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致富经验

一颗鹰嘴蜜桃背后的脱贫故事

沙河街道通过产业建设带动贫困村“自我造血”

鹰嘴蜜桃产业带动东南村村民脱贫致富。受访者供图

  一个月前,连平县鹰嘴蜜桃核心产区上坪镇传来喜讯,今年出产的2000万斤鹰嘴蜜桃基本售罄,每市斤的销售价格比往年提升了2至3元,产业产值同比增加了近5000万元。在深圳南山区沙河街道办对口帮扶的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东南村,村集体投资200万元发展的鹰嘴蜜桃产业项目收益近50万元,年初担心销路受疫情影响的桃农均挣得盆满钵满,鹰嘴蜜桃产区“一年桃价管三年”,总结出经验的种桃户这下终于安了心。

  东南村是省定贫困村,4年来,在沙河街道办的帮扶下,该村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鹰嘴蜜桃产业基地逐步发展起来,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三步走”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

  泥砖瓦房,狭窄陋巷,一路崎岖路难行——这是沙河街道驻连平东南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李红华对东南村的第一印象。为了让东南村贫困户尽早脱贫,李红华带领的沙河街道扶贫队采取“三步走”方式开展精准帮扶。

  实施就业扶贫。分批组织村民参与岗前培训和农技培训,同时组织协调村民到珠三角城市及周边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培育发展扶贫产业。发挥“631”产业发展资金作用,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组织贫困户投资连平县光大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屋顶光伏发电站等产业项目,项目投资回报额均达10%,迄今共为贫困户增收40余万元。

  实施点对点帮扶。将无劳力的11户贫困户纳入兜底保障对象,助其进行危房改造,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其进行安置,同时开展筹资助学,防止村民因学返贫。

  在沙河街道精准帮扶下,截至2019年底,经过镇、村、帮扶单位、扶贫企业和贫困户的共同努力,东南村贫困户60户219人已全部实现脱贫,贫困户收入稳步增长,2019年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元,村集体经济从2020年起每年可达到80万元。

  打造优势产业实现“自我造血”

  每年7月,是鹰嘴桃上市的季节。在连平县鹰嘴蜜桃商品化处理中心,一车车刚采下的鹰嘴桃被运到这里,经过分拣设备的光学摄像以及红外扫描,蜜桃的大小、色泽、甜度、脆度等品质被量化后自动分拣为13个类别,一些有“内伤”的蜜桃会被单独分出。自动分拣设备每分钟可处理分类350个鹰嘴蜜桃,极大提升了分拣效率,工人直接将分拣好的蜜桃按照不同级别装箱进行销售,保证蜜桃品质的统一。

  上坪鹰嘴蜜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月赏花、七月摘桃”是许多人对上坪镇最直观的印象。在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中,东南村瞄准鹰嘴蜜桃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组织39户贫困户投资87.05万元加入连平县光大种植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每年可获得股金10%的分红。同时,光大合作社优先雇佣当地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据光大合作社法人代表谢明光介绍,最近几年,合作社先后为当地解决了近80个就业岗位,60多名当地贫困户在合作社实现了就业。

  “在这里给蜜桃分类装箱,每天收入有150—180元左右。”在分拣中心,村民许艳改告诉笔者。几年前,许艳改一家为了给公公治病花光积蓄还欠了债,丈夫谢明耀在当地一家砖厂上班,全家一个月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被认定为贫困户。村里为许艳改安排了一个村委会文员的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1400元的收入,每年5—7月鹰嘴蜜桃收获期,许艳改也会到合作社打份兼职工作,给鹰嘴桃套袋、分拣,补贴家用。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建立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让贫困村通过产业建设实现“自我造血”。为带动东南村的集体经济发展,2019年,沙河街道办投入扶贫资金100万元,发展110亩鹰嘴蜜桃产业基地,并委托光大合作社种植管理。东南村在未来14年里,每年可获得2.5万斤精品果的销售收入(按2019年产品价格约为35万元)。在精准扶贫期间,该项目将收益的80%用于贫困户脱贫增收,20%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

