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广东驻镇帮扶行动显成效 乡村“智囊”点燃产业发展引擎

自动转存图片

文祠镇村民采摘橄榄。受访者供图

  ■镇里来了工作队

  驱车至罗定罗平镇双莲下垌村,连片的稻田一望无际,一层层稻浪飘起清香,沁入人心。

  “每一次来闻到的香味都不太一样,可能香味的变迁也是这些水稻生长的变迁。”罗平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刘世波告诉记者,眼前的长岗坡超有机稻米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引入先进的超有机种植技术,培育无药物残留、无重金属残留、高营养值的超有机大米,让罗平水稻产业实现高端化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2021年6月,随着《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的出台,广东省率先在全国创新开启大规模的驻镇帮扶行动。一年时间已经过去,记者通过走访发现,众多干部在这场下基层的浪潮中以“智囊团”的身份,直面乡村产业发展之困,通过文化推广、科技创新、金融支援等诸多方式,点燃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引擎,不断地把乡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振兴优势。

  文化推广▶▷

  青青橄榄时隔三十年再飘香

  金秋九月,漫步在潮州市文祠镇的山间小路上,随处可见青青的橄榄挂满枝头。

  “水果之乡”文祠镇出品的橄榄品质优异,是“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更曾是当地老百姓的重要收入来源。但由于前几年下游加工产业的变动,导致市场需求大大减少,橄榄产业链也濒临“断裂”。

  “橄榄卖不起价格,采摘成本又高。雇人摘多少,自己就要亏多少。”镇里的农户江老伯告诉文祠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二三十年前可以卖到25元一斤的香黄橄榄,现在只能卖到每斤1元至8元。

  为解决橄榄的销售问题,工作队协助文祠镇委、镇政府重新制定橄榄产业的发展规划,结合去年底获批建设的潮安区橄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橄榄产业重新打通下游加工配套,橄榄酒、橄榄醋、橄榄茶等一系列创新产品陆续在产业园实现量产,基本可以覆盖现有全镇橄榄产量,也让橄榄的收购价格慢慢有所提升。

  “小小的橄榄其实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文化内涵和产业前景,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些重新挖掘出来。”文祠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邓广志告诉记者,他们将打好橄榄的生态牌、文化牌和百年老树品牌,将“橄榄文化”做成“文化橄榄”,从小橄榄中打造出大产业。

  去年底,第一届潮州文祠橄榄文化节举办,成为工作队复兴产业的第一步。工作队通过文化节,围绕提升文祠橄榄等特色产品品牌价值、提升文祠镇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展有力有效的宣传。

  “我们在文化节上推广了青皮橄榄,很多人都惊讶文祠橄榄的优异品质。今年我们准备拿出橄榄酒,以及下一步计划量产的橄榄醋,希望能进一步带动销量。”橄醇食品有限公司参加了文化节,公司的总经理何飞认为,橄榄文化节让更多人了解橄榄、了解文祠镇,也为橄榄深加工市场带来更多前景。

  “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的宣传,文化节提升文祠橄榄产业知名度。”文祠镇委书记蔡伟波告诉记者,在工作队的努力下,今年的第二届橄榄文化节将升级规模,进一步推动该镇橄榄全产业链升级,助力当地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科技引领▶▷

  小小甘薯制成益生菌远销欧美

  在文祠镇西南方一百多公里外的陆丰市碣石镇,土壤下同样埋藏着一个带领农户致富的产业。

  八月的午后烈日当空,成片的甘薯叶绿油油铺满一地。地里没有顶着暴晒的农户,取而代之的是一根根黑色的管道。工作间里的工作人员仅是动动手指,水分和肥料就通过管道实现精准浇灌。

  这片位于陆丰市碣石镇的植物龙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曾是一块乏人问津的沙土地。附近村民零散种植甘薯、萝卜,但由于模式落后,产量一直较低。如今,依靠科技创新,不仅甘薯产量大大提高,甘薯的品质也得到提升。

  “我们通过跟省农科院合作,引进了国外优质的板栗薯品种,并将优质种苗销售给农户,带动大家增产。”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管理总监钟作霖说,通过推进现代化农业,镇里一些撂荒地被改成“万元田”,亩产达到2500斤,大的果实在生鲜电商收购价可以达到每斤8元左右,比普通番薯高了一倍。

