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肇庆

肇庆市鼎湖区黄布沙村:依蕉而富黄布沙 农旅结合香蕉岛

一名村民正在打理自家的香蕉。

  “我们村已有近40年的香蕉种植历史。”炎炎夏日,在西江边成片的香蕉林中,种植户们忙着锄草、浇水、施肥……他们都是黄布沙村的村民,这些香蕉寄托着大家奔康致富的希望。

  黄布沙村位于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村庄依托高铁、轻轨、高速等路网,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这个西江上四面环水的原生态农耕小岛村共有4个自然村,全村680人,村民世代种蕉,有着“肇庆香蕉第一村”的美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香蕉岛”。

  村里盖起排排小洋房

  “目前种了50亩。”今年64岁的黄布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仲佳种植香蕉已有35年,收成好时一年收入能达40万元。在他记忆里,改革开放后,黄布沙村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村民敢于开创新局面,由改革开放前种糖蔗、花生逐渐改为种香蕉。如今,村里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三层小洋房,就是第一批村民种植香蕉赚钱盖的。

  在村口服务中心的大榕树下,村委会副主任梁锦波饶有兴致地谈起村里种香蕉的发展史,80年代末,村里家家户户都承包土地规模化种植香蕉,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吃苦耐劳的村民,黄布沙村种植的香蕉品质优良,远销四川、福建等外地,创造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最高峰的时候是90年代,沙浦镇上有8家专门收购香蕉的‘购销加工站’,是当时镇里较早的果蔬集散地,吸引外省及珠三角客商上门收购,那时村民干劲很足。”梁锦波说,2009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就达到90万元,村民也实现了人均8000元的年收入水平,黄布沙村以“香蕉致富”的形象,成为本地生态农业产业致富名村。

  目前,黄布沙村香蕉种植面积达1900亩,亩产值8000元至1.2万元不等,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99万元,人均年收入翻了好几番。“村民生产积极性很高,纷纷打消了外出务工的念头,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外村人来黄布沙种香蕉。”梁锦波自豪地说,“外出打工才三四千块钱一个月,在家种蕉一年收入至少10万,还能照顾家庭,两全其美。”

  打破症结寻找新平衡点

  40多年的香蕉种植史,让黄布沙村这个小岛村成为远近驰名的香蕉生产基地。这种乡村产业模式,也一直被周边的村镇争相效仿。然而,2010年以后,村里的香蕉出现蕉叶变黄、根茎腐坏的症状,这是香蕉枯萎病,相当于香蕉的“绝症”,农业专家也束手无策。病菌很快通过土壤蔓延开来,村里香蕉产业深受影响。

  但黄布沙村并没有放弃种香蕉,而是想方设法打破症结,结合其他农作物同时发展。近年,黄布沙村村民找到了这个平衡点,开始了“新玩法”,他们引进了不易害病、售价更高的粉蕉和苹果蕉品种,梁仲佳告诉记者,如今村里一半以上都是种粉蕉和苹果蕉。香蕉一年一收,粉蕉则要一年半,虽然周期长了,但粉蕉价格高,也符合市场新需求,收入更高了。

  除了引进新品种外,更重要的是摸索出了间隔轮作、多样化种植的方式,当熟蕉收下后,砍掉香蕉树,在同一块田地里换种上西瓜、茄子、丝瓜、冬瓜等品种,隔一年再种上香蕉或粉蕉,这时候亩产蕉量比原来高出20%至40%。“间隔轮作不仅提高了成活率和亩产量,原本容易患的枯萎病也少了,而且增加了瓜果品种,口袋里又多了一笔收入!”梁锦波说。

  “地里一年到头都不会是空的,土地租金那么高,村民想方设法多劳作,多赚钱。”梁锦波说,村民不可能一年只等着香蕉的收入,还会想着多种点别的作物来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