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致富经验

梅州梅县:匠心耕守柚园 传承甜蜜事业

  “现在种柚子,不用担心销路问题,采摘季发个朋友圈,新老客户自然会找上门。”

  说这话的人是谁?缘何有此底气?

  他便是“梅州市最美金柚园”、2021梅县区“十大优质金柚示范园”——兴家农场的主人曾志刚。

  1985年从父亲手中接过柚园,其间当过工人、干过驾校教练,他却从没放下“柚农”这一职业。三十六载坚守,三十六载深耕,如今35亩的兴家农场正如其名字一般——家兴业旺,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金柚龙头企业。

  “农民是永远不会下岗的职业,只要勤勤恳恳干下去,总有广阔的天地。”这是曾志刚大半辈子在柚园种出的“人生经验”,也是其送给即将接手柚园的儿子的最好礼物。

  子承父业

  种柚攒下第一桶金

  “进村后一直走,要是找不到,就问问路边的村民,说你要去‘仓库’就行了。”循着村民的指引,笔者一路驶入梅县区城东镇书坑村马头角,一旁是错落有致的房屋,一旁则是绿意浓浓的柚林。

  不一会功夫,笔者便到达了“仓库”——兴家农场。

  “我们家是全村第一个种柚子的,以往摘下的柚子都在这里存储中转,忙完大家便来这里喝茶,研究怎么管柚子,一来二去,就成了村里的‘仓库’。”说着,曾志刚换下水鞋,招呼着笔者进来喝茶。

  走进“仓库”,满墙的金灿灿的奖牌分外显眼,仅“梅县区十大优质金柚示范园”便有6块。“这大半辈子,算是卖给柚子咯。”说着,曾志刚让其儿子曾德宝开好一个柚子递给笔者,“好不好吃,看奖牌还不够,自己吃了才知道。”

  晶莹剔透的柚果,凝聚着三代传承的匠心。

  1975年,曾志刚的父亲在全村率先引种金柚。“一年大概能产2000多斤,物以稀为贵,那时候一个柚子能卖五六角钱,相当于下一顿馆子的钱。”曾志刚回忆道。

  成年后,曾志刚逐渐从父亲手中接过果园,但彼时年轻气盛的他,向往着和同龄人一样到珠三角闯荡,便向父亲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父亲听后,只跟我说了三句话:‘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远走不如近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曾志刚看看眼前的金柚,顿了一会才说:“也就是这三句话,改变了我的一生。”

  1990年,梅州五羊链轮厂招工,为帮补家用,曾志刚第一个报名并顺利入职。从此,上班干活,下班种柚成为了他的日常。4年后,链轮厂效益不佳需裁减员工,曾志刚考虑再三,决定放弃工人身份,再次成为全职柚农。

  “当时,金柚的销售形势非常好,每斤能卖到1.9元,就索性辞工专心管柚子。”曾志刚说,1994年至1997年可以说是金柚的黄金期,均价保持在1.4元至1.6元之间,他也就此积累下了第一桶金。

  “当时家里已经有了一辆嘉陵摩托,拿了卖柚子的钱,我又买多了一辆珠江摩托,年轻人嘛!”曾志刚咧嘴笑道,1999年,他又在马头角第一个买了手机,号码还一直用到了现在。

  逆势突围

  从深圳驾校打开柚子市场

  好景不长,就在曾志刚买手机的那一年,金柚的价格开始跳水。

  1999年1元/斤,2000年0.9元/斤,2001年0.8元/斤,2002年0.5元/斤。4年间,金柚价格拦腰斩断。

  “管理到位,质量没降,口感一如既往,但拧不过市场大势,儿子要读书,家里要开支,只好另寻出路。”曾志刚说,2002年,其将柚园交由妻子和上小学的儿子打理,自己则经人介绍到了深圳,成为了一名驾校教练。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谁能想到,正是这一行,让曾志刚的柚子事业又迎来了曙光。

  “教练接触的人很多,从工人到董事长,从小学没毕业的到研究生,学车之余,大家也会聊聊天、倒倒苦水,我就随口说起柚子价低滞销的事。”曾志刚猛拍一下大腿,继续说道,“好几个学员都跟我说,梅州卖不动,那为什么不拿到深圳来卖?”

  次日,曾志刚就让妻子寄1500斤柚子到深圳试卖。“你猜怎么着?上午收到柚子,下午就全部卖光了,梅州卖0.5元/斤,深圳卖2元/斤,整整4倍啊!”

  尝到甜头后,曾志刚如法炮制,寄来多少卖掉多少,还有不少客户专程而来,却空手而归,只得留下电话号码,等待下次补货。

  2006年,随着客源的积累,曾志刚在深卖柚的战绩也达到了顶峰——16万斤。此时,回乡重操旧业的念头在他脑中闪过。

  “虽说在这里当教练,但心里还是一直挂念着柚园,每到管理的关键时期,都要在电话里重复交代我老婆。”曾志刚说,如今客源已经稳固,快递物流也跟上来了,那何不回家专心种柚?

  就这样,曾志刚再一次成为全职柚农。

  回到家后,曾志刚与妻儿一起,将原本15亩的柚园扩种到30亩,又拿出积蓄大手笔购入现代化农具和农资,准备大干一番。

  “在深圳的这几年,最大的收获不是积攒下的客户,而是明白了‘质量树口碑,口碑赢市场’这一市场铁律。”曾志刚说。

  精耕细种

  柚果田头价稳定每斤5.5元

  “金柚冬季管理分三个阶段,一是修剪枝叶,二是清园打药,三是埋冬肥,最关键的是要促花芽分化,来年才有花,有花才有果,才能高产稳产。”眼下正是金柚冬管的关键时期,“仓库”内,三五柚农你一言我一语地向曾志刚取经。

  一谈及金柚管理,曾志刚止不住话匣子,“种柚子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没办法左右,地利方面我家柚园则属中下水平,大多在改造后的水田种植。先天不足后天补,只能多下苦功。”种了36年柚子,他深谙“品质决定价格”这一生存法则,“消费者的嘴巴都很挑剔,容不得半点马虎。”

  深耕多年,柚果品质愈佳,可曾志刚的柚园却没有扩大多少,只从2006年的30亩增加至如今的35亩。

  “再扩种,不够人手,也不够精力,请人来打理,就没办法保证质量,那不是砸自己的招牌吗?”说到这里,曾志刚提高了声调,将目光投向了儿子曾德宝。

  4年前,在深圳务工的曾德宝,如当年的曾志刚一样,回到书坑村成为了一名全职柚农。“不要追求产量,要追求质量,追求好价格,要做小而精……这些话,我爸已经跟我说过无数次了。”曾德宝笑道。

  “小”容易,“精”要从何下手?

  变频喷雾器、开沟机、割草机、耕地运输车、无线电剪……近年来,曾志刚在农具上的花费,就超过了10万元。

  “磨刀不误砍柴工,舍得投入才有回报。就拿耕地运输车来说,以前收柚子要请人来挑,农忙时还要排队、请人吃饭,现在有了这家伙,一趟就能载500斤。”曾志刚说,农具是基础,关键更在人,种植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懈怠,稍有不慎,品牌不保,便没了安身立命之本。

  如今,金柚上市已20多天,曾志刚一家的柚子已销售过半,均价每斤5.5元,精品柚则卖20元/个。

  “5.5元的田头价,我们已经卖了4年,受疫情影响,一直没有涨价。所以说,只要品质过硬,市场总会给你最好的回馈。”接受完笔者采访,曾志刚颠了颠手中的柚子,起身催促儿子换上水鞋、拿上农具,又钻进了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