就干,交租金、平整土地、买草苗、搭木棚……

  辛辛苦苦借来的两万元启动资金很快就花光了。没钱雇人,冯丙兴唯有“顶硬上”,自己包揽所有工作。施肥、除草,冯丙兴把所有的心血灌入草地,白天在地里忙活,天黑了还在地里割草。冯丙兴告诉记者,种草坪虽不像种水稻那样费劲,但需要经常除杂草,否则,杂草一旦长过了草坪,那一季的收入就堪忧了。

  看着草坪一点一点变得绿油油,冯丙兴脸上绷着的神经稍稍舒展,但销路的问题依然令他感到困扰。“拉业务纯粹是靠口碑,一个传一个,传播速度虽然慢,但也是有效果的。”有公司自愿来购买草坪是好消息,但当时简陋的道路很快让收购商望而却步。“以前很困难,路不通汽车进不来,我们只能一摞一摞装上三轮车,然后转水路,再装上货车才能运出去卖。”收购商的货车进不来,冯丙兴就靠人力打通水陆两路,将遍地绿茵送往周边的城市。

  ●倾囊相授带领村民共同富裕

  2000年8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冯丙兴精心打理,绿草如毯的草场赢得买家认可,成功出售。赚得第一桶金后,冯丙兴将利润悉数投入回种植草坪的事业中,“有的人做生意赚了点钱就小富则安,但我不是,我觉得要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做越强,这样才能做出影响力。”

  2001年,冯丙兴甩开膀子扩大种草规模,在东升镇一口气租下30亩地,全部用于种草。2002年,在维持原有草场的基础上,冯丙兴的种草事业走出东升镇,在港口又租下70亩地种植不同品种的草坪。从业第四年,冯丙兴更是一口气在东升镇利生村、白鲤村开了两个草场,承包下200亩地。不久,冯丙兴更是水到渠成地成立了自己的绿化工程公司。随着生意越做越红火,越来越多商家到他的田里踩点、预订,“卖草”生意一时把村里的名气都提高了。

  冯丙兴的收入节节攀高,短期内买房又买车。“村民都觉得难以置信,有的还以为我把地给卖了,后来看到我的草场越开越大才渐渐相信,也从那个时候起咨询种植草坪的人慢慢多起来了。”冯丙兴推崇“有钱大家一起赚”,草场需要雇人干活时,冯丙兴优先选择当地村民,每天报酬为110元至120元,而且他还把自己成功的种草经验悉数拿出来分享,不少村民也跟着他的创业步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其实整个感觉就像是回到最初,那时候我刚入行,什么都不懂,还不是在别人指导下慢慢上手,才有了今天。”冯丙兴表示,近20年的从业经历让他攒足经验,如果这些经验能帮助到别的村民,何乐而不为。

  ●草坪栽培出难以割舍的情怀

  2011年至2016年期间,在村民的举荐下,冯丙兴还进入白鲤村村委工作。工作期间,冯丙兴凡事亲力亲为,无法兼顾公司生意时,他坚定以村民为重,将工作重心全部投入到白鲤村的建设当中。由于那几年种草生意疏于管理,冯丙兴的生意额明显下降,“生意损失那都是小事,贵在村民们信任,我才有这机会为村里做点实事。”

  如今的冯丙兴,在江门等地租种上千亩草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种草大王”。为何他对家乡这15亩种草地有如些之深的感情?“我每次站在这块地上,就想到当年借朋友工厂的割草机,晚上8点割到12点,没有钱,就只能这样做,当时还没有路,铲好的草要用船拖出到路口,再转装到拖车上,这种辛苦毕生难忘,就算这块土地租金高些,我也要租下来,我种草,种的是一种情怀,还有念想。”

  从19年前的每亩每年500元租金,到今天的2250元,价格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也意味着村民们每年的分红节节上涨,生活越来越好。“每当我来到这里时都会想起十几年前的自己,如果允许的话,租期满了以后,我会继续租下去。”冯丙兴看着放晴的天,脸上露出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