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致富经验

肇庆市:打好战“贫”组合拳 走好脱贫致富路

1.jpg

肇庆产业扶贫走出生态绿色之路。封开县大玉口镇民强村贫困户在“基地+农户”模式帮助下种起百香果,不用外出打工便实现脱贫。柴嘉慧 摄

  300多个产业扶贫基地一派热火朝天,133个扶贫车间机械轰鸣,各大直播平台肇庆扶贫特色农产品受到热捧……自2016年以来,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肇庆聚焦做实做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全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1.77亿元,实施到户帮扶项目92万个。

  截至今年6月初,肇庆市完成省、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816户,建档立卡在册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111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实现达标退出。与此同时,肇庆对口帮扶的广西桂林、贺州2市4县,也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接下来,肇庆将全力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坚持“四个不摘”要求,运用肇庆市扶贫大数据平台建立常态化的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党员领导长期联系相对贫困群众制度,建立完善扶贫资产管理办法,确保相对贫困人口、相对贫困村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事业行稳致远。

  抓产业

  产业、就业、消费扶贫打出组合拳

  蕙质兰心培稚子,和风甘雨育幼苗。在四会市石狗镇程村的兰花产业扶贫示范基地里,一盆盆兰花绿意盎然,长势喜人。

  该基地占地60亩,主要种植国兰、四季兰、杂交兰,年育苗30万盆,年产值达600多万元。兰花孕育生机,正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新奔头。

  “项目每年所获得的土地租金、利润分红等,可为120户、350多名贫困人员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石狗镇兰花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推行“资金投入得分红、土地流转得田租、基地务工得报酬、托管经营得实惠、免费培训得技能、带动种植得收益”等6种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农户在家门口实现脱贫致富和创业富家梦。

  如今,肇庆特色扶贫产业四处开花,怀集县华辰玫瑰、爱农蔬菜、“牛世界”,广宁县番薯干、湘下村千亩百花茶油,德庆县莫村镇四季茶花等一批扶贫项目和特色产业基地,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受益。与此同时,德庆贡柑、封开杏花鸡、四会砂糖橘、怀集蔬菜产业园等优势现代农业产业也越来越红火。

  近4年来,肇庆精心打造了68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6条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累计建立镇村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和基地310多个,推进到户产业扶贫项目9.8万个,带动1.52万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同时,发展“入股投资+保底分红”长效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推动发展光伏发电、入股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基地等长效扶贫项目,有效带动5.8万名贫困人口参与投资分红。

  就业扶贫与扶贫车间紧密相连成为肇庆脱贫攻坚一大特色。一方面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目前,全市共吸纳贫困人口就业5148人;另一方面,通过建设扶贫车间吸纳就近就业。目前,建设扶贫车间133个,吸纳贫困人口524人就近就业。利用全市130个产业基地吸纳贫困人口2391人就近就业。

  在广东省德庆县双华食品厂,梁碧华正做着网络直播推销“德庆醡”。“德庆醡”是当地的传统小食,为推销“德庆醡”和德庆地方特产,梁碧华在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社交软件上开通了账号。

  该厂也是当地精准扶贫试点基地。通过打造一体化农村电商区块链条和智慧农业数据平台,食品厂不仅产品远销海内外,还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民从事豇豆等蔬菜种植,帮助15户贫困户脱贫。

  为解决扶贫农产品销售难问题,肇庆建设了村级电商服务站500多个,推动线上销售,在肇庆城区设立4间扶贫农产品直销店,常态化对接市民消费需求与扶贫农产品销售。另外,利用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扶贫日、广东扶贫济困日等举办扶贫农产品展销会,2019年肇庆促进签订合约意向达10.6亿元。

  抓引领

  头雁引领筑牢脱贫攻坚桥头堡

  六个月,两个镇,五条村子,挨家挨户走访300多户贫困户……这是一名肇庆扶贫干部在建档立卡时所花的时间与精力。

  22次市委常委会会议、19次市政府常务会议、29次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这是肇庆市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所召开的会议。

