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致富经验

小蜜蜂酿出“脱贫蜜” 恩平市那吉镇发展特色产业,贫困户学到一技之长

精准扶贫户梁洪概(右)在蜂场既当学徒又当工作人员。

精准扶贫户梁洪概(右)在蜂场既当学徒又当工作人员。

发展养蜂产业成为那吉镇推动精准扶贫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渠道。

发展养蜂产业成为那吉镇推动精准扶贫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渠道。

  进入秋季,养蜂人便开始着手准备采冬蜜的工作。近段时间,那吉镇的养蜂采蜜精准扶贫产业基地正忙着为蜂群培育新一代的蜂王,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冬蜜是一年中最好的蜜,市场认可度高,顾客追着买,所以工作不能耽误下来。”那吉镇养蜂户梁健鸿说。

  那吉镇是恩平市较为偏远的乡镇,生态资源丰富,是广东省首批“森林小镇”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0%,更有珠三角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次生林——七星坑原始森林。在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之下,那吉镇成为诸多恩平养蜂人的“圣地”。因此,该镇养蜂产业近年来也渐趋规。

  本地青年回乡创业贫困户获得分红

  2019年以来,那吉镇积极探索多种产业扶贫模式,打造了鹏鹰扶贫工作坊、养蜂采蜜产业扶贫项目、美丽田园产业扶贫项目等。其中,养蜂采蜜精准扶贫产业基地选址那吉镇牛塘山山脚,累计投资约42万元。

  养蜂采蜜产业扶贫项目以恩平市牛塘山蜂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采取“合作社+扶贫户+基地”的模式运作,目前拥有163箱蜜蜂,产量稳定,惠及38户精准扶贫户。目前,项目已累计向精准扶贫户发放扶贫产业项目分红约11万元。

  另外,项目还结合养蜂行业的特点,通过送技术上门、举办集中培训班,使精准扶贫户基本掌握蜂箱设置、蜂群特点、采蜜周期、采蜜方法等知识。目前,已面向精准扶贫户累计开展5次集中培训和30余次分散培训。

  “开展精准扶贫,与扶贫户一起合作,能够有效形成规模化发展。”牛塘山蜂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健鸿说。梁健鸿毕业于五邑大学,拥有国家产业孵化器产业资格证,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他2018年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发展养蜂业。

  梁健鸿作为牛塘山蜂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近年来通过打造品牌、与电商合作、进驻恩平市消费扶贫平台等方式,不断拓展销路。另外,他积极与其他农业产业开展多元化合作,形成产品“碰撞”,创造新的、适合市场的产品,提高合作社的知名度。“蜂蜜与柠檬是绝配,恰好恩平市有柠檬种植基地,可以合作生产柠檬蜜。另外,我们还与茶厂合作,推出了蜜糖茶礼包,扩宽了销路,贫困户的收入也增加了。”梁健鸿说。

  贫困户学到一技之长日子越过越好

  那吉镇精准扶贫户梁洪概因中风导致手脚不灵活,只能在家种种田、看看牛,属典型的传统农户,一家人的开销和子女的学杂费用主要靠妻子的工资解决。

  那吉镇委、镇政府针对梁洪概的家庭实际情况,从“扶志”和“扶智”两方面对其进行帮扶,鼓励他学习养蜂技术,并推荐他到养蜂基地就业。

  “刚开始,我怕蜜蜂蜇人,又怕蜜蜂飞走,还怕蜂蜜卖不出去。”梁洪概说。他的这番话道出了很多贫困户的心声: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不相信自己能靠这个项目脱贫。

  除了提供技术培训外,为消除贫困户心中的担忧,带动更多贫困户自主创收,牛塘山蜂业专业合作社以每公斤100元的保底价从贫困户手中收购蜂蜜,兜底解决贫困户的蜂蜜销路问题。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与实践,梁洪概掌握了成熟的养蜂技术,能从容应对蜜蜂养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除了学习养蜂技术之外,梁洪概还在蜂场当起工作人员,负责打理蜂场。“打理蜂场每月有2000元的工资,我在蜂场还寄养了6箱蜜蜂,每年产蜜25公斤,能卖2000多元,加上分红,收入也不少,日子越过越好了。”言语中,梁洪概流露出对甜蜜生活的向往。接下来,他计划把自己的蜂箱数量扩大到10箱,争取养蜂收入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