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平台 > 政协提案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1037号提案答复的函

粤农农函〔2021〕502号

岳学军(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助力粤北乡村振兴的提案》(第20211037号)收悉。经综合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协、省农科院、韶关市政府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提案对促进粤北乡村振兴有积极意义,我厅高度赞同关于加强韶关“农业科技志愿服务”,打造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全方位打造韶关农业综合产业链,助力粤北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积极制定和落实农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有关政策和措施,完善助农服农体制机制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新机制、新模式,实施科技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制定一系列农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政策文件。省科技厅联合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乡村振兴科技计划》,从人才资源下乡等五个角度着手,着力培养一批助农服农科技人才,组织“百团千人大下乡”活动,打造农村科技服务乡村工作新模式。2021年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8部门联合制定《广东省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引导人才向山区、农村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创新柔性引才模式,为粤东粤西粤北提供智力支持”;实施“广东省万名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鼓励专业对口的高校毕业生到粤东粤西粤北现代农业产业园、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农业龙头企业等从事专业技术服务。支持引导返乡下乡在乡人员进入各类园区、创业服务平台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

  二是构建以工作实绩为核心的乡村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启动编制乡村振兴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和基层一线流动。认真落实组织、人社部门出台的有关乡村职称评审倾斜政策,对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工作总结、教案等可作为工作业绩;对到老区苏区、艰苦边远山区和基层一线的农业科技人员在职称评审时同等条件下予以倾斜。

  三是创新建立向基层农技员倾斜的激励机制。按照“重推广、重基层”的原则,修订《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励试行办法实施细则》,确保基层人员在一、二等奖的奖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鼓励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组织认定“广东十佳最美农技员”“广东农技推广能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报道,激励全省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积极投身农技推广事业,营造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亮点纷呈

  近年来,我省全面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理念,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工作。

  一是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我厅制订并落实《广东省2020年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建设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按照“科技创新、技术集成、生态环保、推广示范、培训孵化、指导服务”的功能定位,创建农技推广服务驿站。从2020年开始,力争3年重构打造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新模式,全省推动建设“1+51+100+10000”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创新体系:即创建1个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激活5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资源,用3年时间在全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创建100个左右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培育10000名乡土专家。将驿站打造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推进器、5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与科技特派员在基层的工作站、农村电商网红的孵化器以及农民群众寻求技术支撑的服务台。2020年已完成建设1个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和30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每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都有固定办公场所,建立了1个电商网红直播间,并配备必要设备设施;2021年将继续新建40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

  二是培育一支农村乡土专家队伍。为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突破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从2020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认定工作,“农村乡土专家”可享受基层农技人员的教育培训待遇,并作为特聘农技员的优先遴选对象,培育一支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村乡土专家队伍,进一步激发社会民间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开展科技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2020年我省已完成认定农村乡土专家2513名。

  三是探索农技推广数字化平台管理。充分利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和广东省农技推广管理平台开展线上考评及成效展示,通过在全省推广中国农技推广APP、广东农技推广微信小程序等应用,引导和鼓励农技员用手机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打通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举办电商网红线上直播培训班,全省共2500多位农民参加了培训。截至目前,我省农技人员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发布有效日志量45.9万条、上报农情量4.9万条、回答量91.5万条,有效使用率89.9%。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涌现了“院地合作基地”“专家工作站”“牛哥驿站”“科技小院”等一批农技推广创新服务模式。其中,省农科院总结推广了“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协同创新、全链服务”的院地合作模式。

  四是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助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2018年以来,全省已创建16个国家级、161个省级、5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主要农业县实现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全覆盖。在省级产业园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强化科技投入,明确按不低于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5%的比例,作为农业产业园科技研发与信息支撑经费,加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职业工程学院等省内科研机构、院校,组建科技服务团队,主动对接服务产业园,每个产业园对接3至4个专家团队。省农科院采取“一园一平台,专家进企业”模式,组建135个专家服务团队,签订产业园科技支撑服务协议187份,开展55项科技攻关,解决40多个关键核心技术,转化33项科技成果。华南农业大学组建72个专家服务团队,累计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49份,与温氏集团等产业园相关主体共建科教服务平台27个。

  五是大力开展各类人才培训,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近几年来,我省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7万余人次,遴选并培育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1000余名。全省涉农科研院校科技特派员有800多人,覆盖了全省1300多个乡村产业。遴选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413家,通过就地培养、吸引提升等方式,累计分层分类培训并认定高素质农民达86300人,其中农业经理人6000多人。以粤东西北和相对贫困地区为重点,全省14个市约950个镇2700个村共培育创业脱贫致富带头人7235名;开展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共举办培训班82期、培训11226人。创建广东精勤农民网络培训学院,2021年将通过线上培育一百万精勤农民。

  三、推动韶关市“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韶关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与“三农”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农业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制度化、常态化,“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省农业农村厅在韶关市积极推进实施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建设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2020年在韶关建设了仁化和翁源两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2021年继续建设新丰和曲江两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近年来,该市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每年培训基层农技人员超过350人,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1000多个。目前,该市农业农村部门“农业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三农志愿服务大队有志愿服务队员200多人,包含种植业、畜牧、农机、植保等专业人员。农业科技志愿服务队员采取线上线下“双线操作”,线上组织各乡镇农业技术指导员建立微信群,每日调度农情,研判形势,并在线指导农业病虫害防控等农事活动;线下印发技术资料,组织“农业科技志愿服务”队员分散到各乡镇调查农作物生长情况,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抓住农时,因地因苗因时采取田管措施,指导科学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二是省科技厅以农业科技特派员为抓手,实施乡村振兴人才下乡行动。引导鼓励科技人才向粤东西北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选派102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465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对接服务韶关市378个省定贫困村。南雄市有14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103名省级、市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对接68个村。

  三是省科协2020年以来在全省建立12个“科技小院”,其中粤北地区的韶关1个。每个小院派驻2-3位导师担任专家,每年派驻研究生2-3人,长期服务于农业企业。韶关科协持续开展“广东中青年科学家科技志愿服务助力仁化乡村振兴”等活动,三年来联合省科协引入科技专家281名,签订合作意向241项。打造“科普小镇”和“农村夜校”推动乡村振兴。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落实《广东省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农业科技人才、专业技能人才以农村基层一线的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农业科技人才下乡和“农业科技志愿服务”行动,推动农业科技下沉,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鼓励农村科技人员以技术、资金入股等形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鼓励高层次人才向粤东西北地区流动。

  二是加快建设“1+51+100+10000”四维一体的金字塔式全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创新体系,打造“输血+造血”一体化的新模式。探索打造“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服务模式,在粤北地区建立专家分片区联系制度,促进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落到实处,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质量。

  三是大力构建多方合作平台。通过农业协会、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和农民合作社等平台,推广“院地合作基地”“牛哥驿站”“科技小院”等农技推广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发挥农业科技志愿服务者的引导和技术支撑作用,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围绕韶关特色打造基层“农业科技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助力粤北乡村振兴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6月18日

  (联系人及电话:李振柱  020-37288842、13316219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