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将办实事作为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聚焦“三农”领域主责主业,立足群众反映强烈、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难点工作任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对话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永忠:
列出18个民生项目 提升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张永忠
记者: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请您谈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感想体会。
张永忠:7月1日,全局系统党员干部集中收看了庆祝大会现场直播,并在收看结束后,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学习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会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让大家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
农业农村局的工作就在基层一线,直接面对群众。比如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高质量发展、革命老区建设、菜篮子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这些都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实在在成效。
记者:市农业农村局如何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张永忠: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们要求领导干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头层层落实责任,推动一级带着一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局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每月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1次以上,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自觉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带头通过实地走访、集体座谈和“12345”“阳光热线”等渠道,广泛征集“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
比如,4月9日,我们就组织了一场“学党史办实事,送农技传党情”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在茶山镇上元稻田公园田间地头与10名农村乡土专家、农民代表座谈研讨,深入了解东莞种植户、农业从业者的生产生活困难,听取他们对荔枝产业、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的基础上,结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和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围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针对调研征集到的“三农”业务和政务服务等方面问题,研究制定《市农业农村局“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并建立台账,明确项目类别、项目名称、主要内容、牵头科室、责任领导、进度安排和进展情况等。
由局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认领1-2项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推进落实,带动机关党员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为基层减负担,真正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记者:作为“一把手”,如何率先垂范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张永忠:局党组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开展“我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重要抓手,推动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在我们列出的18个重点民生项目中,我认领了“农村人居环境每村十件微实事”活动和做大“莞荔”品牌,推动荔枝高质量发展2项。
今年4月份以来,先后到黄江、石排等镇督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办公协调相关镇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落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措施,指导相关镇村对“三清三拆三整治”后的裸露地、闲置地,因地制宜开展“四小园”建设,通过办好房屋周边洁净美化、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建筑外立面提升等“微实事”,以“小切口”带动村容村貌提升,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荔枝作为东莞的传统产业,同时也是东莞的一张名片,省委书记李希提出东莞荔枝要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今年遇上荔枝大年,针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带来的影响,为了保障荔农的收入,我们先后带队到大朗、大岭山等荔枝主产镇开展“我为荔农办实事”活动,与相关镇的主管领导、种植户深入交流研讨,认真梳理荔农提出的问题清单,找准找实问题并分类施策。同时我们加大营销推广,去上海、哈尔滨等城市主动推介,参加省内组织的广东荔枝丝路行等活动,在东莞大朗、大岭山等地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以减轻疫情对东莞荔枝销售的影响,多措并举促进荔枝产销衔接,助力荔农增产增收。
■实践案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今年3月,茶山镇上元稻田公园,农民使用农机插秧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微实事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真心、爱心、诚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以人民为中心,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更有温度。打好“清洁”“清拆”“治水”“绿化”“基础设施提升”“示范创建”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大攻坚战,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居住幸福感。把推动解决“停车难”问题作为解民忧、暖民心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村(社区)规划建设停车位约15万个,已建成逾10万个。
以群众为主体,让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更有厚度。“美丽东莞”全域项目化的经验做法写入省有关文件在全省总结推广。
以民生微实事为抓手,撬动群众“大幸福”。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东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指引》,每村(社区)每年至少完成十件农村人居环境“微实事”,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目前,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深入推进,全市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基本完成,村庄保洁覆盖面和垃圾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7%,实现了“干净整洁村”全覆盖,65%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百姓心声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建筑垃圾成堆,现在改造成起龙广场,我最喜欢带孙子来这里散步、玩乐,傍晚附近的街坊都来了,周末也有很多游客来游玩。
——万江滘联社区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