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致富经验

一个贫困村的生态脱贫奔康路

龙门上东村分阶段发展生态产业,实现村集体和个人增收

龙门县上东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边的生态果园项目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走进蓝田瑶族乡上东村,独具瑶族特色的民居尤为醒目,大棚林立的生态果园内硕果累累,宽阔的村文化广场、崭新的卫生站、漂亮的乡村旅游厕所、太阳能路灯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很难想象,4年前,这里还是因偏僻落后,被喻为惠州“北极”的省定贫困村。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上东村因地制宜分阶段发展生态产业,实现村集体和个人增收;在党员干部带动下,村民提振精气神,变被动为主动共建美丽家园,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然成型。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上东村正在脱贫奔康的大道上昂首前行,成为惠州一个鲜活样本。

  加强基层党建

  党员干部成为“不走的扶贫队伍”

  2016年,惠州市委办驻村干部刘艳军来到上东村,成为了村里的“第一书记”。此次前来,他还肩负着打造省级扶贫示范村的重任。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公共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交通闭塞,产业空心化等现状时,刘艳军感受到了压力。

  长期以来,由于地处龙门县的水源保护地,上东村被列为禁养区和限采区。担负着保护水源和山林的重任,上东村注定无法走上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也不能简单地“靠山吃山”。另一方面,当地群众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特别是部分贫困户信心不足,只愿接受资金扶持,提及工作就连连摇头。在这种情况下,脱贫奔康的路子在哪?

  为找准突破口,刘艳军白天走访贫困户了解情况,晚上熬夜归整扶贫资料,通过走村入户、了解民情,他很快适应了“第一书记”的角色,与村民的关系迅速拉近。

  “要带领村民走脱贫致富路,基层党组织必须要发挥好战斗堡垒的作用。”期间,刘艳军与村干部一道谋思路,出主意,决定先把党建作为突破口,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把村里的党员干部打造成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由于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较多,很难组织经常性的教育。刘艳军就发起建立“上东村党员之家”微信群,在群里及时发布村党总支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的党员搭建起一个教育学习的便捷平台。他还通过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出外考察学习,开拓视野。为补充新鲜血液,3年来,上东村党总支发展了数名年轻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对于村子的改变,上东村党支部书记刘军文深有感触。“以前支部战斗力弱,干部群众积极性不高,工作很难推动。”他说,现在大家心往一处想,铆足了劲让村子变得更好。

  发展生态产业

  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上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成色和质量有了保障,但是如何拓宽村集体和村民增收途径仍是摆在刘艳军和村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在碰撞交流中,一个脱贫思路逐渐完善成型,那就是立足上东村资源禀赋和良好生态环境优势,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因地制宜分阶段发展生态产业。

  很快,一批“短、平、快”的项目让上东村的集体经济加速“补强”。其中,与企业合作建设的4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村集体一年有4万元收入;在高速公路旁的村中山地设立大型广告位,每年可收取租金近10万元;在村委会宣传栏和村办公大楼的外墙设置广告位,每年租金6万元。

  同时,当地开始发展绿色种养,筹集50万元入股娃娃鱼养殖企业,每年贫困户可享分红4万—5万元。通过争取政策资金和合作社自筹资金等方式,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种植高山茶,贫困户以土地或资金形式入股分红,也可解决部分贫困户就业问题。

  2017年,在帮扶企业的捐助下,上东村的生态果园项目落地,成为村子脱贫攻坚的又一重要抓手。通过土地流转,村里原本闲置的60亩土地被盘活了,由企业投资打造生态果园,引入专业种植单位,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稳定性较强的水果。目前,生态果园聘请了村里的3户贫困户从事果园日常管理,让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以前自己家种几亩田,从年头忙到年尾,家里也攒不下几个钱。现在我们夫妻俩都在这里上班,每人每月收入能有3000元,日子越来越好了。”谈起生态果园给自己家庭带来的帮助,贫困户吴兴英面露笑容。

  接下来,上东村还将依托生态果园拓展农场采摘、农家乐、科普教育基地等业务,做大做强特色生态旅游产业。

  制定长期规划

  围绕“山、水、文”做好产业振兴文章

  经过多方努力,现在的上东村已不再是当年的“北极”。

  2016年,上东村集体年收入只有2.7万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仅有2000多元。随着村中相关产业项目投产,2019年,上东村集体年收入增长到31.83万元,贫困人口年收入增至1.2万元。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村中多条村道实现硬底化,道路两旁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一座座带有瑶族风情的新房,取代了泥瓦危房;改造后的上东村小学教学点,教学楼宽敞明亮、设施齐全;2500平方米村文化广场修建起来了,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

  如今,上东村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在刘艳军和村“两委”班子的眼中,上东村的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

  “产业扶贫是贫困村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保证,上东村势必要走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业道路。”刘艳军表示,上东村群山半抱,寒山河穿村而过,百竹园郁郁葱葱,茂密的古树成片,更有丰富的优质温泉静待开发。同时,蓝田瑶族乡是省内最大瑶族乡,当地正在挖掘恢复特色文化,并把它与旅游紧密结合。只有做好“山、水、文”三篇文章,全力打造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主导产业,上东村才能迎来最终的蝶变。

  “上东村穷,吃的就是交通闭塞的亏!”当得知正在建设的韶惠高速途经上东村时,刘艳军感觉到当地发展的机遇来了。为此,他先后到韶关市、龙门县交通运输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希望能在上东村设置一个出口。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耐心沟通,项目建设方最终答应这一诉求。有了交通保障,不少企业再次投来青睐的目光。

  站在上东村村委会,向不远处的群山望去,一个个高速公路桥墩已经立起。上东村人都期盼着,韶惠高速开通之后,为这个走在脱贫奔康路上的美丽乡村带来更多客流。到那时,绿水青山将转化成金山银山。

  观察眼

  社会总动员

  合力脱贫攻坚

  上东村脱贫之路,是惠州市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自2016年以来,全市各级、各帮扶部门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派驻工作组分赴贫困村开展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脱贫攻坚工作,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扶贫工作高潮。

  在此期间,惠州在全省率先完成结对帮扶工作。全市148条省、市级相对贫困村,安排500个挂钩帮扶单位和7000多名党员干部实施定点、定人、定责帮扶。同时,在完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方面,严格落实市、县(区)、镇、村四级党政“一把手”抓扶贫责任,进一步压实镇、村党委书记和驻村工作组的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然而,脱贫攻坚的事业不是个人的事,需要社会总动员、全民齐上阵。为此,惠州开始积极实施“百企扶百村”、代表委员助力精准扶贫脱贫及“6.30”扶贫济困日等活动,在社会各界营造浓厚的扶贫工作氛围。帮扶单位和企业也从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更让人欣喜的是,惠州在压实县镇主体责任和帮扶单位直接责任的同时,注重调动贫困群众脱贫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相结合。通过探索改进帮扶举措和帮扶方式,制定正向激励机制,贫困群众在扶贫项目各个环节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从根本上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