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致富经验

罗定稻米:不断向前延伸的振兴路


船步镇云罗村,罗定市晨希家庭

  风吹稻花香,云浮罗定稻米即将迎来丰收季。10月24日,在罗定市罗镜镇渡头村田间,当地种植大户陈业杰自豪地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今年他种植的600亩优质稻下周开始收割,三个人一个星期就能完成。更让陈业杰自豪的是,他种植的稻米自产自销,去年卖稻米收入了400多万元。

  在罗定,靠种植稻米致富的远不止陈业杰一人,越来越多种植户依靠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耕作实现增收,逐渐改变当地人种稻不赚钱的传统观念。这是罗定人开拓的一条不断向前延伸的振兴路: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罗定市政府多年来的重视和推广,罗定稻米成功打响了知名度,收获一系列荣誉,成为罗定富民兴村优势特色产业。

  为加快推动广东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罗定稻米”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罗定稻米产业联农带农增收,实现共同富裕,10月28日-30日,罗定市将举办2021广东云浮·罗定稻米节(云展会)暨广东丝苗米产业发展交流活动。活动前夕,南方农村报记者走进罗定各乡镇田间,通过访问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等,探寻了解罗定稻米产业振兴的故事。

  齐心架“天河”,解20万亩良田之渴

  作为广东省重要的粮产区和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罗定曾四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4年“罗定稻米”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罗定稻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罗定稻米”被评为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罗定常年水稻播种面积在49万亩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8%,主要以素龙街道、罗镜镇、太平镇、罗平镇等平原地区为主要产粮区。去年水稻播种面积达到51.65万亩,总产量达23.35万吨。今年水稻播种面积增加2100亩,增长0.4%。

  一般人很难想象,如今的“天府之地”曾经“十年九旱”。上个世纪70年代末,罗定人民用简陋的工具和土方法,齐心协力历时4年多建起了一条“人工天河”——被誉为“广东红旗渠”的长岗坡渡槽,彻底改变了当地人靠天吃饭的窘境,为“喜看稻菽千重浪”美景的现实奠定了基础。

  这座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渡槽,总造价仅花费了530万元人民币。如此庞大的工程造价为何这样低廉?正是当地1万余名建设者及沿途村民的无私奉献,才创造了我国水利建设史上又一个奇迹

  如今的长岗坡渡槽风华依旧,每年把近4亿立方米的太平河、罗镜河河水横空输送到金银湖,使之成为罗定库容、供水量、发电量最大的水库,浇灌了下游20多万亩农田,保障城区以及多个乡镇55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

  优质的水源培育优质的稻米,正是罗定稻米产业发展的优势之一,目前罗定有完善的水利灌溉网络,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市耕地的83%。灌溉水稻所用的水源大部分来自水库水、山泉水等无重金属污染的水源,水质好,水温偏低,水性呈弱碱性,能够较好地中和土壤的弱酸性,利于植物有机质保持,不流失。

  此外,罗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工业污染极少,是全省唯一没有灰霾天气的(县)市,境内水源、土壤、空气优质无污染。罗定土壤富含钙、硅及多种微量元素,所生产的稻米晶莹剔透,粒粒如玉、品质上乘。

  机械化耕种,3人可管理600亩地

  如果说长岗坡渡槽修建工程,是罗定人在艰苦岁月种粮时人定胜天的创举,那么大规模机械化的使用、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则是新时代罗定稻米产业的一次飞跃提升。

  以陈业杰为例,2012年他由木材生意转种稻米,最初流转承包了230亩田。“那时候种稻很辛苦,一到插秧收割就要请大概30个临时工干二十多天,费时费力成本高。”陈业杰说,随着进城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农忙时再想请人也越来越难。于是他开始逐年添置农机,最终实现全程机械化经营。

  如今他所创立的罗定市绿稻生态科技农业有限公司有工厂化育苗机、激光平地机、植保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各式各样的农机,种植基地扩大到600亩,只用聘请3个人就能完成所有的稻米生产流程。“1个人专门操作机械,2个人主要负责田间管理,插秧收割一周内就能搞定,轻松又快捷。”

  记者走访发现,在罗定使用机械化经营的大多为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除了为自身的农场和合作社服务外,还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等生产托管服务,使得近年来罗定抛荒地大量减少,提高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

