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致富经验

汕头:村里来了致富参谋

 

     春分到,春耕忙。在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下底村茂盛农场的稻田里,机器穿行,农民正抢农时,育秧苗,俯仰之间种下了一年丰收的希望……农场主黄介茂说,这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现在潮汕地区的早稻最适合移栽,加上秧龄适中,及时移栽有利于培植高产禾架,现在种下的早稻、竹香占、乌糯米等品种再过一百天左右就可以收割。

  不同以往,今年黄介茂除了抓生产,还有一件大事需要筹划。他告诉记者,由于京灶大桥连接线正好穿过自家的烘干厂,他已向镇级相关部门申报农业设施用地20亩,用于构建一流新型农民合作社。可是新的厂房设备购置和产业链的延长发展预计需要将近2000万元的投入,农民贷款又缺乏抵押物,因此比较着急。

  汕头农行金融助理陈鑫涛在随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走访农户调研工作时,了解到该农场的资金需求,随即约同市行、区行专家,带队上门提供服务,加上广东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担保,待交齐资料后,农场有望获得200万元的贷款额度。“我们农民不太懂这些普惠金融产品,多亏了金融助手来给我们讲这些好政策,有了这笔贷款,我安心了许多。”黄介茂告诉记者。

  据汕头银保监分局统计,目前,和陈鑫涛一样穿行在汕头全市各个村庄的田间地头、海岛山路上,将金融普惠政策带进千家万户、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融助手共有649名。

  一户一建档

  化解“不能贷”痛点

  每天早上八点半,南澳农商银行金融助手章泽民就换上橙色马甲工作服开始活动在汕头南澳县各村委、金融服务站和村民家中。积极走访管辖内村委会,了解各村信用环境、特色农业产业和常住人员基本经济情况;利用驻村的工作环境和地理优势,在每个村镇积极宣传乡村振兴金融工作;与村镇工作人员长时间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农户完成信息信用建档工作……这就是金融助手们的工作日常。

  章泽民告诉记者:“刚开始做这些入户调查时大家有些抵触,但是通过一口流利的南澳方言表明来意之后,村民们慢慢就会信任我们,后来,谁家需要钱进行海产品贸易、渔船维修或者咨询金融产品都会和我交流。”

  除了完成2000多户的基础建档,在汕头市银保监分局提供的新型农业主体名单及引导下,南澳农商银行落实云、深、青澳镇金融助手及该支行业务人员进行主动联系,积极走访,目前已完成农村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18户。为金融服务农业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南澳全县13名驻村金融助手为完成政务一体机村镇全覆盖,也充分发挥了桥梁作用,他们积极与县政数局、所有村居沟通对接,推动全县46个行政村(社区)“粤智助”政务一体机全部安装到位,让南澳县成为我省第一个“粤智助”在村全覆盖的区县,村民在一体机上可以查询除银行卡业务之外的不动产、社保、献血证明等信息,将自助服务延伸到了群众“家门口”。

  记者了解到,全省第一家“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项目的试点是在澄海农商银行。信用建档240496户,全市最高。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在该项目实施以前,澄海农村地区由于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金融数据导致银行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澄海农商银行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在各村成立信用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派驻的金融助手主动作为,带动辖属支行员工开展跑户建档工作,以行政主导、数据支撑,密切合作、因地制宜,提升效率。通过大范围跑户建档、整村授信等方式,让农户、个体工商户可以批量获得贷款,解决了农村金融、县域金融单个客户贷款成本过高的痛点。

  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澄海农商银行累计完成个人建档达16.93万户、个体工商户建档7.09万个(城区三街道基本实现全覆盖)、152个整村预授信,覆盖率超82%,这意味着全区有23万农户和个体工商户获得授信准入。另外,澄海农商银行向辖内行政村派驻的金融助手已实现派驻覆盖率100%。

  一人一村庄

  划分金融服务“责任田”

  派驻在汕头全市的金融助理中,潮阳农商银行的人数最多。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辖内潮阳、潮南两区共有505个行政村(社区),采取1人只能挂靠1个行政村(社区)作为金融助手,部分地区村组数量较多可放宽至1人最多可挂靠2个行政村(社区)的方式,是为了最大限度提高金融助手服务质效。

