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肇庆

车间田里吹响脱贫攻坚收官号角

1.jpg

针对外出务工受阻的情况,怀集及时帮扶各扶贫车间复工复产,为贫困群众谋出路。刘亮 摄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不期而至的疫情让各地扶贫工作顿生波折。

  受疫情影响,扶贫农作物滞销了,务工贫困群众返岗难,扶贫基地纷纷延迟复工。怎么保障困难群众的收入,成为摆在肇庆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临疫情下的收官大考,肇庆各级党员干部化身推销员,帮助销售滞销农产品;充当中介,为贫困群众和企业搭起供需对接平台;争做施工员,身体力行推动扶贫项目复工复产……这些举措有力保障了贫困群众不因疫返贫,为完成全年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jpg

袁育枝推荐贫困群众就近到当地扶贫车间就业。刘亮 摄

  干部化身推销员 农产品滞销变热销

  “我们的富笋鲜嫩清甜、爽口无渣,鲜食、加工成笋干都可以。”3月8日,德庆县副县长安一宁亮相直播间,当起富笋推销员。为了说服观众,她还端出了烹饪好的特色菜肴,包括鲜炒富笋、富笋爆炒鸭肉片,以菜品取胜。

  丰收的富笋卖不卖得出,关系到当地农民尤其是贫困户今年的增收大计。幸亏谋划及时,通过线上销售、网商推介营销等方式,富笋销售情况大为改善。

  当天的直播“带货”,平台实时观看量突破370万人次,同时在线峰值达176万人次。优质的产品和优惠的价格吸引了诸多粉丝“买买买”。

  受疫情影响的不只是富笋,许多本该在春节热销的农产品滞销。各地党员干部化身推销员、施予援手,确保不因疫情影响贫困户脱贫计划。

  在封开县,受疫情影响,贫困户养殖的近万只杏花鸡和3000多只鸭,种植的3万斤龙潭藕面临滞销问题。获悉这一情况,封开县鼓励全县单位职工接龙下单订购农产品,部分党员利用微信朋友圈、小区微信群等帮贫困户直销,并当起义务快递员。

  在德庆县凤村镇匝村村,一个肉鸽养殖示范基地上万只肉鸽同样滞销。当地党委、政府为运输生鲜农产品的企业特事特办,并协调联系对口扶贫的中山市公安局,将部分滞销肉鸽销往中山市,一下子打开了销路。

  位于怀集县怀城镇扬名村的菇菌种植试验基培育的姬松茸春节假期迎来丰收,如不能及时销出就只能烂在地里。中山扶贫队发动各驻村工作队协助推销、购买扶贫产品,顺带解决各工作队疫情期间食材储备问题。扶贫干部肖光永还每天用私家车将采摘好的新鲜姬松茸带往中山。

  “过年的时候还卖不出去,现在每天采摘前就已经预订一空。”扬名村贫困户谭亚春看到滞销的姬松茸重新热销,对扶贫基地的发展恢复了信心,暂时没能在外地找到工作的他在基地做起了临工。“每天工作两小时,就有100多元收入。”

  而在怀集县连麦镇莲社村扶贫基地,今年过年期间还堆积如山的6万多斤番薯目前已经销售一空,贫困户分红收益在3月初及时发放。“我们找电商谈,在成本范围内保价售出,为贫困户夺回收益。”莲社村驻村第一书记叶子敬说。

  在党委、政府带动下,社会各界纷纷参与到扶贫产品的销售中来。

  当下正值芥菜采收期,在广宁县潭布镇古楼村的扶贫基地里,绿油油的芥菜长势喜人、色泽鲜亮。菜多多食材配送公司通过“以购代捐”的方式,多次到基地收购芥菜,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题,增加他们的收入。

  “我饲养的鸡卖不出,饲料也进不来,晚上睡不着,很心烦。”疫情发生后,德庆县贫困户九市镇洞寮村陆金辉正为收入发愁时,德庆县供销社属下的企业绿环公司主动上门对接,想方设法对接市场。“2天时间就帮我收购了130只鸡,价格也很合理。”

