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测试 > 农情中心 > 种植业

东莞:设施花卉成为春耕生产新亮点

  立春过后,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春耕好时节。在过去,水稻、甘蔗、花生和蔬菜一直是东莞春播春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近年来,东莞市立足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瞄准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积极引导发展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的设施花卉产业,逐步改变了固有的传统结构,丰富了农作物品种,为春耕生产注入了新的元素,为农民增收致富增添新的途径。据不完全调查,今春东莞市投入生产的花卉设施面积约140多万平方米,其中温室大棚41.1万平方米;主要种植红掌、白掌、竹芋、绿萝、非洲紫罗兰、猪笼草、海棠、蕨类等一些小盆栽品种。

  

  针对花卉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结合今年开展春耕生产,东莞市农业部门计划从财政补贴、技术指导、建立试点等方面予以支持,引导设施花卉产业做大做强:一是落实财政补贴。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扶持,重点在设施装备方面按一定比例予以补助。今年计划安排约1000万元,支持企业建设8万多平方米高规格、高标准花卉生产大棚,用于发展小盆栽植物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品种。二是开展技术指导。组织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行动”,加强与花卉生产企业、种植专业户等生产实体合作,努力为合作方输送新品种、新技术及新装备,不断推动花卉产业在生产管理、经营方式、销售模式等方面转型提升。今年计划组织举办3-5期技术培训班、科普讲座等,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同时,继续集中投入资源开展花卉产业技术研发,探索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三是建立试点示范。今年计划建立3-5个试点,打造一批花卉种植示范基地,重点从项目申报、品种推荐、技术指导、产销对接等方面予以支持引导,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设施花卉,不断扩大全市生产规模。

  今年春节期间,东莞市小盆栽年花实现了产销两旺,深受市场青睐。如东莞市缤纷园艺有限公司在清溪生态农业产业园建成了现代温室大棚12万平方米,主要种植非洲紫罗兰、白掌等小盆栽植物,今年春节前后,累计卖出近100万盆,收入达500余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市设施花卉种植平均亩产值达3-5万元,高于传统种植业的3倍以上,最高可达10万元以上,效益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