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肇庆

肇庆市封开县裕丰村:“菠萝的海”以产带农添“丰裕”

扶贫产业基地吸纳贫困户务工,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每年人均收入增加3000元。 受访者供图

  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肇庆市封开县裕丰村,道路两旁遍布着青黄色的菠萝田地。

  “桂洪,这个菠萝的冠芽移种到地里要怎么弄?”“桂洪,新来的柑苗到了,你来指导指导我吧。”……去年当上村支委员的王桂洪是村里的“大红人”,各家各户都来找这位种养能手帮忙,要知道这位新上任的“两委”干部不久前还是村里的一名贫困户。

  自结对帮扶裕丰村以来,中山市神湾镇驻裕丰村工作队着力培育特色产业,以产带农,把“网红”水果神湾菠萝带到村里,菠萝、柑橘等扶贫产业带动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动的扶贫开发新路。

  1 种养事业让他重拾生活信心

  裕丰村位于封开县南部,四周山峦叠嶂,过去要到隔江相望的县城只能摆渡乘船。

  尽管这里环境宜人、自然禀赋优越,但由于缺乏产业,村民收入多依靠农作物种植,贫困时有发生。2016年新一轮精准扶贫启动。经统计,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40人。

  王桂洪就是其中一位,2009年,他因为一场意外导致左臂严重受伤,失去了重度劳动能力。“当时像天塌下来一样,什么活计都做不了,一家人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回想起刚受伤时的生活,那几年紧皱的眉头一直都没有舒展过。

  2016年,中山市神湾镇驻裕丰村扶贫工作队到该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队深入进行贫困户家走访调研,王桂洪一家六口住在半山上,当时到他家去只有一条用脚踩出来的泥路,屋内昏暗,没几件值钱的家当。工作队队员见此情景,多次上门和他沟通,想帮这个汉子找到脱贫的办法。

  经过进一步走访,扶贫工作队了解到王桂洪有着丰富的柑橘种养经验,裕丰村也有着悠久的柑橘种养历史。但在前些年,本地的柑橘树林遭受灾病,村里的柑橘种植便随即中止,不少种柑好手因此另谋生计。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扶贫工作队依据神湾镇水果种植专家的意见,引进了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抗病害能力强的茂谷柑,为贫困户提供脱贫致富的机会。

  得知扶贫工作队有意引进新品种的柑橘后,王桂洪主动找上门,想要抓住这个机会。

  种树、施肥、授粉……王桂洪开始在自家后山的柑橘地里忙活,重新找到生活方向的他倍加勤奋,比受伤前还要积极工作。三年过后,王桂洪家的茂谷柑便迎来了首次收获,一家人也因此达到了脱贫退出标准。从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到2019年人均收入超过了1.1万元,王桂洪一家的生活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桂洪没有只顾着自家的田地,热心的他无私地将自己掌握的柑橘种养技术与邻里共享,指导其他贫困户种植茂谷柑,在闲暇时间,他还经常到村里的五保户、残疾人的家里义务劳动。

  2019年,裕丰村村委会改选,王桂洪被推荐为村委委员,同时王桂洪也开始负责村里全部扶贫产业基地的管理。他从一名被帮扶的贫困户成长为一名帮扶贫困户的党员。

  2 从产品复制到产业复制的扶贫路

  走进裕丰村,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道路两旁长势旺盛的菠萝地,青黄色的果实比起普通的菠萝要偏小一些,裕丰村的村民现在最常用来招待客人的就是这些新鲜的神湾菠萝。切洗盛盘,这种不用浇蘸盐水的菠萝,让每个试过的人都“食过返寻味”。

  有了引进茂谷柑的经验,扶贫工作队再度挖掘本地的自然禀赋,神湾镇驰名的“网红”神湾菠萝,开始在这里种植。

  据介绍,神湾菠萝是广东省中山市神湾镇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山市神湾镇在对口帮扶封开县江川镇裕丰村后,扶贫工作队考虑到江川镇的地理位置处于北回归线上,昼夜温差大,适合神湾菠萝生长,从2017年开始试点种植。

  “神湾菠萝的种植条件非常苛刻,在神湾镇邻近的几个区镇都试过种植但没能成功,但裕丰村这里的土质和气候都非常合适,成熟之后的果实甚至比神湾镇主产区以外出品的还要更胜一筹。”中山市神湾镇驻裕丰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靖宇说。