  一线扶贫干部是带动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肇庆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和省定贫困村的定点、定人、定责帮扶责任,2016年以来,肇庆市先后派出732个市县帮扶单位、2456名农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队长和驻村干部,推进脱贫攻坚。对口帮扶城市中山市也先后两批派出539人,组成3个驻县组、93个驻村工作队,全脱产帮扶肇庆93个省定贫困村。

  “跟着冯书记和工作组一起干,一定错不了”。贫困户所说的冯书记是冯永成,是肇庆自然资源局原派驻怀集县梁村镇镇武村第一书记和驻大岗镇扶贫驻村工作组组长,他将自己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扶贫事业,一干就是16年,最后累倒在扶贫路上。

  为了说服梁村镇蛤嘴村村民种植优质番薯,冯永成自己掏钱承包10亩土地带头种植。番薯丰收了,卖出了好价钱,周边几条村跟着出现了几十个种植户,因为后来梁武镇和大岗镇番薯种植面积多达数百亩。如今,冯永成工作过的贫困村均达标退出。

  为了实现扶贫工作常态化,肇庆大力实施“三雁”工程,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形成“头雁”领航、“鸿雁”护航、“雏雁”随航的“群雁”齐飞良好氛围。

  在封开县励志新村的木素菌业竹荪种植示范基地内,“党支部+大学生创业团队+创业基地+菌种厂+农户”模式已经运作近4年时间。“我们建设了200亩示范基地,村里富余劳动力在政府的号召下成为竹荪种植‘合伙人’。”带着创业梦回乡的“90后”大学毕业生陈嘉龙正用实际行动带动脱贫致富,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党支部,带动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村民迈出创业第一步,不少人成为竹荪种植个体户。

  在加强农村领头雁队伍建设上,目前,肇庆已全面完成对1255名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和年度轮训,省定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比例达100%。全市储备贫困村党组织书记人选206名。每个贫困村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40岁以下党员不少于5名,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问题。

  为了加强脱贫攻坚的引领带头作用,肇庆市29名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分别挂点联系一个脱贫任务较重的县或乡镇,督促挂点县、镇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并且,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综合考评内容,层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

  抓长效

  长效机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脱贫攻坚战决战之年,也是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的决战之年。”肇庆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同时,肇庆下一步将致力于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确保每一村、每一户、每一人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今年4月起,肇庆从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共抽调1076人、组成7个核查组,开展“千名干部脱贫成效大核查”行动,通过采取异地、交叉核查方式,全面排查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情况。

  一方面,肇庆研究制定《肇庆市关于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从保持政策稳定、完善工作机制、与乡村振兴衔接三大方面,着力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同时落实好《肇庆市党员领导干部长期联系相对贫困群众制度》,构建起市党员领导干部长期联系建档立卡贫困户、城镇特困户和边缘户的常态化机制,积极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方面,肇庆将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帮扶,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消费扶贫,跟踪贫困户就业情况,确保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现有帮扶政策、力度不变,把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

  此外,肇庆将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运用好“肇庆市扶贫大数据信息平台”,精准监测贫困户“八有”指标落实情况,动态跟踪监控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人口。资助贫困户购买防返贫保障性商业保险,对贫困户因客观原因导致收入减少、因灾因祸造成家庭重大变故或困难的,由保险公司定量定损理赔,确保长效脱贫。

  肇庆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还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推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其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方面。肇庆市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提出,力争5年内打造6个百亿农业产业集群、创建1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10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10个,数量居全省第5,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8家、农业类省级名牌产品48个,现代农业越做越有前景和奔头。

  ■一线案例

  同饮一江水

  携手奔小康

  中山累计投入8亿多元财政资金对口帮扶肇庆

  一湾西江水,蜿蜒流淌,把中山和肇庆连接在一起。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号角声吹响以来,中山在人、财、物、理念上对肇庆不遗余力给予支持,在肇庆贫困山区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中山、肇庆共同开展资产收益脱贫的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和推广。

