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化肥减量增效。 新华社图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2年将安排5771万元资金用于推进全省化肥减量增效。其中,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投入1577万元,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配套升级版重点示范县建设投入2385万元,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安排资金1809万元。
夯实测土配方施肥基础
今年以来,受国际市场传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全省化肥等农资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农业生产成本抬高。
为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广东省2022年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2022年在全省开展取土化验和植株测试6000个以上,完成各种肥料效应、化肥利用率等田间试验400个以上,开展农户施肥情况调查11015户,充实更新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和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应用平台,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数字管理水平,使全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4936万亩次、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
据悉,此次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安排资金1577万元。其中,农户施肥情况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资金477万元,土壤样品检测资金300万元,田间试验,资金800万元。
《方案》强调,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强化“以晚补早”,把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作为“以晚补早”提高全年粮食产量的主要措施。同时,广东将对近年来农户使用量较大的县域配方进行汇总、提炼和审定,对同一作物相近配方进行归类合并,形成不同作物的“大配方”,引导肥料企业按“方”生产,通过农企合作等方式加快推进配方肥落地。
强化科学施肥技术应用
目前,全省化肥仍在高位运行,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比往年普遍提高。《方案》强调,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有底线思维,立足当地粮食安全,指导种粮大户、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推广使用增施有机肥等科学施肥技术,千方百计减少化肥施用量。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实行有机替代,减少化肥投入。
一是秸秆还田。全省多地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稻草还田后晚造的钾效应为0.0239,即每压100公斤干稻草后在晚造可以与2.39公斤氧化钾同效。
二是种植绿肥。利用丰富的冬季温光资源,因地制宜种植紫云英、笤子、蚕豆、油菜等作物,并接种根瘤菌剂。明年3月份盛花期时将鲜草翻压还田,下茬作物施用配方肥,形成绿肥翻压还田—良种—测土配方施肥三配套技术模式。据测算,每吨绿肥鲜草可减少氮肥(N)1-2公斤。
三是施用有机肥。在畜禽养殖大县,推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对施用粪肥、生物有机肥、商品有机肥给予适当补贴,推动有机肥在大田作物上施用,减少化肥施用。
建设15个重点示范县
据悉,根据农业农村部的要求,在夯实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的同时,结合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配套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今年广东将打造83.5万亩次化肥减量增效升级版,实现“测、配、产、供、施”协调、农机农艺融合、农户用肥成本降低、肥料效益提升等目标。
《方案》指出,今年选择汕头市澄海区、佛山市高明区、韶关市曲江区、乐昌市、连平县等15个县(市、区)作为重点示范县,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物化补助等方式,在粮食、蔬菜等作物上,集成应用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新服务,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侧深施肥、一次性施肥等技术,并开展肥料统配统施托管服务。
据悉,每个重点项目县安排资金155万元,建设3个以上施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机具配套的示范区,以水稻侧深施肥+有机肥、缓释(控)肥料一次性施肥技术为重点,示范总面积不少于3万亩。
此外,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自行选择部分县(市、区)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强化“施肥博士”宣传应用,推广作物专用肥、缓释肥、配方肥等新型肥料,集成推广无人机施肥、化肥深施等高效施肥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