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媒体报道

1亿元补水稻全程机械化短板!广东大手笔建节能环保机械烘干中心

  烘干难、烘干率低长期制约广东水稻产业发展。如今,老难题有了新解法。1月22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1年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第三批)安排计划》(公示稿),投入一亿元支持建设节能环保型水稻机械化烘干中心,为全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注入新动力。

  广东气候特殊,机械烘干亟需提升

  广东台风天、阴雨潮湿天气多发,每逢收获时节,很多马路变身“晒谷场”,如遇台风、阴雨天气,稻谷不能及时晒干入库,大量稻谷就会发芽,影响稻谷收成。数据显示,每年因不能及时干燥,谷物损失占总收成的5%左右,直接影响农民经济效益。

农户在马路上晾晒稻谷

农户在马路上晾晒稻谷

  记者在广东多地走访发现,烘干机数量难以满足需求。据汕尾市丰隆米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文清介绍,公司从2012年开始收购湿谷加工,目前年收购量为2万多吨。“稻谷收割后当天烘干效果最佳,但公司只有10台烘干设备,一天最大烘干量只有300吨,收获高峰,一天能有上千吨粮食送来,门口的车队能排一里长。”

收获季米厂外的车辆排队等待烘干

收获季米厂外的车辆排队等待烘干

  种植大户阿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吨粮食烘干费四十元,如果采用人工晒稻,一吨粮食至少需要两个工人翻晒两天,每人每天需要支付工资80元。烘干虽好,但烘干机很少,有些地区全镇没有一台烘干机,要拉到隔壁县,甚至其他市烘干。”

  市场有需求,但供给难满足。在阳西县,2020年全县水稻烘干机只有烘干量15吨/天/台的烘干机4台,稻谷烘干率只有2%左右。在韶关市曲江区,2020年全区稻谷机械化烘干机只有7台,粮食烘干能力约2.5万亩/年,和曲江区水稻种植面积16万亩对比,烘干比例仅占13%。这些不是个例,和广东水稻机械化生产中的机耕、机种、植保、机收、秸秆还田相比,机械烘干一直处于落后水平。

  30吨/日烘干机最高补贴80万元/台

  农民有期盼,企业有“苦衷”。记者走访多个广东省丝苗米产业园了解到,烘干率低最大原因在资金。目前,市面上一台30吨的烘干机售价要几十万,还要建设配套机房等,投资很大,企业回收成本可能要10-15年。资金投入大、回收周期长、机械利用率低……这些问题使得稻米生产企业不愿也不敢贸然增加烘干设备。

烘干设备投资大,还需配套厂房等基础设备

烘干设备投资大,还需配套厂房等基础设备

  据了解,目前广东很多米厂安装的烘干机为中小型循环式低温谷物干燥机,采用生物质作为热源直接加热干燥,大批量处理时需多台串并联使用,附属设备和土建费用高,烘干设备易损坏,设备维修费用高。今年,广东支持2021年节能环保型水稻机械化烘干中心建设,对于单个日烘干能力30吨的,财政扶持资金最高为80万元。这一政策大大激发了稻米企业的申报热情。

  “这个政策切实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今年海丰油占米产业园多个实施主体企业联合申请了22台烘干机。”吴文清介绍。

  烘干难题还需综合破解

  烘干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耕、种、管、收、烘干、秸秆处理六个环节的最后一环,直接影响稻谷收获能否颗粒归仓。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处长陈楚楷介绍,“烘干补贴解决了农民购机难题,但提升全省水稻烘干率还需多措并举,特别是切实解决配套土地、劳动力、电费等问题。”

广东补短板,提升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

广东补短板,提升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

  据悉,2020年10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明确粮食烘干属于设施农业用地范围,对规模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上的,最多可配套30亩辅助设施用地,有效解决了长久困扰企业的烘干设备用地难题。

  燃料成本高是很多烘干米厂反映的问题之一。了解发现,现在主流烘干热源主要选择生物质燃料,成本略低0.1-0.2元/公斤,但生物质烘干容易污染环境,电力烘干更环保,但目前对烘干机用电费用按照民用还是农用尚未有统一规定。

  提升烘干机的利用率也是米厂高度重视的问题。了解发现,烘干机械年作业天数一般在40-60天,也就是说,一年中有近10个月处于闲置状态。为了提高烘干机利用率,缩短投资回收周期,一些粮厂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多元化烘干机械,如在农闲时候烘干中药材、食用菌、黄豆等农产品。也有人尝试发展2次烘干,即先收湿粮进行烘干,烘干到17 -18个水分,此时稻谷可以储藏6个月,待所有湿谷第1轮烘干完毕再进行2次烘干。