  各地在畅通农资农产品运输通道的同时,也在积极帮助贫困户开辟线上销售渠道。

  为解决生产发展和产品积压难题,广宁县开展消费扶贫专项行动,摸清滞销农副产品信息,利用“互联网+”方式拓宽滞销农副产品销售渠道,联合电商打造农产品绿色销售平台,解决农副产品销售受阻难题。

  广宁县北市镇贫困户江金海种植的砂糖橘面临着果商来不了、果子摘不完、摘了卖不掉的困境。广宁县电商协会以市场价将果场5000多斤的砂糖橘全部包下对外销售,帮他渡过难关。

  市内对接、就近就业 贫困群众务工不再难

  “老乡,我们这里普工平均工资5000多元,这次招聘13个岗位,有兴趣可以过来看看。”3月10日,在怀集县诗洞镇招聘现场,肇庆市宝信金属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史申亲自担起招聘员,向来往村民介绍岗位情况。

  诗洞镇贫困户冯炳生来到招聘现场半小时不到,看了四五家企业后,和宝信金属达成就业意向。“工作地就在肇庆高新区,每月有4000多元,五险一金都有,还包吃包住。”冯炳生表示,受疫情影响,春节过后一直呆在家中,收入一下子变少了。

  疫情发生后,为做好有劳动力贫困群众的返岗复工工作,肇庆市连续开展两轮东南板块与西北板块劳务对接活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群体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把好工作送到村民家门口。3月10日,肇庆高新区、鼎湖两地共22家企业带着2813个就业岗位来到诗洞、永固两镇,现场达成143份就业意向。

  把企业请进村民家门口的同时,肇庆各地纷纷组织村民到企业应聘面试。2月22日,德庆县组织首批来自该县21个村的村民务工代表,到肇庆市金利南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广东奥斯特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等高要重点企业进行对接见工。“我们在线上广泛发布企业用工信息,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了解务工意愿,推动区域劳务协作深度对接,解决贫困群众返岗复工难题。”德庆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伟军介绍。

  为调动贫困群众就业积极性,广宁县动用151万元“631”资金,对在该县公益性岗位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3—5月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对在扶贫车间(工作坊)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3月起每月实领工资1500元(含)以上的奖补1000元,每月实领工资在800元至1500元的奖补500元。

  “目前广宁在家待业的贫困户还有303人,我们希望通过相关政策,让他们早日就业,实现增收,高质量完成脱贫目标。”广宁县委农办、县扶贫办专职副主任梁荣余说。

  鼓励贫困户前来就业的还有企业。位于怀集县马宁镇的卡仕邦制衣厂对前来务工的贫困人员一次性给予每人500元的补助。制衣厂负责人林凡城介绍,工厂2月底复工后,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就近提供就业岗位。

  针对外出务工受阻的情况,怀集及时帮扶各扶贫车间复工复产,为贫困群众谋出路。根据各车间生产特点,怀集县实施一企一策,制定疫情防控和复工预案,落实“千名党员进百家企业”服务措施,协调解决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存在问题和困难。

  截至3月15日,怀集县22个扶贫车间,已有18个开工复产,共吸纳贫困户54人就业。“工厂复工后,我们第一时间报名上岗了。每月估计有2500元收入,下班后还能种地增加收入。”马宁镇贫困户林振岛今年春节后,选择留在当地扶贫车间工作。

  “我们要把贫困群众当作亲戚、家人,主动协调用工单位,为贫困群众牵针引线。”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四会市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全覆盖走访摸排敲门问“需”,逐人问“急”,掌握劳动力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就业意向、技能特长、薪资要求等信息。

  温银珍是龙甫镇蚁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三口,上有66岁的家公要照顾,下有正在读初中的14岁儿子。几年前,丈夫因意外死亡,留下一身债务。疫情期间,龙甫镇帮扶干部推荐温银珍到四会市中医院做勤杂工,帮她解决工作难题。