  在试种植成功后,江川镇人民政府找到扶贫工作队对神湾菠萝在全镇扩大种植进行了详细的可行性探讨,决定扩大种植并打造成该镇的重点扶贫产业,参考其他地方经验,探索“贫困户+基地+合作社”的产业扶贫模式,吸纳贫困户参与种植工作。

  “菠萝种植对技术的要求不高,但由于其清甜、蜜香、爽脆、无渣和食用不需泡盐水的特点,销售前景十分良好,可以有效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带动本地的特色农业发展。”李靖宇告诉记者。

  今年,裕丰村更是入选广东省“一村一品”菠萝专业村,在镇政府的支持下,“菠萝种植产业化,菠萝推广品牌化”将成为裕丰村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向,重点打造江川菠萝的特色农业品牌。

  除了带来神湾菠萝,扶贫工作队也将神湾镇特色农业的发展经验带到了裕丰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增加旅游元素等方式,神湾镇菠萝产业吸引各方游客到当地采摘菠萝,同时带动了农家乐、钓鱼场等其他方面的收入,破解原本偶发的“丰产不丰收”困境。

  自谋划起,裕丰村积极探讨农业生产与旅游休闲,接下来将通过致富带头人带动,在村内建起农庄,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以江川菠萝为引,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结合多样化特色农产品,发展以水果采摘为主,涵盖休闲、美食、观光、度假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激活扶贫产业活力与带动力。

  3 编程机器人走进大山课堂

  编程、机器人这些在大城市才会被提起的互联网词汇飘进了裕丰村,在这里,同扶贫产业做得一样红火的还有对下一代的教育。扶贫工作队参考其他地方经验,在裕丰村建立了“530学堂”。

  “530学堂”是指村内免费为小学生提供放学后一段时间的课业辅导和兴趣活动等的一个服务平台,以帮助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在打工或务农时,学生放学后出现的一段“管理真空”,以减轻家长教育管理孩子的压力。因为村内的小学生放学后到村大约是下午的五点半,所以被称为“530学堂”。

  孩子们开展“530学堂”的场地由贫困户乐晓梅无偿提供。2017年,乐晓梅的丈夫因故去世,失去顶梁柱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我只会种地,四个小孩面临失学,80岁的婆婆身体有病都不敢买药吃。我天天以泪洗面,很无助。”乐晓梅说。

  扶贫工作队不断地鼓励和引导乐晓梅,为她提供保洁员的公益岗位。队长说,“以后一家老小都靠我了,鼓励我振作。”与此同时,扶贫工作队还为乐晓梅的四名子女申请了助学金,燃眉之急一下子缓解了。

  为了感激村党支部和工作队,在得知村里要建立“初心堂”而没有合适的地方时,乐晓梅毅然地将家中空置的老房子捐出。“没想到,这个大忙是梅姐帮我们的,她是个懂得感恩的人。”李靖宇说,裕丰村“初心堂”建成后,这里除了是教育服务党员群众的多功能平台,也是开展“530学堂”的场所。

  除了日常志愿者和扶贫工作队队员在“530学堂”辅导功课,扶贫工作队还想进一步开阔孩子的视野,让多样化的课堂走进大山。与神湾中心小学及一些社会机构合作,扶贫工作队将书法、美术及编程等兴趣课程带到裕丰村,在课堂上他们可以像城市里的小朋友一样用自己编辑的程序控制机器人走路、跑跳等。

  “给机器人编程像是搭积木,把一个个不同颜色的编码组合在一起,让机器人动起来。”王桂洪的儿子王晓诚说,编程是他最喜欢的兴趣课程,不久前他获得了编程课堂上的最佳游戏奖。

  丰富多样的兴趣课程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上课时间还没到就有不少孩子到教室里来了,每次兴趣课都舍不得下课,这种情况在其他课堂上是不常见的。”李靖宇说。

  扶贫更要扶智,扶贫工作队将多样化的课程带入大山,希望裕丰村的孩子们可以和发达地区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攻坚“成绩单”

  ●资产项目助力脱贫,光伏、南丰商业综合体等惠及贫困户10户33人,每年人均增收500元。

  ●引进知名产业,缔造“菠萝的海”。根据裕丰村山地特点,引进种植神湾菠萝。在神湾镇大力支持下,裕丰、蟠龙、五合3条村从开始试种的50亩发展壮大至200多亩,带动江川镇其他村种植500亩以上。

  ●扶贫产业基地吸纳贫困户务工,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每年人均收入增加3000元。

  ●利用村内“初心堂”开办“530学堂”,充当课外教室,让全村学生多了一个学习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