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肇庆

肇庆不断加强西江流域渔业生态保护工作 科学增殖放流 促进渔业绿色发展

  300余万尾四大家鱼的鱼苗,在数百名市民和渔民的见证下,穿过水面、游进西江,肩负起水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守卫职责……今年6月初,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和市政府联合举办广东西江“放鱼日”增殖放流暨第十一届休渔放生节活动,进一步加强西江流域渔业生态保护工作,提高增殖放流的社会参与度和科学水平。

  开展增殖放流,是养护西江流域渔业资源、建设水域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与西江为邻的肇庆,近年来,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强和完善各级水生生物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开展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加强资源环境监测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学制定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严格落实禁渔期制度和渔政执法工作,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渔业生态保护”答卷。据了解,自《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实施以来,肇庆市每年都坚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共投入资金逾1000万元,放流鱼苗超1亿尾,其中放流珍稀濒危物种中华鲟共1200尾,养护资源、改善环境效果显著。

  除了政府牵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近年肇庆市还专门成立放生文化协会,承担部分放生文化宣传,并组织民间放生活动,引导群众科学放生。“协会一年大概会组织4到5次放生活动,同时会做一些推广宣传,引导民间科学放生。”市放生协会理事王力堃表示,在组织民间放生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外来物种放生到天然水域,在提高民众参与力度的同时,大力引导民间放生行为到规范、科学和安全的轨道。

  为更好地保护珠江流域渔业资源,2011年起,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颁布了对珠江流域实行禁渔期制度,禁渔时间为每年的4月1日12时至6月1日12时。而从2017年起,珠江禁渔期增加2个月时间,即从每年3月1日零时至6月30日24时,包括珠江流域的干流、重要支流和通江湖泊内禁止所有捕捞作业。

  “从江河生态长远发展考虑,我们渔民认为实施禁渔期制度还是很有意义的。”端州城西街道清风社区的渔民李德群从事捕鱼作业50多年,她表示,实施禁渔期制度后,西江生态明显得到改善,从近几年的渔获来看,鱼的个头大了不少,数量也逐步增加。“去年禁渔期延长两个月后,江鱼获得更长的生长时间,到渔民开渔的那段时间,江水也更为平静,更有利于捕捞作业。”

  在做好科学放流工作同时,肇庆市还积极推动人工鱼巢建造工作,提升鱼类生长发育能力。2004年,肇庆市首次成功建成人工鱼巢,于2010年面向全市推广,目前已累计建成面积超10万平方米,推算增殖原种鱼苗约11.2亿尾。

  “科学的增殖放流活动不仅促进了渔业资源恢复、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还有效增加了渔民收入,提高了渔获质量,有力增强社会各界支持渔业资源养护以及水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肇庆市将不断推进水生生物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西江绿色生态观光走廊,为促进绿色生态事业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