  让怀集县岭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梁记梅没想到的是,驻村第一书记张家烨将他过年前提的帮忙找工作的请求记在心上。大岗镇秀林村的新辉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刚刚复产,张家烨就找上门来帮梁记梅谋职。如今,梁记梅已经在家门口上岗就业,疫情期间也有稳定的收入。

  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目前肇庆全市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17885人,复工率超83.5%。

  扶贫项目及时复工 打赢脱贫攻坚战

  疫情肆虐下,肇庆各扶贫项目按原计划继续推进,发挥稳定贫困户收入的定海神针作用。

  3月,走进位于怀集县闸岗镇的华辰玫瑰基地,山坡上种满的玫瑰、金樱子、金花葵等花卉已经盛开,放眼望去,一片烂漫花海。通过推进基地项目建设,华辰玫瑰以高于市场价格20%—30%的租金租赁了闸岗镇前途村的土地,并设立产业扶贫资金,每年定时返还固定收益,惠及扶贫对象合计508户共2052人,让贫困户得到长远保障。

  疫情期间,华辰玫瑰加紧攻关深加工产业采用的超音速低温气流对撞超微粉技术。“我们把脱贫攻坚融于产业发展中。”华辰玫瑰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三产融合发展,未来项目种植的玫瑰既可以当作花卉卖,还可以做成深加工产品卖,打造的玫瑰风情园可以当景观“卖”,多途径保障贫困群众收入。

  解决了6万多斤红薯的滞销问题后,怀集县连麦镇莲社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总结疫情期间的种植经验,在300亩的扶贫基地内多样化拓展农业种植品种,将其中100亩培养烧仙草。疫情还没结束,基地内的烧仙草已经发芽,他们和广西采购商签订购销协议,贫困户的分红和村土地租金、村集体收入都得到保障。

  “一年之计在于春。及时复耕不仅关系到项目今年效益,还和贫困户收入密切相关。”在高要区回龙镇,肇庆市绿欣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格平说。目前,该公司在当地投资农业种植扶贫项目蔬菜种植面积410亩,鱼塘90亩,拥有25吨储量保鲜冷库2座。

  今年,公司计划扩大生产规模。获悉情况后,回龙镇派出镇干部协助公司选址、征地,兴建种子房、冷库等配套农用设施,推进蔬菜基地项目建设,并引导企业根据季节要求,种植生长周期较短的叶菜类,满足疫情期间市场供应需求。

  为解决贫困户春耕物资问题,广宁县利用“631”资金购买生产资料、种苗农资,帮助扶贫基地和贫困户谋划发展一批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项目。同时,该县将抓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作为推进脱贫攻坚重要举措。

  位于广宁县江屯镇江合村的“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园近日迎来丰收季,园内数百亩龙须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近年,江屯镇重点发展龙须菜产业,加强龙须菜标准化、规模化建设,打响龙须菜“名优特新”品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开辟了新的道路。“我们年底从利润中抽取20%—30%作为奖金发放给贫困户。”产业园负责人黎进深表示。

  即使扶贫项目因疫情遭遇复工难题,项目方仍按时发放收益分红。3月11日,怀集诗洞镇保安村42户贫困户185人拿到2019年12.34万元扶贫收益分红。2017年,保安村投入省级扶贫开发资金140多万元,投资广佛肇(怀集)工业园和购买怀集县城商铺,每年获取收益。“过年前分了1000多元,这次又分了600多元,疫情期间找工难,这次分红就像给我吃了定心丸。”当地贫困户冯炳生说。

  “我们要全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肇庆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此次疫情导致的贫困户外出务工难、扶贫产品销售难、项目复工难“三难”问题,扶贫办进行了针对性部署。

  一是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加大务工人员送接工作力度,采取“点对点”方式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二是推动电商营销、政府采购“线上线下”精准发力,拓宽消费扶贫渠道,防止扶贫农产品出现滞销;三是通过“以补促转”,适当财政资金补偿损失,推动特色扶贫产业转型、贫困户稳产增收;四是通过“以救代补”,临时救助及其他民生救济政策优先,兜底保障因疫致贫返贫人口。

