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省内信息联播 > 中山

奔波中山昭通百余趟 “浇灌”扶贫花木

一位横栏花农在昭通开辟扶贫花木产业,百余张机票、20多万公里行程见证他两年来的辛勤付出 

133283.jpg

梁申华热衷于苗木研究。 

  梁申华,横栏镇三沙村人,一位80后农民。两年前,他带着资金去云南昭通,成为了中山市花卉苗木行业产业扶贫的先锋队员。从此,他不停地在两地来回奔波忙碌着,以一个农民的责任与担当,挑起了昭通扶贫和为横栏花木探路的双重责任,那100多张飞机票,记录着他两年多时间里20多万公里的扶贫与产业突围之路。

  为苗木事业两地奔波

  8月10日,记者来到了三沙精品苗木基地,这里一群大学生正在基地中参观。在为这50多名暑假回乡的大学生讲解人中,让人惊喜地看到了“花卉苗木达人——梁申华”,他忙着在云南昭通扶贫,难得约见一面。

  这天天气炎热,在花地中穿行,人的衣服湿透,梁申华却兴致盎然,不厌其烦地解说着。“有学历、有文化的人,如果能够回到农村里来,他们就是我们未来农业的希望!所以我一定要从云南昭通赶回来给大学生讲解一下。”梁申华为记者析疑。

  今年下半年,梁申华在昭通盐津县的花卉苗木就要陆续长成上市了,农民的收入也将进一步提高。进入关键的时期,梁申华几乎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盐津,从栽培到管理、到统筹调度、到联系客户……可是当他接到镇团委的电话,邀请他为回乡的大学生讲述花木业,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下了。

  “梁申华这人对家乡充满了感情,只要听到家乡需要,他都二话不说,定能准时回来。”横栏镇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文浩告诉记者,很多次,由于收到临时的通知,外地客商要到横栏参观,寻求合作,给了电话梁申华,梁申华都准时回来,好几次,甚至他才从飞机上下来回到盐津,饭都来不及吃,立马又赶回机场,坐飞机回来了。

  为扶贫顺利亏欠家人很多

  在梁申华办公室,记者看到了抽屉中那一张张的飞机票,共有123张,每一张机票,不是广州到宜宾,就是宜宾到广州。其中,时间最早的机票显示是2017年6月,最新的就是8月10日这一张。

  “2017年6月,我第一次到云南昭通的盐津考察,由于盐津没有机场,离它最近的机场是四川的宜宾机场,从广州飞到宜宾,已是凌晨。当时盐津的一位副县长在机场接上我,然后就一路高速,约莫两个小时后到达了所在地云南昭通盐津县庙坝镇。”拿着最早到昭通的这张机票,梁申华说起了他印象深刻的第一天。盐津县四面环山,海拔千米,外面的空气吹不进来,里面的又难以出去,于是气温非常的高,其时正是六月,凝滞的空气让人大汗漓淋。没有休息,便从早上一直到晚上七点,爬山、爬山,再爬山,一直在跟着爬惯了山的当地人后面,梁申华不敢说累,更不能叫苦,一直到了牛寨才开始吃晚饭。

  “那一顿饭,很油很腻,很不合胃口。不过,让人高兴的是,这里的土质和租金都符合我的要求,于是我决定把横栏的花卉苗木成功经验移植到这里,用产业造血式扶贫。”梁申华介绍,2017年12月16日,他在盐津县成立卉盛分公司。从此,这里便成了他第二故乡,全身心地投入进来。

  “我爸爸虽然时常赶回中山。可是,自从扶贫后,爸爸就没有和家人一起过过生日了。”梁申华的儿子委屈得差点要哭。梁申华儿子告诉记者,他姐姐生日那天的蛋糕都订好了,一家人准备晚上庆祝一番。可是中午时分,盐津的一个电话,就让梁申华赶往广州飞了过去。

  “亏欠亲人太多了,还好两年的努力,盐津那边的产业即将迎来大丰收,所有的事业逐步走上正规,我会设法把这些都补回来的。”梁申华说出他的亏欠。

  既是扶贫也是花木业突围

  “在扶贫中,我们又把另一个任务交给梁申华。”三沙花卉协会会长李炳林告诉记者。横栏镇目前已经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最为重要的花木基地,但随着发展,土地制约等因素成为了发展瓶颈,如何突围,必须要有人敢为尝试,取得更好的经验,再逐步推广。

  于是,整个横栏花木业就需要这样一位敢于担当,能负责人的农民站出来,去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作为三沙花卉协会副会长的梁申华,便担起了全力扶贫和为产业探路的双重任务。

  “花卉为什么要装袋?为什么要上盆?很多边远山区的人思想一时跟不上,不配合;一天赚一百块钱就够了,多赚太辛苦……我希望都能把这些成功的经验记录下来,成为教材,为后面的外耕农户提供借鉴,提高效率。”梁申华表示,自从到了外地扶贫和种植,让他明白了要做好一个现代农民,不仅要有过硬的种植专业知识,还要懂心理学、教育学,甚至行为学。

  “有空我就多学些吧,未来的农民必须要大学毕业才能胜任,这也是我重视大学生回乡就业、回乡创业的原因。”梁申华表示,中山到盐津约1700多公里,现今他共走20多万公里,未来又因为要进修学习、要带家乡的农户出门,路程肯定会不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