  去年碣石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到来,也为甘薯产业带来了更多“生机”。作为队里的科技特派员,来自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态学博士后黄献培一有时间就往甘薯田里跑。“我们学校前期已经跟产业园有一定合作,当得知他们要申报国家级的时候,更是在技术示范推广、品质监控、种植安全等方面提供了有用的建议,也被他们的方案采纳。”黄献培说。

  “专业的人士做专业的事。在工作队的协助下,镇的产业发展也得到了更多提升。”碣石镇镇长林祝命告诉记者,今年4月,植物龙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汕尾市首个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的园区。未来,产业园将利用这个全国唯一的甘薯脱毒种苗种质资源圃,把示范推广范围扩大到整个陆丰市,通过土地联营、全产业链发展等方式,带动农户在家门口致富。

  小小的甘薯也在科技研发下展现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在产业园里,钟作霖为记者展示了用甘薯制成的益生菌,目前已经销往香港和欧美市场。甘薯面膜则是通过提取甘薯中抗氧化、抗衰老的花青苷加工制成,也计划在明年上市销售。通过引导产业园精加工项目和深加工项目,甘薯价值链进一步提升。

  “未来我们还计划与产业园合作,研究如何把番薯叶、番薯藤等‘废弃物’加以利用,通过添加矿物质、功能菌的方式制成有机肥,再投入到种植中,形成生态农业重复利用。”黄献培说。

  金融“浇灌”▶▷

  红色果蔬燃起就业潮

  在湛江遂溪县界炮镇的江头村,圣女果的嫁接育苗刚刚完成。这颗红色的小果子,为江头村带来“亿元村”的名号。如今,在江头村建起了农产品仓储物流配送中心,这是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2021年至2022年度,界炮镇圣女果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带动周边200多名种植户,年收入达4亿元。

  界炮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陈嘉伟表示,由于圣女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工作队以科技赋能农业,自筹资金购置了4台“田头智慧小站”,发挥“小站”的预冷提质、保鲜储藏、智慧冷链等功能,打通圣女果采摘保鲜的“最后一公里”,这也是工作队通过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实现界炮镇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创新举措。

  “看三红,品三鲜”是工作队对于界炮镇未来大文旅产业发展的规划,“我们想通过红色革命基地、红树林,以及红色的圣女果吸引更多的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利用我们地处海边的优势,将海鲜、河鲜还有水库鲜活鱼推广出去。”陈嘉伟说“这也是界炮镇与遂溪县北部湾旅游新区大开发的承接和融合”。

  “工作队就是要务实,从小事抓起,真正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罗平镇驻镇干部刘世波说的这件小事是指种辣椒。

  由于地处南方,罗平镇热量充足,辣椒在冬季生长也不受影响,可以实现“南椒北运”。“冬季来临的时候行情最好,去年达到40块钱一斤。”工作队鼓励大家一定要把冬季前的这批辣椒种上,卖个好价钱。

  北方市场的香饽饽,很快成为罗平百姓的“致富椒”。“摘一斤一块钱,一天超过100斤还会给额外的奖励。”家住罗平镇辣椒园附近的大娘平时赋闲在家,等到辣椒丰收便会去园里帮忙采摘,补贴家用。

  小小一个辣椒,也实实在在为当地村民带来了近6000个工作机会。工作队与本地企业罗定市永峰农业有限公司合作,计划用3—5年的时间在罗平镇建设辣椒/水稻轮种及深加工市场交易中心产业园。

  为解决产业转型资金来源持续性不足的难题,工作队于去年11月,利用金融资源优势成立了全省首个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

  “我们将深入推进一体化、多层次、强互补、全覆盖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体系建设,着力打造‘金融+’模式,为罗平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工作队队员、驻山田村第一书记阮鉴平说。

  金融服务中心,以市场化方式开展帮扶工作,持续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据了解,目前已促成罗平与工、农、中、建四大行及邮储、农商等当地主流银行签约,推进信用村建设,整村推进金融帮扶。

  “截至目前已向罗平镇企业、合作社、农户投放贷款近3000万元。”工作人员自豪地跟记者介绍,通过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越发壮大。

  脚上有泥土,心中有方向。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这帮乡村振兴的“智囊团”正持续贡献乡村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新策略,在南粤大地不断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