  优化基础设施解决村民后顾之忧

  夏日傍晚,在东南村文化广场,一些村民在这里纳凉闲聊。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大家都深有感触:以前村里垃圾很多,一到下雨天污水横流,晚上也没有路灯,出行非常不方便。如今,垃圾不见了,污水消失了,村里的环境好起来了。

  “基础设施不完善,是东南村脱贫攻坚中的短板,要脱贫,就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李红华告诉笔者,为了让村民出行方便,东南村投入47.64万元安装路灯;投资16.5万元解决了全村冬季枯水期饮水难问题;对村道实施硬底化,解决了雨污分流问题;重新规划建设了文化广场,并对人居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改变了东南村以往脏乱差的卫生环境。

  为加强阵地建设,东南村还筹集了41.1万元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增添了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修建图书阅览室,并通过帮扶单位捐赠图书1.1万余册,丰富了村民的精神食粮。

  东南村耕地仅1280亩,有1.75万亩山林地却多年荒芜。过去几年,东南村投入帮扶资金42.6万元,对全村主灌溉渠设施进行了全面整修,为农业增产提供了良好的水利保障,提高了农田生产效益。同时,该村投资115万元修建的环山道路也已经完工,有力促进了山林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村民们忧心的另一件难事。为此,李红华借鉴深圳开展“四点半”课堂的经验,为贫困家庭子女及留守儿童开设“五点半”小课堂,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习辅导。两年多来,孩子们性格更开朗自信了,学习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扶效果明显。他还四处奔走,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凡是村里新考上的大学生,都可获得数量不菲的助学金,数年来共筹集助学资金50.9万余元。

  ■链接

  沙河街道驻连平东南村第一书记李红华:

  培育一支“撤不走”的工作队

  “红华对这个村有感情,沉得下心做事,又善于在工作上创新,是个实干又能吃苦的人!”谈及沙河街道驻连平东南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李红华,连平县上坪镇东南村的村干部和村民话语中溢满赞誉之词。

  这位扶贫干部3年多前从深圳下派到偏远的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将村民贫苦放到了心里,将身心精力放到了村里,根扎在这片土地上。他注重培养后备人才、打造“造血”产业,致力为村里培育一支“撤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他心系村民所想,竭尽心力解决村民所需所求,将一件件扶贫项目办在了村民的心坎上。

  自进村起,李红华便放下特区干部的矜持,卷起裤管,下到田间地头,和村干部村民促膝谈心。他深知靠单打独斗,扶贫工作很难取得大进展。他从村干部入手,每月筹资3000元设立了村委食堂,让村干部找到以村为家的归属感。同时,通过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村级事务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组织村委负责人参加各种培训,开展“头雁”工程;实施“育苗计划”,号召外出青年回乡发展,为下一届班子培养后备人才。此外,他还筹资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增添现代化办公设施,在优化干部队伍人才结构的同时,显著提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斗志。

  为保障扶贫产业长效健康发展,李红华以鹰嘴蜜桃产业为着力点,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消费扶贫。在帮扶单位的助力推介下,进入鹰嘴蜜桃采摘季节后,在南山区华侨城欢乐海岸举办大型鹰嘴蜜桃文化节;携手南方+媒体直播带货,对接珠三角各地天虹超市产品上架;开展电商、微商平台线上销售,生产端与消费端有效对接,线上线下并举打通“最后一公里”。

  这一扶贫产业引发关注,多家媒体接连报道,助力连平鹰嘴蜜桃在市场上树立良好口碑,有力提升品牌推动了销售。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提前超额完成任务,东南村60户贫困户(共219人)已全部实现脱贫,同扶贫前相比,2020年村集体收益提升了27倍,鹰嘴蜜桃扶贫产业收益率(净利润)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