  目前,肇庆仍有452户1493人未脱贫,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比例达到45.6%,绝大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我们将开展百日攻坚行动,采取‘一户一策、一人一案’帮扶措施,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安居保障、金融扶贫五大攻坚行动,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该负责人说。

  一个人的扶贫工作队

  肇庆市农业农村局驻怀集县马宁镇扶贫工作队队长袁育枝,每天都盯着手机上无花果树苗的物流信息。“田犁好了,肥料淋好了,万事俱备,只要树苗一到就能马上种上。”袁育枝表示,只有赶在3月种下树苗,今年9月才能收果,才能为贫困户创造分红收益。

  无花果种植基地是袁育枝一手打造的扶贫项目。去年5月,他作为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工作队进驻马宁镇,帮扶金群、新龙两村。整个扶贫队只有他一人,他既是队长,也是队员。

  针对两村80多名贫困群众接近一半无劳动能力的实际情况,袁育枝决定打造无花果种植项目,不仅方便管理,还能当年种植、当年收成,每年经济效益预计超10万元。

  今年1月,扶贫工作队完成30亩土地流转,袁育枝正准备着手大干一场的时候,疫情不期而至。受疫情防控影响,年前定购的果苗、化肥等都难以按时运抵。“春耕不等人,错过了合适种植时机,不仅会影响收成,还会打乱全年脱贫攻坚计划。”袁育枝说。

  大年初二,袁育枝匆匆赶回扶贫地,参与防疫工作。此时,他对难以复产的扶贫基地念念不忘,一方面,线上多方联系无花果树苗供应商,争取早日发货;另一方面,提前搞定化肥等农资,做好淋肥等前期准备工作。“果苗预计近日运抵,一运到我们就种上,还是能够赶上9月摘果。”

  推动扶贫基地及时复工的同时,袁育枝针对每个贫困人员情况因人施策,制定脱贫计划。他利用进村入户开展防疫宣传的机会,对80多名贫困群众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他们受疫情影响情况以及未来脱贫意愿。

  2月10日,当广东吹响复工复产号角时,袁育枝及时到贫困户家中宣传相关政策,消除他们的顾虑。

  长期在佛山从事家政工作的贫困群众李秋莲收到雇主的上班通知,但她对能否抵达工作地存有疑虑。2月10日,袁育枝专门上她家动员,为她查询怀集前往佛山的班车信息,并协调解决从村子到县城的交通问题,帮她办好相关进出证明。第二天,李秋莲就回到了佛山,现在已工作了1个多月时间。“早一天上班,多一天收入。”李秋莲说。

  贫困群众李超妹过去在广州某酒店做服务生。受疫情影响,酒店暂停营业,春节过后她没有了稳定收入。获悉情况后,袁育枝推荐她就近到当地扶贫车间就业。在他争取下,扶贫基地负责人同意一次性给予每个前来就业的贫困户500元奖励。

  新龙村贫困户黄回英也听从了袁育枝劝说,就近来到扶贫车间工作,每天通勤时长从原来的90分钟减少到目前20分钟不到。“每月工资比原来多了1000多元,并且有更多时间照顾两个读小学的儿子的生活。”黄回英说。

  疫情期间,脱贫攻坚工作同时面临扶贫项目复工难、贫困户外出务工难、扶贫产品销售难“三难”问题。马宁镇金群、新龙两村也不例外。受疫情影响,金群村58岁贫困户黎宝廷养殖的100多只竹鼠成为棘手货。“卖不出、吃不了、送不掉。”无奈之下,他向袁育枝求助。

  袁育枝及时帮他了解竹鼠养殖、销售最新政策规定,要求他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谨慎处理。同时,他及时为他发放一批鸡苗,并申请资金帮他渡过难关,助力其转型改养其它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