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中心 > 南粤闹春耕

云浮:千亩抛荒弃耕土地变良田

永安枫木郎村复耕后的景象。

  2020年下半年以来,簕竹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市、县有关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部署精神,率先探索推行“田长制”和整治耕地抛荒弃耕,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镇荒地复耕近千亩。

  据悉,簕竹镇55名市、县、镇人大代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做好“宣传员”“领航员”“监督员”,助力簕竹镇推行“田长制”和开展整治耕地抛荒弃耕工作。

  宣传发动 代表齐当“宣传员”

  簕竹镇人大以联络站为阵地,以“微网格”为体系,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各选区群众,宣传“田长制”及整治耕地抛荒弃耕工作。

  依托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等代表联系群众的固定接待点,积极开展代表接待日等活动接待群众,积极向农户宣讲“田长制”和整治耕地抛荒弃耕工作。并开展面对面互动交流,2020年下半年至今听取村民对该两项工作诉求及意见112人次。

  同时,各级代表定期走进所属选区及微网格,或走上田间地头交流、或入户宣讲,派发《致全镇广大农民朋友的公开信》400多份。利用微信群及朋友圈等渠道宣传,广泛宣传“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不漏栽一块田 不抛荒一块地”,进一步提高农户对抛荒地复耕、春耕生产及推进“田长制”的认识。大坪村代表苏华贵表示:“国家发放了地力保护补贴,农户却弃耕很不应该,作为有耕地的代表更加要做好耕作并带头加强宣传”。

  模范带动 代表争当“领航员”

  簕竹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到整治耕地抛荒弃耕工作及春耕生产中,充分发挥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推进土地流转。

  农户耕作收益偏低、耕作意愿不高是客观事实,土地流转是整治耕地抛荒弃耕的重要手段。作为市、镇人大代表的秦木养积极配合落实党委、政府整治耕地抛荒弃耕的工作部署,四处奔波招商引资,并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整合抛荒弃耕的耕地110多亩,通过土地流转吸引禾泰农场前来投资建设经营良洞生态园(葡萄园)。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投资800万元,预计年产值400万元。该片耕地涉及农户24户,农户每亩土地每年增加收入1100元,还带动附近农民就业5人。云龙村人大代表董伯健多次奔走县城,发动村中乡贤承包中四村80亩抛荒地复种。

  此外,簕竹镇五联村人大代表温木辉为了更好地带动群众复耕复种,主动在五联村承包起17亩荒地进行复耕种植马铃薯,每天埋头在田间劳作,积极带动周边群众开展春耕生产。

  监督推动 代表勇当“监督员”

  簕竹镇人大把探索推行“田长制”和整治耕地抛荒弃耕这两项工作纳入人大年度“三议一评”跟踪监督内容,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的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常态化监督活动。

  今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镇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组织各村(居)委代表组成镇监督工作组,对全镇各村(居)委推行“田长制”和整治耕地抛荒弃耕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代表们对镇内摸底的1025亩荒地复耕情况进行全面实地视察,并与各级田长交谈交流。

  针对督查存在的问题,代表们集思广益提出了“凝聚力量促进长效”“加强流转促进集聚发展”等6条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形成了《簕竹镇整治耕地抛荒弃耕和推行“田长制”监督工作组督查情况报告(第一期)》。督促村组压实责任和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推动镇委关于推行农村耕地保护田长制和整治耕地抛荒弃耕工作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镇摸底的1025亩荒地,复耕976亩;已签订土地流转合同24份,涉及耕地面积650亩,其中曾被撂荒的耕地497.5亩;建成丝苗米、葡萄、辣椒等种植基地,预计年产值550万元,增加农户和村集体收入约60万元;粮食产量可增加60万公斤,对部分抛荒低产田进行高标改造,新增耕地2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