  从“量”上明确了“责任田”,从“质”上,潮阳农商银行的金融助手角色与户户通“兴潮”行动网格管理员角色相融合,优先选派业务技能强、素质高、熟悉驻派地乡土人情的员工来担当。他们是联系“政、银、村”三方的金融纽带,作为党建共建的联络人、创业致富的参谋人,乡风文明的推广人,农村金融的架桥人,金融知识的宣讲人,对促进农村党建与金融融合、助推产业经济发展、优化乡村信用环境、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充当好“多位一体”的角色,潮阳农商银行的金融助手联合支行员工利用下班后、节假日的时间走访农户商户,走进校园、村(居)委和企事业单位,为其提供上门金融服务,推广“整村授信”业务,普及金融电子化知识、开展防网络诈骗、反洗钱等金融知识宣传工作。

  在谷饶、两英、西胪等地,潮阳农商银行多家支行组织金融助手联合“户户通”业务人员上门至村(居)委设立金融咨询服务台,将柜台搬到客户身边,指导村民使用政务机,并通过携带移动平板设备为客户提供上门金融服务的方式,努力实现银行业务“就近办”,切实做到贴心服务“零距离”。

  另外,为推动“党建+政务+金融服务”向乡村延伸,潮阳农商银行文光、谷饶、贵屿等多家支行组织党员干部及辖内网点金融助手开展“党建引领,送粤智助服务进乡村”主题党日暨志愿者服务活动。活动现场,金融助手对“粤智助”政务机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查,引导过往群众通过“粤智助”政务机办理打印身份证、查询社保医保明细等便民服务,并对现场群众的意见及需求进行登记。

  一镇一金融

  画好金融帮扶“路线图”

  据悉,去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乡镇和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质效,汕头银保监分局联合汕头市农业农村局、汕头市金融工作局选取部分镇(街道)作为试点,推动设立汕头市首批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覆盖全市六区一县的12个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关埠镇就是其中一个。

  汕头关埠镇地处榕江下游南岸,以平原地形为主,历来是我省著名水稻高产镇,汕头市“三高”农业科技示范镇。汕头农行金融助手陈鑫涛去年跟随当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对该镇31个村的走访调研。

  从广州到汕头,从个人业务科长到驻镇金融助理,和工作队吃住在一起的半年里,陈鑫涛说:“潮汕是我的家乡,能回来建设家乡,是很难得的机会。个人角色的转变要求我学习更多,调研是为了充分了解村情镇情的前提下,对未来三年的工作做出科学的规划图。”

  据陈鑫涛调研,关埠镇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香蕉、柑橘、油柑、番石榴等水果种植,另在西平村分布有传统家庭作坊式的纺织业。目前,镇域经济特色明显,但仍然在人、才、地上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人多地少、资金短缺、人才空心化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陈鑫涛开始了日常的入户建档工作,了解村民们的生产需求,宣传国家金融方面涉及乡村振兴的普惠政策,去年8月份以来,汕头农行已对关埠镇散户提供了310多万元贷款额度。了解到西平村家庭作坊式管理不方便,存在社会噪音、污染等问题,他就主动争取用于生产经营的农民车间。然而,陈鑫涛认为,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产业振兴,应该主抓“大户”、抓“致富带头人”,大型农业合作社应是金融服务的重点对象,关埠镇锦沣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

  近日,玉一村锦沣合作社的农田里插秧机、点播机穿梭盘旋,农时正忙。作为一家集水稻生产、烘干、加工、销售于一体,水稻全产业链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锦沣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93户,水稻种植基地8350亩,各种农机设备108台套,年烘干、加工能力2万吨,是潮阳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主要实施主体单位。据陈鑫涛介绍,工厂后期生产,销售,产业链拓展延申也遇到了相应的发展瓶颈。

  为解决合作社在后期销售、品牌推广上遇到的困难,在消费帮扶上,汕头农行陈鑫涛所属关埠镇驻镇工作队推荐锦沣粮等重点企业进入了广东东西部商城“千人驻镇线上农产品销售专区”,利用农行爱心卡5折优惠活动助力产品销售,不到一个月就累计助销120多单。

  合作社代表林岳峰告诉记者:“下一步合作社在生产规模和设备更新上均有融资的需求,一个月前,金融助手了解需求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重要信息,目前处于对接阶段。”

  抓好了主业,对于关埠镇的水果种植,陈鑫涛根据对当地果园的调研发现,目前该镇蕉柑类经济效益较差,受病害的影响,产量也有所下滑。工作队和金融助手介入之后,打算引入韩山师范学院教授担任科技特派员,调整水果种植结构,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打造农业名片,发展特色镇域经济。

  另外,除了助力经济发展,针对关埠镇社保惠民服务,陈鑫涛还为当地农行网点申请配置社保卡即时补换卡设备,满足全镇居民社保卡“立等可取”业务需要,由原来需时至少1个月时间缩短为5分钟即可领取,全镇下半年已新增社保卡1100户以上,切实提升当地居民社保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