  3个驻县工作组、93个驻村工作队和两批共539名优秀干部,扎根扶贫一线,这是中山市为肇庆市脱贫战线输送的“新鲜血液”。

  中山市退休干部麦润金,在66岁的年纪,携带一个行李箱、一盏台灯、一个购物袋、一本速写簿,当起了肇庆封开县美丽乡村建设义务顾问。他耗时4个多月,用一双腿,走遍了封开280多个乡村山头,白天进村转,入夜挑灯画,凭着一对慧眼,用一张张图纸,挖掘出每条乡村背后独特的美丽,为新农村建设绘制多张可实施、好理解的规划图。

  除了提供人的支持外,近年来,对口帮扶肇庆,中山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13亿元,发动社会帮扶资金2503万元,完成危房改造2465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

  为了给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造血”引擎,近年来,中山市投入8724万元实施特色产业项目881个,实施资产收益项目288个,成功打造了一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

  如在怀集,中山市投资建设6万平方米工业厂房,成功引入广东腾骏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进驻并投产,预计每年可为当地带来工业产值超2亿元,税收超2000万元,带动就业约1000人,其中贫困户就业20多人次。

  四载帮扶路,浓浓手足情,肇庆每一个脱贫山区,都留下了中山扶贫干部的足迹和汗水,为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强大的“造血”引擎。

  粤桂一家亲

  全力助脱贫

  肇庆对口帮扶广西两市四县脱贫“摘帽”

  端州区在广西资源县车田村投入粤桂帮扶资金1800万元,建设该县首个“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鼎湖区率先实现昭平县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昭平县城北扶贫茶产业园内一片热火朝天;高要区与龙胜各族自治县共同打造庖田油茶产业基地;四会市与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推进粤桂(四会·富川)扶贫协作产业园、“桂电送粤”能源产业工程等一批重大扶贫项目……

  2017年9月起,肇庆市与广西贺州、桂林两市四县结对开展扶贫协作以来,肇庆按照“优先于自身来安排扶贫协作”的要求,安排“最优资源”“最强干部”来落实帮扶工作,累计投入扶贫协作财政援助资金4.75亿元,实施完成296个帮扶项目,为对口扶贫协作地区引进企业30家。

  此外,肇庆市县两级政府分别与桂林、贺州市及相关结对贫困县签订年度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议并超额完成。培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750人次,其中创业成功277人,带动贫困人口11455人。

  通过精准扎实的帮扶,肇庆对口帮扶的4个贫困县累计实现205条贫困村出列,实现4.16万户15.91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帮扶伊始的29.84%下降到2019年年底的0.69%,均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数读

  ●2016年以来,截至2020年6月,肇庆全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1.77亿元,实施到户帮扶项目92万个。全市建档立卡在册贫困人口共38031户89220人,全部实现达标退出,退出率为100%;111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实现达标退出,退出率为100%。对口帮扶广西桂林、贺州2市4县,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完成省、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8416户,约占在册贫困户总户数的50%,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肇庆全市共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生活费补助76638人次,共发放14609.22万元,补助落实率均达到100%。

  ●累计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每年度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27.7万人次,累计投入资金约6186万元。

  ●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从2016年的人均5400元,提高至今年的10020元;特困供养最低标准从2016年的人均8076元提高至今年的16032元。4.9万多名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等政策兜底,每年兜底率均为100%。

  ●累计建立镇村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和基地310多个,推进到户产业扶贫项目9.8万个,带动1.52万户贫困户发展生产,111个省定贫困村产业覆盖率均达到100%。

  ●肇庆市先后派出732个市县帮扶单位、2456名农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队长和驻村干部,推进脱贫攻坚。

  ●中山市先后派出3个驻县工作组、93个驻村工作队和两批共539名优秀干部,全脱产帮扶肇庆市93个省定贫困村。

  ●肇庆对口帮扶广西贺州、桂林两市四县,2017年以来累计派出党政挂职干部46人次,专业技术人才222人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4.75亿元,实施完成296个帮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