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肇庆

贫困户一边用草换钱 一边学习养牛技术

  “玉米梗、花生藤、秸秆竟然可以换钱了,今年我还专门多种了3亩玉米。”在怀集县中洲镇沙山生态养殖扶贫基地,鱼藤村贫困户覃凤莲挑着玉米梗前来换钱,交易完后她还专门在基地打了半天零工。覃凤莲的玉米梗是沙山生态养殖基地内150头西门塔尔肉牛和利木赞牛的主要饲料。自基地成立以来,当地农民一改过去焚烧农残物的陋习,还将原本抛荒的土地重新种上庄稼。农闲时,许多像覃凤莲的贫困户还来到基地一边打零工赚钱,一边学习养牛技术。

  和传统养殖的黄牛一年多时间才生长到400公斤相比,西门塔尔肉牛和利木赞牛一年时间就能长到650至750公斤,生长速度更快,肉质更嫩滑。正是看到这两品种肉牛良好的市场前景、脱贫带动和环保效应,今年8月,对口帮扶鱼藤村的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投入50万元扶贫资金参与到基地发展中来。

  按计划,基地今后5年每年要将4万元项目分红作为鱼藤村集体收入。除投资沙山生态养殖基地外,中山火炬开发区还将100万元的扶贫资金投入到中洲怀宝温室蔬菜基地中来,包括鱼藤村在内的3条省定贫困村的贫困户可以连续10年共享每年10万元的分红收益。

  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已成为怀集脱贫攻坚一大亮点。

  在各帮扶单位帮助下,越来越多扶贫资金参与到富有市场前景的产业项目上来,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壮大。截至目前,怀集县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人口数量14183人,约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727人的44.7%。

  “强大的产业夯实了脱贫攻坚的基础,不仅让贫困户每年有了稳定的分红收入,为他们提供了多样化就业选择,还能让他们接触到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及时了解到市场信息。”怀集县扶贫办主任植嘉升表示。

  冷坑镇朗照村贫困户李石文在当地扶贫队开办百香果产业基地种植百香果、养殖鸭子,经过半年摸索,掌握养鸭技术后,他在村里自养起鸭子,还在家门口开起了鸭档,售卖饲养的鸭子。“掌握了技术,我可以自食其力,谢谢你们的好意。”在他养鸭过程中,扶贫队多次提出帮忙,李石文一一谢绝。

  怀集并不缺少受到市场欢迎的农产品。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怀集县累计发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3个、绿色食品认证9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其中产业扶贫项目中农产品“两品一标”认证数量9个。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怀集已累计发展农业龙头企业9家、示范家庭农场4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4家,建成产业扶贫基地23个,创建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4个、AAA级广东农业公园1个。2018年,省供销社在怀集县打造了5000亩丝苗米种植示范基地后,辐射带动周边约1.5万农户种植面积5万亩,增加农户土地租金收入325万元,聘请当地农户管水、育秧、筑埂、施肥、除草、维修水利机耕路等务工作业4100多次,扶贫带动作用明显。

  发挥好农业产业支撑作用的同时,怀集县注重工业产业对脱贫攻坚的引领带动效应。2017年以来,中山火炬开发区已投资8450万元,在怀集工业园B区建设60亩6万平方米工业厂房,每年返回总投资的18%作为该区帮扶的8条省定贫困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固定收益。目前,已有3家企业进驻该项目并投产,带动100多人次贫困户就业,月平均收入超过3500元,贫困人口务工增收超过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