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致富经验

“一村一品”种幽兰 石牯塘绽放致富花

  9月初,在英德市石牯塘镇石下村的君泓兰花种植基地,数万盆兰花郁郁葱葱、长势旺盛。一些花农正给兰花浇水、锄草,另一些花农则忙着整理和包装花苗。两天后这些花苗将被快递到北京客户的手中。

  “兰花生产要经过切芽、组培、驯化、种植、开花等多个环节,我们现在引进和培育了8个品种。”君泓兰花基地负责人邓文敏饶有兴致地介绍。目前,公司已申报“一村一品”项目,计划带动更多农户种植,通过大棚栽种,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并回收的合作方式,让兰花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也助农增收致富。

  科技助力 让兰花走进千家万户

  1999年开始,邓文敏家里就在珠三角种植兰花了,由于长期接触兰花,他对每一个兰花品种的习性都了如指掌,对兰花产业的未来也充满希望。

  “墨兰是广东省的特色产业,广东是原产地,从广东销往全国。我们家族是广东最早搭建大棚也就是产业化种植兰花的,算是第一批。”邓文敏告诉记者,其家族2006年回到英德市英红镇种了70亩墨兰。英德良好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墨兰生长,所种的墨兰发病率低、产量高、品质好,很受市场欢迎。“尤其是北方地区,到了冬天白茫茫一片,家里需要摆一些绿色植物,而墨兰清雅幽香、叶片飘逸的特征很符合他们的审美喜好。”

  2009年,邓文敏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返乡种兰花,他深知随着农业种植方式、经营模式的变化,农业发展必须有科技的助力。“兰花种植同样需要科技创新,所以我们跟华南农大合作。华南农大是全球第一批育出可高效工厂化繁殖的墨兰新品种的机构,我们引进了新品种,注册公司帮华南农大推广种植。”邓文敏说,2013年,英德君泓兰花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从家族种兰转变为公司化运营。

  “我们致力于建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兰花产业链,打造基于创新创意的高效兰花产业。”邓文敏介绍,近六年多来,其公司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不仅在石牯塘带动种植近300多亩兰花,还建有年产200万苗的兰花育种中心,先后承担广东省、广州市、清远市等各级科研项目9项,投入科技研发经费580万元,迄今已培育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兰花新品种5个,引进华南农业大学兰花新品种5个。

  笔者在该公司兰花培育中心看到,一株株兰花苗被养在透明玻璃罐里,成千上万的玻璃罐整齐排列颇为壮观。组培室内,温度、灯光、空气等需严格把控,进入其间要换鞋换衣服确保无菌无尘。

  “我们的兰花都是从自己的培育中心培育而来,经过养殖、培育,批发价格为20—30元/盆。”邓文敏表示,但兰花属于高档室内绿植,品相好的兰花市场价格常常要卖到一两百元。“我们就是希望通过科研投入,培育推广更多适合农户种植的新品种,从而降低种植成本,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也让兰花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一种家庭常见的室内绿植。”

  邓文敏举例道,比如从华南农大引进的兰花品种——玉女,初时从取芽、组培到成品需要5年,现在经过公司栽培改良仅需3年,而且以前一盆只有一株花,现在可以开四五株花,产值翻了三倍。

  据悉,如今君泓兰花公司的新品种推广种植已辐射到清远的英德市、佛冈县、连南瑶族自治县,以及韶关乐昌等地,仅英德市墨兰种植已达2500亩,产值约3亿元,成为广东省兰花主产区之一。

  一村一品 助农增收致富

  目前,君泓兰花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石下村种有200多亩兰花,其中3个大棚种植100多亩。

  “想不到一棵小小的兰花草,现在成了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自己家门口就能赚钱。”石下村贫困户郭秋玲开心地说。

  在石下村,已有郭秋玲等3户贫困户种植兰花,且是“小凤”这一新品种,亩产值7万—8万元。由君泓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帮助他们把兰花销往全国各地。邓文敏表示,计划今年再扩大种植四五十亩,带动邻村的贫困户一起种植兰花,形成规模,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据悉,近年来,英德市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带头人,在技术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2020年,邓文敏以英德君泓兰花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向政府成功申报“一村一品”项目,项目总投资76万元,获得上级奖补资金64万元。

  该项目将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广兰花新品种种植,以科研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帮扶和带动农民30户(其中包含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与石下村兰花专业户共同构建一个集示范推广、科研科普、观光农旅一体的,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现代化兰花栽培示范基地。目前,该“一村一品”建设目标已经基本完成,达到预期效果。

  接下来,石牯塘镇将协同英德君泓兰花有限公司大力宣传推广兰花文化,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实现一产连二产、一产带三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美好生活需要鲜花的点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石牯塘镇石下村的兰花日渐名声在外,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