  在船步镇云罗村,罗定市晨希家庭农场农场主黎绍希说他的150亩农场里种植了70多亩水稻,以前一到收割需要请15个人要半个月才完成,现在他有4台收割机,请5个机手几天就能完成。此外,他还添置了打田机、无人机、烘干机等,还为村里100多户村民提供相应的农机服务,每年就有近20万元的收入。

  在罗镜镇红光村,崔辉志则是看到了机械化经营的前景,在外地工作的他发现家乡罗定稻米品牌发展势头良好,便返乡创办了罗定市致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流转了200亩地来种植稻米。“单纯靠人工传统的种植稻米肯定经营不了合作社,只有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才能节省成本赚到钱。”崔辉志说,通过机械化的使用,红光村原本抛荒的几十亩地也重新平整种上了水稻,合作社闲暇时还为周边村民提供成本价的农机服务。“差不多只收个油钱,都是乡里乡亲,能帮则帮,就算不是大企业也应该有一点社会责任感。”

  据罗定市农机总站提供资料,罗定市2020年全市农业植保、排灌及运输等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典型带动、市场引导、指导服务,积极培育和壮大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全市农机服务体系呈现出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经营效益持续提高的良好格局。

  延长产业链,经济效益提高50%

  在陈业杰看来,如今罗定稻米不仅不再难种,也不再愁卖。

  此前,罗定稻米最知名品牌莫过于“聚龙米”和“亚灿米”,均是较高端稻米产品,而陈业杰创立了“泷州米”品牌,定价在4-8元,走中端稻米市场。“我在罗镜镇有个门店,镇里面人都知道我的米是自己种植的,平时习惯了来买,在大湾区也有不少熟客。”陈业杰说,去年稻米销量好,他很快就售完,店里有两个月没米可卖。他认为,这与多年来罗定市举办稻米节等大力推广稻米品牌相关,让市场认可接受度高。

  为了探索更为广阔的市场,罗定稻米企业不断探索深加工,开发出众多新产品。

  今年7月份,从事大米加工多年的罗定市源香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米粉,其波纹排米粉生产线目前是全市唯一一家,日产米粉可达30吨。“以前加工大米,现在深加工成米粉,效益可以提高50%。”该公司总经理黄永成告诉记者,正式投产至今两个月以来,仅罗定市区就有200家餐饮单位前来采购,前景一片良好。

  生产“亚灿米”的罗定市丰智昌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智公司”)则在大米深加工上做了颇多探索,不断推陈出新。2013年,以亚灿米牌稻谷作为酝酿原料之一的“定台玉液”牌有机白酒面世,随后推出有机醋“灿神一号”,首创的“亚灿冰淇淋”、“亚灿米露”等绿色有机食品,使“农业工业化”,提升了米制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还推出新亚灿米日用品系列产品,包括:亚灿米环保米酵素玻璃清洁液、亚灿米肥皂、亚灿米环保护肤洗手液等,大大丰富了大米的深加工产品,创造出更好的效益。

  今年7月21日,罗定市丝苗米产业园丝苗米初精深加工项目正式投产,进一步提高丝苗米产后转化率,提升稻米产业的附加值,延伸“罗定稻米”产业链。罗定市丝苗米产业园由丰智公司牵头建设,投产的丝苗米初精深加工项目是该产业园的核心项目之一。

  项目在丰智公司现有建设用地上,新建面积达2191.35平方米的丝苗米初精深加工车间,并引进稻米加工技术和台湾米制品新型配套加工设备,开拓精加工米和米制品等。项目投产后将年产米果、米饼、月饼420吨,年产值可达5000多万元。

  罗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罗定市丝苗米产业园丝苗米初精深加工项目正式投产,对做大做强罗定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发挥罗定稻米品牌优势和壮大罗定稻米产业规模起到“建链补链强链”作用,引领罗定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技改提升科技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丰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项目投产的各项工作,加快粮食制品、米制品的研发,生产出品种更丰富、口味更多样的食品,进一步拓展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粮食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亚灿米采用“天然健生种养法”,从产地环境、种子的选择、有机肥制作、土壤修复、施肥、病虫害防治、污染防治等方面严格控制种植标准。其核心技术包括:“农健宝”有机肥料快速发酵技术,冬种紫云英翻压绿肥技术,稻鸭共作与机械除草技术,杀虫灯除虫技术,稻田种养红浮萍技术,生物农药防虫防病技术,有机肥料施肥技术,设施育苗与机械插秧技术,“农健宝植物健生液PNE”制作与使用等。产品先后通过中国、日本和欧盟的三大有机食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